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测树学》内容简介为:中国测树学研究方向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研究员,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测树学》(第3版)主编、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孟宪宇教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测树学》(第3版)副主编、南京林业大学资源学院佘光辉教授,对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3位专家的具体评价结果见图1),他们认为经过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课程组几代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及课程体系,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课程已经达到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水平。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1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1.1 概述
1.2 基本测树因子与测定工具
1.2.1 基本测树因子
1.2.2 测定工具
1.3 树干形状
1.3.1 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1.3.2 树干纵断面的形状
1.4 伐倒木树干材积测定
1.4.1 树干完顶体求积式(一般求积式)
1.4.2 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
1.4.3 伐倒木区分求积式
1.4.4 直径和长度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精度影响
1.5 单株立木材积测定
1.5.1 单株立木测定特点
1.5.2 形数和形率
1.5.3 近似求积法
1.5.4 望高法
1.5.5 形点法
1.6 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
1.6.1 枝条材积的测定
1.6.2 树皮材积的测定
1.6.3 薪材材积的测定
第2章 林分调查
2.1 林分调查因子
2.1.1 林分调查因子概念
2.1.2 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2.2 标准地调查
2.2.1 标准地定义和用途
2.2.2 标准地设置与测量
2.2.3 标准地的调查工作
2.2.4 林分环境因子质量调查
第3章 林分结构
3.1 林分直径结构
3.1.1 林分直径结构概述
3.1.2 同龄纯林直径结构
3.1.3 异龄林直径结构
3.2 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2.1 同龄纯林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2.2 异龄林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3 林分树高结构
3.3.1 林分树高结构规律概述
3.3.2 林木高与胸径的关系
3.3.3 林分树高分布与直径分布的关系
3.4 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规律
3.4.1 胸高形数和形率随直径、树高的变化规律
3.4.2 形高的结构规律
3.4.3 实验形数的结构规律
3.4.4 林分材积结构规律
第4章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4.1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
4.1.1 立地和立地质量
4.1.2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分类
4.1.3 立地质量的直接评定方法
4.1.4 立地质量的间接评定方法
4.2 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
4.2.1 同形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
4.2.2 地位级表的编制方法
4.3 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长
4.3.1 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4.3.2 林分密度指标
4.4 单木竞争指标
4.4.1 基本概念
4.4.2 几种常见的竞争指标
第5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
5.1 标准木法
5.1.1 平均标准木法
5.1.2 分级标准木法
5.2 材积表法
5.2.1 一元材积表
5.2.2 二元材积表
5.2.3 树高级立木材积表
5.2.4 三元材积表
5.3 3P样木法
5.3.1 3P抽样的概念
5.3.2 3P抽样组织样本的方法
5.3.3 3P总体总量的估计及其方差
5.4 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
5.4.1 标准表法
5.4.2 平均实验形数法
5.5 目测法
第6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6.1 伐倒木材种划分和材种材积测定
6.1.1 概述
6.1.2 木材标准
6.1.3 伐倒木造材
6.1.4 材种材积的测算
6.2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6.2.1 林分材种结构规律
6.2.2 实际造材法
6.2.3 材种表法
6.3 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6.3.1 利用削度方程编制材种出材率表
6.3.2 利用材积比方程编制材种出材率表
第7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
7.1 树木年龄的测定
7.1.1 树木年轮的概念
7.1.2 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
7.2 树木生长量的概念和种类
7.2.1 树木生长量的定义
7.2.2 树木生长量的种类
7.3 树木生长方程
7.3.1 树木生长方程的基本概念
7.3.2 树木生长方程的性质
7.3.3 树木生长经验方程
7.3.4 树木生长理论方程
7.3.5 生长方程的基本结构及分析
7.3.6 生长方程的拟合实例
7.4 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
7.4.1 连年生长量函数
7.4.2 平均生长量函数
7.4.3 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7.5 树木生长率
7.5.1 生长率的定义
7.5.2 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
7.5.3 各调查因子生长率之间的关系
7.5.4 施耐德材积生长率公式
7.6 树木生长量的测定
7.6.1 伐倒木生长量的测定
7.6.2 立木材积生长量的测定
7.7 树干解析
7.7.1 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7.7.2 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第8章 林分生长量测定
8.1 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种类
8.1.1 林分生长的特点
8.1.2 林分生长量的种类
8.2 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
8.2.1 材积差法
8.2.2 林分表法
8.2.3 一元材积指数法
8.2.4 双因素法
8.3 固定标准地法
8.3.1 固定标准地的概念和种类
8.3.2 固定标准地的设置和测定
8.3.3 树木编号固定标准地的调查及生长量的计算
8.3.4 实例
*8.4 林分直径生长的随机过程与林分表法的实质分析
8.4.1 林分直径生长随机过程
8.4.2 林分直径状态结构函数及其转移
8.4.3 林分直径生长的马氏链假设
8.4.4 林分直径状态结构函数的转移方程
8.4.5 在固定标准地条件下林分直径结构函数的状态方程
8.4.6 林分表法的林分直径结构函数的状态方程
第9章 角规测树
9.1 基本原理
9.1.1 同心圆简单原理
9.1.2 三角函数原理
9.1.3 扩大圆原理
9.2 常用角规测器
9.2.1 不带自动改正坡度功能的角规测器
9.2.2 带有自动改正坡度功能的角规测器
9.3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断面积
9.3.1 断面积系数的选定
9.3.2 角规点数的确定
9.3.3 角规绕测技术
9.3.4 角规控制检尺
9.3.5 边界样点的处理
9.4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量
9.4.1 一般通式
9.4.2 每公顷株数的测定
9.4.3 每公顷蓄积量的测定
9.5 用角规测定林分生长量
9.6 其他角规测树方法
9.6.1 用垂直角规测定林分平均高
9.6.2 角规线抽样
第10章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
10.1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
10.1.1 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概念
10.1.2 影响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因子
10.1.3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分类
10.2 全林分模型
10.2.1 固定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10.2.2 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10.3 径阶分布模型
10.3.1 直径分布模型
10.3.2 现实林分收获量的间接预测
10.3.3 未来林分收获量的间接预测
10.3.4 枯损方程
10.4 单木生长模型
10.4.1 单木生长模型的分类
10.4.2 单木生长模型的建模方法
10.4.3 单木生长模型实例
第11章 林分生物量测定
11.1 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
11.1.1 概述
11.1.2 基本概念
11.1.3 森林生产力的组成与结构
11.2 生物量测定方法
11.2.1 树木生物量测定方法
11.2.2 林分生物量测定方法
附录1 多元回归模型
附录2 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前言
绪论
第1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1.1 概述
1.2 基本测树因子与测定工具
1.2.1 基本测树因子
1.2.2 测定工具
1.3 树干形状
1.3.1 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1.3.2 树干纵断面的形状
1.4 伐倒木树干材积测定
1.4.1 树干完顶体求积式(一般求积式)
1.4.2 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
1.4.3 伐倒木区分求积式
1.4.4 直径和长度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精度影响
1.5 单株立木材积测定
1.5.1 单株立木测定特点
1.5.2 形数和形率
1.5.3 近似求积法
1.5.4 望高法
1.5.5 形点法
1.6 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
1.6.1 枝条材积的测定
1.6.2 树皮材积的测定
1.6.3 薪材材积的测定
第2章 林分调查
2.1 林分调查因子
2.1.1 林分调查因子概念
2.1.2 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2.2 标准地调查
2.2.1 标准地定义和用途
2.2.2 标准地设置与测量
2.2.3 标准地的调查工作
2.2.4 林分环境因子质量调查
第3章 林分结构
3.1 林分直径结构
3.1.1 林分直径结构概述
3.1.2 同龄纯林直径结构
3.1.3 异龄林直径结构
3.2 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2.1 同龄纯林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2.2 异龄林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3.3 林分树高结构
3.3.1 林分树高结构规律概述
3.3.2 林木高与胸径的关系
3.3.3 林分树高分布与直径分布的关系
3.4 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规律
3.4.1 胸高形数和形率随直径、树高的变化规律
3.4.2 形高的结构规律
3.4.3 实验形数的结构规律
3.4.4 林分材积结构规律
第4章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4.1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
4.1.1 立地和立地质量
4.1.2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分类
4.1.3 立地质量的直接评定方法
4.1.4 立地质量的间接评定方法
4.2 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
4.2.1 同形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
4.2.2 地位级表的编制方法
4.3 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长
4.3.1 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4.3.2 林分密度指标
4.4 单木竞争指标
4.4.1 基本概念
4.4.2 几种常见的竞争指标
第5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
5.1 标准木法
5.1.1 平均标准木法
5.1.2 分级标准木法
5.2 材积表法
5.2.1 一元材积表
5.2.2 二元材积表
5.2.3 树高级立木材积表
5.2.4 三元材积表
5.3 3P样木法
5.3.1 3P抽样的概念
5.3.2 3P抽样组织样本的方法
5.3.3 3P总体总量的估计及其方差
5.4 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
5.4.1 标准表法
5.4.2 平均实验形数法
5.5 目测法
第6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6.1 伐倒木材种划分和材种材积测定
6.1.1 概述
6.1.2 木材标准
6.1.3 伐倒木造材
6.1.4 材种材积的测算
6.2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6.2.1 林分材种结构规律
6.2.2 实际造材法
6.2.3 材种表法
6.3 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6.3.1 利用削度方程编制材种出材率表
6.3.2 利用材积比方程编制材种出材率表
第7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
7.1 树木年龄的测定
7.1.1 树木年轮的概念
7.1.2 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
7.2 树木生长量的概念和种类
7.2.1 树木生长量的定义
7.2.2 树木生长量的种类
7.3 树木生长方程
7.3.1 树木生长方程的基本概念
7.3.2 树木生长方程的性质
7.3.3 树木生长经验方程
7.3.4 树木生长理论方程
7.3.5 生长方程的基本结构及分析
7.3.6 生长方程的拟合实例
7.4 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
7.4.1 连年生长量函数
7.4.2 平均生长量函数
7.4.3 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7.5 树木生长率
7.5.1 生长率的定义
7.5.2 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
7.5.3 各调查因子生长率之间的关系
7.5.4 施耐德材积生长率公式
7.6 树木生长量的测定
7.6.1 伐倒木生长量的测定
7.6.2 立木材积生长量的测定
7.7 树干解析
7.7.1 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7.7.2 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第8章 林分生长量测定
8.1 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种类
8.1.1 林分生长的特点
8.1.2 林分生长量的种类
8.2 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
8.2.1 材积差法
8.2.2 林分表法
8.2.3 一元材积指数法
8.2.4 双因素法
8.3 固定标准地法
8.3.1 固定标准地的概念和种类
8.3.2 固定标准地的设置和测定
8.3.3 树木编号固定标准地的调查及生长量的计算
8.3.4 实例
*8.4 林分直径生长的随机过程与林分表法的实质分析
8.4.1 林分直径生长随机过程
8.4.2 林分直径状态结构函数及其转移
8.4.3 林分直径生长的马氏链假设
8.4.4 林分直径状态结构函数的转移方程
8.4.5 在固定标准地条件下林分直径结构函数的状态方程
8.4.6 林分表法的林分直径结构函数的状态方程
第9章 角规测树
9.1 基本原理
9.1.1 同心圆简单原理
9.1.2 三角函数原理
9.1.3 扩大圆原理
9.2 常用角规测器
9.2.1 不带自动改正坡度功能的角规测器
9.2.2 带有自动改正坡度功能的角规测器
9.3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断面积
9.3.1 断面积系数的选定
9.3.2 角规点数的确定
9.3.3 角规绕测技术
9.3.4 角规控制检尺
9.3.5 边界样点的处理
9.4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量
9.4.1 一般通式
9.4.2 每公顷株数的测定
9.4.3 每公顷蓄积量的测定
9.5 用角规测定林分生长量
9.6 其他角规测树方法
9.6.1 用垂直角规测定林分平均高
9.6.2 角规线抽样
第10章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
10.1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
10.1.1 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概念
10.1.2 影响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因子
10.1.3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分类
10.2 全林分模型
10.2.1 固定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10.2.2 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10.3 径阶分布模型
10.3.1 直径分布模型
10.3.2 现实林分收获量的间接预测
10.3.3 未来林分收获量的间接预测
10.3.4 枯损方程
10.4 单木生长模型
10.4.1 单木生长模型的分类
10.4.2 单木生长模型的建模方法
10.4.3 单木生长模型实例
第11章 林分生物量测定
11.1 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
11.1.1 概述
11.1.2 基本概念
11.1.3 森林生产力的组成与结构
11.2 生物量测定方法
11.2.1 树木生物量测定方法
11.2.2 林分生物量测定方法
附录1 多元回归模型
附录2 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测树学[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