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热风时节》以新中国成立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间的中国当代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时期不同阶段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成因,对赵树理、周立波、女性写作等一些作家作品的个案做了专题论述,把这一段历史时期汇聚了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因素的小说艺术过程,展现于读者眼前。《热风时节》是“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一部富有创见之作,填补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之间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缝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目录
自序
前言 无法还原的历史——“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症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进退维谷之境
第二节 需要澄清的概念
第三节 “尝试”的路
第四节 文本之外的“文本”叙述
第五节 小说周边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初春时节:当代小说的早期形态(1950-1955)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素朴纯真的文学年代
第三节 “主观战斗精神”的创作印记
第四节 传统叙事与现代抒情:革命史诗的雏形
第五节 平常日子里的生活故事
第三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上篇1956-1957)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
第三节 激进浪潮与农业合作化题材
第四节 “新人的故事”与英雄传奇
第四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下篇1958-1959)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新题材中的老故事: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
第三节 沉浸在理想王国的史诗写作
第四节 “静物写生”中的艺术变奏
第五章 “调整时期”的小说与知识分子话语(1960-1966)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浪漫年代的不和谐音: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
第三节 写在暴风雨前的乡间小品
第四节 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小说模式
第六章 亦新亦旧的“新时期”小说
第七章 宏观背景下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关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第二节 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
第三节 回想“春暖时节 ”:一份大跃进年代的女性写作个案
第四节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第五节 王蒙与《王蒙自传》:以写作反抗“幻灭”与虚无
结语 “历史”背后——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中历史相关性问题
后记
前言 无法还原的历史——“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症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进退维谷之境
第二节 需要澄清的概念
第三节 “尝试”的路
第四节 文本之外的“文本”叙述
第五节 小说周边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初春时节:当代小说的早期形态(1950-1955)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素朴纯真的文学年代
第三节 “主观战斗精神”的创作印记
第四节 传统叙事与现代抒情:革命史诗的雏形
第五节 平常日子里的生活故事
第三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上篇1956-1957)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
第三节 激进浪潮与农业合作化题材
第四节 “新人的故事”与英雄传奇
第四章 “百花时代”的小说趋势(下篇1958-1959)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新题材中的老故事: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
第三节 沉浸在理想王国的史诗写作
第四节 “静物写生”中的艺术变奏
第五章 “调整时期”的小说与知识分子话语(1960-1966)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浪漫年代的不和谐音: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
第三节 写在暴风雨前的乡间小品
第四节 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小说模式
第六章 亦新亦旧的“新时期”小说
第七章 宏观背景下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关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第二节 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
第三节 回想“春暖时节 ”:一份大跃进年代的女性写作个案
第四节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第五节 王蒙与《王蒙自传》:以写作反抗“幻灭”与虚无
结语 “历史”背后——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中历史相关性问题
后记
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1949-1966)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