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部以《庄子》、《老子》、《淮南子》为中心的道家思想史研究的新著,在内容上从多方面而立体性地阐明和论述了道家人物、道家文献和道家思想的三方面问题。此书从第1章到第4章主要考察和论述的问题涉及到最初的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刘安等人物事迹记载的由来,道家诸文本《庄子》、《老子》、《淮南子》的编纂情况,还有如何经由从“黄老”到“老庄”而走向“道家”,还有作为学派的道家的诞生及其核心思想(重视生命、身体的思想,追求主体性的思想,试图脱离已往价值观的思想,探求新知的思想)。从第5章到第14章,是从思想观念到思想内涵,以及东西哲学比较等多个角度来考察论述道家思想的。此书在卷末的第15章,以《在日本的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为题,集中论述了有关发生在日本近世的道家思想史当中的某些格外引人注目的现象。
目录
总序
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
序文
第一章 最初的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刘安
第一节 包含许多矛盾的《史记·老子列传》
一、《史记·老子列传》的出现
二、《老子列传》中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 西汉初期被营造出的老子形象
一、老子是何人的不确定性
二、老子形象的展开与“道家”的形成
第三节 看作为老子的祖述者的庄子
一、《史记·庄子列传》
二、《庄子列传》的“寓言”性
三、“寓言”与史实之间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真实与虚构
一、《庄子》中的庄子故事
二、寻求庄子的真实
第五节 作为庄予前辈的惠子
第六节 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一、《汉书·艺文志)中的“道家”书
二、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第二章 道家诸文本的编纂——《庄子》、《老子》、《淮南子》
第一节 《庄子》的十余万言本
一、战国末期对庄子的言及
二、西汉初期的(庄子)之书
第二节 《庄子》五十二篇本、二十七篇本、三十三篇本
一、《庄子》五十二篇本——刘向、刘歆的图书整理
二、《庄子》二十七篇本与三十三篇本——晋代的文本编纂
第三节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
一、刘向开始的内篇、外篇、杂篇的分类
二、韩愈、苏轼开始的对杂篇的疑问
三、三种文本之间诸篇的移动
第四节 战国末期编纂的《老子》
一、《苟子》、《吕氏春秋》中出现的《老子》
二、《韩非子》中出现的《老子》
三、《庄子》中出现的《老子》
第五节 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
一、马王堆《老子》的甲本和乙本
二、从《老子》甲本到乙本的发展
三、马王堆甲本、乙本以后的《老子》
第六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新登场
一、郭店楚简甲本、乙本、丙本——最古老的《老子》
二、郭店《老子》在战国末期成书
第七节 武帝时期初年《淮南子》的编纂
一、《淮南子》编纂的目的和构成
二、《淮南子》中对《老子》、《庄子》的引用
第三章 经由从“黄老”到“老庄”走向“道家”
第一节 始于战国末期的“黄老”
一、“黄老”思想的系谱
二、从狭义的“黄老”到广义的“黄老”
第二节 “黄帝”与“老子”的结合
一、道家性的黄帝形象的存在
二、《吕氏春秋》中出现的黄帝
三、从道家性的老子到“黄老”性的老子
第三节 淮南国的“老庄”
一、始于淮南国的“老庄”概念
二、《淮南子》的“老庄”与《史记》的“老庄申韩”
第四节 批判“黄帝”的。道家”
一、对“黄帝”的怀疑和批判
二、“黄帝”批判始于司马迁
第五节 始于司马谈的“道家”
一、在司马谈那里“道家”概念的出现
二、“道家”概念的由来与作用
第四章 道家的先驱者们
第五章 “万物齐同”的哲学
第六章 “道”的形而上学
第七章 “物化”、转生、轮回的思想
第八章 “万物一体”的思想
第九章 天人关系论
第十章 “养生”说和“游”的思想
第十一章 三种类型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 圣人的“无为”和万物的“自然”
第十三章 对“无知”、“不言”的提倡和辩证法的逻辑
第十四章 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第十五章 在日本的林希逸《庄子庸斋口义》
译后记
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
序文
第一章 最初的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刘安
第一节 包含许多矛盾的《史记·老子列传》
一、《史记·老子列传》的出现
二、《老子列传》中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 西汉初期被营造出的老子形象
一、老子是何人的不确定性
二、老子形象的展开与“道家”的形成
第三节 看作为老子的祖述者的庄子
一、《史记·庄子列传》
二、《庄子列传》的“寓言”性
三、“寓言”与史实之间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真实与虚构
一、《庄子》中的庄子故事
二、寻求庄子的真实
第五节 作为庄予前辈的惠子
第六节 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一、《汉书·艺文志)中的“道家”书
二、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第二章 道家诸文本的编纂——《庄子》、《老子》、《淮南子》
第一节 《庄子》的十余万言本
一、战国末期对庄子的言及
二、西汉初期的(庄子)之书
第二节 《庄子》五十二篇本、二十七篇本、三十三篇本
一、《庄子》五十二篇本——刘向、刘歆的图书整理
二、《庄子》二十七篇本与三十三篇本——晋代的文本编纂
第三节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
一、刘向开始的内篇、外篇、杂篇的分类
二、韩愈、苏轼开始的对杂篇的疑问
三、三种文本之间诸篇的移动
第四节 战国末期编纂的《老子》
一、《苟子》、《吕氏春秋》中出现的《老子》
二、《韩非子》中出现的《老子》
三、《庄子》中出现的《老子》
第五节 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
一、马王堆《老子》的甲本和乙本
二、从《老子》甲本到乙本的发展
三、马王堆甲本、乙本以后的《老子》
第六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新登场
一、郭店楚简甲本、乙本、丙本——最古老的《老子》
二、郭店《老子》在战国末期成书
第七节 武帝时期初年《淮南子》的编纂
一、《淮南子》编纂的目的和构成
二、《淮南子》中对《老子》、《庄子》的引用
第三章 经由从“黄老”到“老庄”走向“道家”
第一节 始于战国末期的“黄老”
一、“黄老”思想的系谱
二、从狭义的“黄老”到广义的“黄老”
第二节 “黄帝”与“老子”的结合
一、道家性的黄帝形象的存在
二、《吕氏春秋》中出现的黄帝
三、从道家性的老子到“黄老”性的老子
第三节 淮南国的“老庄”
一、始于淮南国的“老庄”概念
二、《淮南子》的“老庄”与《史记》的“老庄申韩”
第四节 批判“黄帝”的。道家”
一、对“黄帝”的怀疑和批判
二、“黄帝”批判始于司马迁
第五节 始于司马谈的“道家”
一、在司马谈那里“道家”概念的出现
二、“道家”概念的由来与作用
第四章 道家的先驱者们
第五章 “万物齐同”的哲学
第六章 “道”的形而上学
第七章 “物化”、转生、轮回的思想
第八章 “万物一体”的思想
第九章 天人关系论
第十章 “养生”说和“游”的思想
第十一章 三种类型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 圣人的“无为”和万物的“自然”
第十三章 对“无知”、“不言”的提倡和辩证法的逻辑
第十四章 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第十五章 在日本的林希逸《庄子庸斋口义》
译后记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