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哈佛经济学笔记+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套装共2册)》有两本,均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另外,此套装还赠送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一书。下面分别介绍本套装的主要内容。
《哈佛经济学笔记、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套装共2册)》之《哈佛经济学笔记》: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长在西城区的一个机关大院儿。一家四口人住在一室一厅的平房里,我却从没有觉得小。在井底之蛙的世界里,人人如此,天经地义。我的父母是机关里的普通行政人员,收入微薄,但我的生活里并不缺少爱和温暖。冬天北京的水果很贵,我父母时常会买一个苹果或一个梨,紧着孩子吃。母亲的性格开朗乐观,再不愉快的事情都被她的轻松幽默抛得无影无踪。在一个小平房里,我的童年充满快乐和阳光。
《哈佛经济学笔记、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套装共2册)》之《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沈联涛的这本新书,收入了他2006年以来在以前的《财经》和如今的《新世纪》周刊上发表的绝大部分专栏文章。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读者,如果系统地重读这些文章,定会有不同于初次阅读的收获。全书充满了他对监管之道的深刻反思和对投资者的谆谆告诫。作者的视野极为宽阔:经济大势、全球化、甚至中国古籍都在作者关注之列,但是,书名《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紧扣了这些文章的基本立意。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商学界人士不断致力于探讨其原因,以期吸取教训,避免未来重蹈覆辙。因限于当时危机暴露的程度或分析者本身的水平,许多结论令人遗憾地流于表面。两年多以后,全球经济已渐渐复苏,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视危机根由。正如文章所示,我们目前的金融工具和制度架构已经无力应对如此规模的危机,主要的挑战便是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已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也相互激荡。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传播的时效性和普遍性都大大增强。而监管漏洞不断暴露,国际监管协调有待提高;“监管俘获”在各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危机后的救助措施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不及时亡羊补牢,“监管套利”会愈演愈烈。不同于一般的论者,在这些文章里,作者呈现了独特的视角:历史的比较、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一分析方法渗透到字里行间。以书中“回望亚洲金融危机”一辑为例,我承认,自己还从未读到有关那次危机如此全面的描述、清晰的透视。
目录
第一辑 曼昆与经济学原理
一、经济学第一课
二、亚当·斯密与乔治·华盛顿
三、选民是最终被责备的对象吗?
四、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的中美贸易观
五、破解美国“双赤字”
六、撰写教科书
七、通向幸福生活的秘诀
八、先微观。再宏观
九、总结经济学原理
十、曼昆答疑和“神秘来客”
第二辑 萨默斯讲全球化
一、萨默斯重返哈佛讲堂
二、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和嬗变
三、国际章程与国家意志孰重?
四、区域自由贸易协议是否促进全球贸易?
五、保护知识产权对谁有利?
六、国际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形:假如你是香港金管局总裁
七、剖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八、挽救墨西哥:国会制约政府
九、“华盛顿共识”是否万能?
十、国际援助是否有效?
十一、对话鲁宾
十二、普利其特画龙,萨默斯点睛
十三、无政府状态与政府集权哪个更好?
十四、最后一课:希望学生“带走的五样东西”
十五、专访萨默斯:中国汇率政策及影响
第三辑 费尔德斯坦讲美国经济政策
一、美国经济危机的两个成因
二、费尔德斯坦讲货币政策:美联储的任务
三、格林斯潘为何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
四、费尔德斯坦讲财政政策:美国的账本
五、凯恩斯理论的利与弊
六、美国税收制度的弊端与改革前景
七、开放经济中的税收政策:猫鼠游戏
八、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与出路
九、石油价格与美国能源政策
十、国家安全与经济学
十一、贸易政策的核心问题:外国经济发展对本国是否有利?
十二、自由贸易与收入两极分化
十三、从经济学觙芬析环境问题
十四、比较征收污染税与配额交换制度
十五、公共财政领域里的前沿性研究
十六、费尔德斯坦的最后一课
十七、专访费尔德斯坦:美元政策与全球不平衡
第四辑 国际经济学
一、选才之道
二、感受数据
三、国际贸易中的“误区”
四、商学院的视角:跨国公司如何做国际投资
五、贸易保护政策有利可图吗?
六、自由贸易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吗?
七、灵活运用经济学模型
八、宏观经济调控与中国外汇储备
附:固定汇率倡导者罗纳德·麦金农
第五辑 家庭经济学
一、家庭与事业的经济学
二、如何在工作、家务和消遣之间分配时间?
三、孩子是“正常物品”吗?
第六辑 经济热点问题评析
一、资本市场风云突变
二、哈佛专家解读金融危机
三、国家主权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四、辩论美国医疗政策
五、日本“失去的10年”之现实意义
六、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经济政策
七、中美如何合作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八、萨克斯讲可持续发展
九、世界银行新时期的挑战
十、萨默斯再进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十一、奥巴马新政的3个争论点
十二、不信偏见的经济学家:库珀解读经济热点问题
后记
一、经济学第一课
二、亚当·斯密与乔治·华盛顿
三、选民是最终被责备的对象吗?
四、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的中美贸易观
五、破解美国“双赤字”
六、撰写教科书
七、通向幸福生活的秘诀
八、先微观。再宏观
九、总结经济学原理
十、曼昆答疑和“神秘来客”
第二辑 萨默斯讲全球化
一、萨默斯重返哈佛讲堂
二、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和嬗变
三、国际章程与国家意志孰重?
四、区域自由贸易协议是否促进全球贸易?
五、保护知识产权对谁有利?
六、国际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形:假如你是香港金管局总裁
七、剖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八、挽救墨西哥:国会制约政府
九、“华盛顿共识”是否万能?
十、国际援助是否有效?
十一、对话鲁宾
十二、普利其特画龙,萨默斯点睛
十三、无政府状态与政府集权哪个更好?
十四、最后一课:希望学生“带走的五样东西”
十五、专访萨默斯:中国汇率政策及影响
第三辑 费尔德斯坦讲美国经济政策
一、美国经济危机的两个成因
二、费尔德斯坦讲货币政策:美联储的任务
三、格林斯潘为何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
四、费尔德斯坦讲财政政策:美国的账本
五、凯恩斯理论的利与弊
六、美国税收制度的弊端与改革前景
七、开放经济中的税收政策:猫鼠游戏
八、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与出路
九、石油价格与美国能源政策
十、国家安全与经济学
十一、贸易政策的核心问题:外国经济发展对本国是否有利?
十二、自由贸易与收入两极分化
十三、从经济学觙芬析环境问题
十四、比较征收污染税与配额交换制度
十五、公共财政领域里的前沿性研究
十六、费尔德斯坦的最后一课
十七、专访费尔德斯坦:美元政策与全球不平衡
第四辑 国际经济学
一、选才之道
二、感受数据
三、国际贸易中的“误区”
四、商学院的视角:跨国公司如何做国际投资
五、贸易保护政策有利可图吗?
六、自由贸易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吗?
七、灵活运用经济学模型
八、宏观经济调控与中国外汇储备
附:固定汇率倡导者罗纳德·麦金农
第五辑 家庭经济学
一、家庭与事业的经济学
二、如何在工作、家务和消遣之间分配时间?
三、孩子是“正常物品”吗?
第六辑 经济热点问题评析
一、资本市场风云突变
二、哈佛专家解读金融危机
三、国家主权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四、辩论美国医疗政策
五、日本“失去的10年”之现实意义
六、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经济政策
七、中美如何合作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八、萨克斯讲可持续发展
九、世界银行新时期的挑战
十、萨默斯再进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十一、奥巴马新政的3个争论点
十二、不信偏见的经济学家:库珀解读经济热点问题
后记
Notes from Harvard on economic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