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杨玉珍 著

分类号:

ISBN:97875161526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资源刚性约束、生态渐次失衡、环境日益恶化已打破区域、国家的界限,演变成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主要的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再不能以生态、资源、环境为代价。  杨玉珍编著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以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贯穿系统化分层思路。  阐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要素、特征、功能,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耦合原则、耦合效应和耦合模式。认为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由人口、环境、科技、信息、制度等要素组成,人口是耦合的主体,环境是耦合的基础,科技与信息是耦合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制度是耦合的催化剂;系统具有整体共生、开放动态、复杂不确定、自组织和他组织等特征;系统功能是保障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价值流“五流”的高效运转,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协同;目标是在耦合原则和协同模式、整合模式、利益模式等耦合模式指导下产生正合作效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难题
    (二)我国经济增长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代价
    (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提上日程
  二  选题意义
    (一)实现发展模式由彼此割裂走向耦合统一
    (二)促进“经济人”到“生态经济社会人”的身份融合
    (三)注重国际贸易中市场和生态“双重竞争”模式
    (四)丰富和拓展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同理论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认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传统的财富追求观
    (二)悲观的零增长论
    (三)乐观的经济发展论
    (四)辩证的耦合协调发展观
  二  耦合观——系统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
    (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衍生的经济学新概念
    (二)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耦合下的管理学新理念
    (三)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运行层面的反映
    (四)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操作层面的反映
  三  方法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的测度
    (一)基于指数综合加成的耦合协调评价
    (二)基于功效系数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三)基于空间变异和距离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四)基于序列动态变化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五)基于模糊理论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六)基于灰色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测定
    (七)基于DEA模型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八)基于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协调度测量
    (九)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耦合协调测度
    (十)基于计量分析的耦合协调评价
    (十一)其他相关方法补充
    (十二)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  时空域——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一环境一经济耦合协同述评
    (一)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判定及问题
    (二)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单一维度研究
    (三)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关联与协同研究
    (四)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区域概念
    (二)生态、环境、资源范畴及关系梳理
    (三)耦合、系统耦合及协同相关概念
  二  耦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系统理论
    (一)环境一经济系统理论
    (二)生态一经济系统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三  耦合系统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一)系统论
    (二)控制论
    (三)自组织理论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及协同发展内涵
  一  耦合原则与运行模式
    (一)耦合关系的确定及耦合效应分析
    (二)耦合原则
    (三)耦合模式
  二  耦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耦合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耦合系统组成要素
    (三)耦合系统特征
    (四)耦合系统功能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含义
    (二)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三)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
    (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
  一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耦合系统演化趋势
    (一)耦合演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二)耦合系统的演化趋势
    (三)耦合系统的演化模式
  二  耦合系统的熵变模型
    (一)耦合熵的导入
    (二)耦合熵的分类
    (三)耦合系统熵变模型的建立
    (四)基于熵流的耦合演化阶段
  三  耦合系统的序参量演化模型
    (一)演化的理论模型
    (二)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一)系统评价概述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模型
    (一)C2R模型
    (二)C2CS2模型
    (三)模型有效性
    (四)超效率DEA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度
    (一)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度
    (二)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综合效度
  四  指标的选取
    (一)指标设置原则
    (二)指标构建及筛选
    (三)输入输出指标集的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一  河南省耦合系统发展现状
    (一)人口要素及发展现状
    (二)资源系统发展现状
    (三)环境系统发展现状
    (四)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
  二  基于时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基础数据及指标选取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  基于空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空间序列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四)基于复合DEA方法的各地市耦合系统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
  一  基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三化协调战略
    (二)产业带动战略
  二  基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社会保障对协同发展的支撑状况
    (二)推动河南省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
  三  基于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
    (二)提高资源综合使用率
    (三)推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四)构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体系
    (五)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四  基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
    (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
    (三)加快产业内及产业间循环经济建设
    (四)推行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政策
    (五)完善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措施
    (六)重点抓好工业污染防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  基于纵向评价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纵向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二  基于横向比对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横向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战略路径与对策
  一  构建科技支撑下的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层面
    (一)生态经济功能区含义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构建目标和战略意义
    (三)生态经济功能区软环境与硬环境支撑系统
    (四)导入耦合分区规划与治理原则
  二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草原碳汇
    (二)积极推进和完善生态工业
    (三)实现生态旅游与产业旅游的耦合发展
  三  多元措施推进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实施层面
    (一)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二)使企业成为实施主体
    (三)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四)在生态移民中引入三园互动机制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一  重点工作及主要结论
  二  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