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点是:在讲授“理论与技术”时,更注重技术方法的教学;在讲授“理论与实践“时,更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可操作性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满足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要求,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本书根据计算机等相近专业的教学需求,结合电路与电子技术类课程的基本要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三门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了“计算机电路基础”新的课程体系,并组织多年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一线老师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的特色为:
1.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点到为止、够用为度”。
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如:在介绍功率和电能时,针对功率的“正负”这个概念,引入两个应用实例——收录机实例和给电池充电的实例,使得这个知识点不再成为难理解的包袱。
在理论上降低深度和难度,基本删掉了元器件内部原理的分析。如二极管、三极管着重介绍特性曲线和电路中的应用;译码器、555定时器、计数器等集成芯片着重讲解外部引脚和应用。对较深层的知识,如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直流电源的滤波、稳压电路等只做定性解释,不做详细分析。
为避免理论上的繁琐推导,本书对相关的基本定理与电路分析方法,尽量以文字、图表、实验、实训的方式讲解,不作数学推导,同时通过实例、例题、习题来加深理论的应用。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十分适合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保证教材的通用性,书中设计的实训项目一般院校都有条件完成。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实训部分,共安排了20多个实训和相关预备知识,力求达到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表现为一般的验证性实验。
第二层次目标是对知识点的扩充,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模拟电路实训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可调音量放大器的制作实训,此实训不安排在实验箱上进行,以锻炼学生的焊接技能和调试电路的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全书共安排了20多个实训项目,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本教材参考学时为128学时,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16周,理论教学与实训比例基本达到1:1。建议第1章—第6章(电路基础和模拟电路部分)放在一个学期,第7章—第11章(数字电路部分)放在另一个学期,各章教学时数的建议参见以下学时分配表。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阻元件
1.4 电容元件
1.5 电感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小结
习题l
实践技能训练一
第2章 直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2.1 电阻的联接和等效变换
2.2 电源的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回路电流法
2.5 节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 2.7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本章小结
习题2
实践技能训练二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3.3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串联交流电路
3.5 多阻抗串联与并联
3.6 正弦交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3.7 三相交流电路
3.8 安全用电常识
本章小结
习题3
实践技能训练三
第4章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4.1 概述
4.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合成和分解
4.3 滤波电路
4.4 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
本章小结
习题4
实践技能训练四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概述
5.2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计算
5.3 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
5.4 一阶rl电路的暂态响应
5.5 rc电路在周期性矩形脉冲激励下的响应
本章小结
习题5
实践技能训练五
第6章 互感耦合电路
6.1 互感
6.2 互感线圈的连接
6.3 空心变压器
6.4 理想变压器
本章小结
习题6
实践技能训练六
第7章 双口网络
7.1 双口网络概述
7.2 双口网络参数和方程
7.3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7.4 双口网络的联接
7.5 网络函数
本章小结
习题7
附加知识
参考答案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