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副标题:无

作   者:郭庆,胡鞍钢著

分类号:

ISBN:978750460371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中国工业化道路为主题,论述了中国传统农业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矛盾及其演变过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目录

后记
(一)工业化与现代经济增长
1.1工业化的一般特征
目录
(二)工业化的发生
(三)工业化的过程
1.2落后国家的工业化
(一)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引言
(二)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
(三)农业国与工业国的经济关系
(一)现代化概念
1.3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时期划分
(三)中国工业化的限制因素与阶段特征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的再认识
1.4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
第一章 导论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基本矛盾的分析
(一)发展的初始条件
2.1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
(二)发展的伟大成就
(三)发展起点低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生产函数
2.2增长的原因——供给要素分析
第二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及因素分析
(二)中国供给要素分析
(一)基本方法
2.3增长的原因——需求要素分析
(二)工业化过程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三)对中国需求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四)增长的需求原因
(五)增长原因的国际比较
(一)工业化过程结构转变的三个阶段
2.4增长的原因——部门贡献分析
(二)中国生产结构变动
(三)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发展的成就
2.5小结
(二)要素供给方面的增长原因
(三)要素需求面的增长原因
(四)各部门对增长的贡献
(一)历史上中国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3.1传统农业的特征
(二)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
(四)传统农业的制度特征
(一)农业生产增长规模和速度
3.2建国以来农业增长的格局与传统农业的转变
(二)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三)粮食商品率与农业供养人口
3.3从农业生产供给要素看传统农业转变
(一)土改完成后我国小农经济的特征
3.4建国后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变
(二)统购统销与集体化——保证工业化的两把双刀剑
(一)伟大的变革
3.5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及其当前矛盾
(二)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
3.6小结
(一)资本积累与创新对劳动就业的吸纳程度
4.1工业资本积累及创新的作用
(二)劳动力转移机制
(三)工业化最小努力条件
(一)初始的选择
4.2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源
(二)来自价格“剪刀差”的原始积累
(三)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
(一)重工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循环
4.3重工业的自我循环与改革以来的投资扩张冲动
(二)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三)改革以来的货币扩张政策与投资需求的膨胀
第四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资本积累与创新
(一)日本和印度的情形
4.4资本排斥劳动的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
第三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农业转变
(二)中国的情况
4.5小结
(一)城乡劳动力转移方程
5.1城市化与工业化一般趋势
5.2城乡人口迁移机制
(二)城乡人口迁移方程
(三)城市化方程
(四)不同因素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五)其他限制城市总人口规模的因素分析
5.3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状况及原因
(二)城乡人口转移
(一)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三)商品粮
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化与城乡人口重分布
(四)城市居民住宅及基础设施
(五)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特征
(一)城市就业人口增长
5.4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二)粮食及商品粮增长
(三)城市住宅及基础设施
(四)不同时期的人口城市化目标
(一)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形成的原因
6.1二元经济结构:认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线索
(二)建国后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强化
(三)变革时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趋于激化
(一)人口和劳动力的转换
6.2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中心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夹缝中生长的乡镇企业
6.3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生长点:乡镇企业发展
第六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二)新生长点与旧格局的矛盾
(三)社区的封闭性与乡镇企业微观基础
(一)体制改革的理论“误区”
6.4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根本保证:体制变革
(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理论与改革思路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与改革思路
(一)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简略回顾
7.1中国传统发展战略及特点
(二)中国传统发展战略的特征
第七章 回 顾与展望
(三)建国以来的三大失误
(四)深刻的历史教训
(一)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
7.2中国现代化的优势与劣势
(二)有碍于现代化的因素
(一)外国政治家与学者的评估
7.3中国:走向21世纪的推测
(二)我们的初步估计
(三)经济起飞面临的各类发展危机
7.4未来新的发展模式
(一)传统的发展模式
(二)中国的发展状况
(三)新模式构想
(四)长期发展目标
var cpro_id = 'u31758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