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屏蔽、滤波与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而屏蔽与接地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本书对屏蔽机理、屏蔽的理论计算、屏蔽实例、接地技术、接地装置阻值的计算等均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对多层组合屏蔽体、土壤电气特性及土壤电阻率的测定方法也作了必要的阐述。全书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可供从事电磁兼容技术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磁屏蔽概说
1.1 电磁屏蔽的定义
1. 2 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
1.3 屏蔽效能的定量评价
1.4 屏蔽效能与源特性之间的关系
1.5 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
1.5.1 主动屏蔽原理
1.5.2 被动屏蔽原理
1.6 屏蔽时的谐振现象
1.7 屏蔽的可逆性
1.8 屏蔽对电磁场源和防护对象的反作用
第2章 电磁屏蔽理论基础
2.1 平板屏蔽体(方盒屏蔽体)
2.1.1 波阻抗
2.1.2 屏蔽衰减
2.2 圆筒屏蔽体
2.2.1 波阻抗
2.2.2 屏蔽系数及屏蔽衰减
2.3 球壳屏蔽体
2.3.1 波阻抗
.2.3.2 屏蔽系数及屏蔽衰减
2.3.3 静磁状态下的屏蔽系数
2.4 电磁屏蔽体的主要特性及规律
2.5 抗磁屏蔽体及强磁屏蔽体的作用原理
2.6 屏蔽体各种结构的比较
2.7 金属管线对低频磁场的屏蔽作用
2.7.1 概述
2.7.2 电缆金属护套的理想屏蔽系数
2.7.3 电缆金属护套的实际屏蔽系数
2.7.4 关于地中金属管线的对地接触电阻
2.7.5 缆皮结构的选择
2.7.6 多条电缆时缆皮的理想屏蔽系数
2.8 架空地线的静电屏蔽作用
第3章 组合屏蔽体
3.1 组合屏蔽体的作用原理
3.2 双层屏蔽体的屏蔽特性
3.3 在组合屏蔽体中作用的物理过程
3.4 多层屏蔽体的屏蔽特性
3.5 多层混合屏蔽体的最佳结构
第4章 孔洞和缝隙对屏蔽工作的影响
4.1 一般考虑
4.2 透过无限薄、理想电导屏蔽上的小孔洞的场强
4.2.1 电磁场
4.2.2 准静电场
4.2.3 准静磁场
4.3 屏蔽壁厚对电磁场透过孔洞的影响
4.4 带有孔洞和缝隙的屏蔽效能的计算及其在结构上的考虑
4.5 金属网屏蔽的效能
第5章 屏蔽实例
5.1 导体带
5.2 网状屏蔽带和拉链式外套
5.2.1 网状屏蔽带
5.2.2 拉链式外套
5.3 电缆屏蔽、连接和接头
5.3.1 电屏蔽衰减、衰减因子和传输阻抗
5.3.2 估计屏蔽接地连接的影响
5.4 emi密封垫
5.5 窗口和通风板的emi屏蔽
5.6 导电涂料
5.7 导电箔
5.8 导电布
5.9 仪器的屏蔽
5.10 屏蔽室
5.11 微波暗室
5.12 横电磁室
5.13 混波室
5.14 gtem室
5.15 各种测量设备的比较
5.16 电磁屏蔽材料的进展
第6章 接地概说
6.1 接地与搭接技术
6.2 电系统的大地
6.3 安全接地
6.4 大地的电位变化和接地的相互干扰
6.5 抑制地线回路中干扰的措施
第7章 接地阻值的理论计算及接地装置设计
7.1 概述
7.2 接地体的基本理论和计算
7.3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7.4 接地电阻的测量
第8章 土壤的电气特性及土壤导电率的测定方法
8.1 土壤导电率
8.2 土壤的介电系数
8.3 土壤导磁率
8.4 土壤导电率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1 电磁屏蔽的定义
1. 2 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
1.3 屏蔽效能的定量评价
1.4 屏蔽效能与源特性之间的关系
1.5 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
1.5.1 主动屏蔽原理
1.5.2 被动屏蔽原理
1.6 屏蔽时的谐振现象
1.7 屏蔽的可逆性
1.8 屏蔽对电磁场源和防护对象的反作用
第2章 电磁屏蔽理论基础
2.1 平板屏蔽体(方盒屏蔽体)
2.1.1 波阻抗
2.1.2 屏蔽衰减
2.2 圆筒屏蔽体
2.2.1 波阻抗
2.2.2 屏蔽系数及屏蔽衰减
2.3 球壳屏蔽体
2.3.1 波阻抗
.2.3.2 屏蔽系数及屏蔽衰减
2.3.3 静磁状态下的屏蔽系数
2.4 电磁屏蔽体的主要特性及规律
2.5 抗磁屏蔽体及强磁屏蔽体的作用原理
2.6 屏蔽体各种结构的比较
2.7 金属管线对低频磁场的屏蔽作用
2.7.1 概述
2.7.2 电缆金属护套的理想屏蔽系数
2.7.3 电缆金属护套的实际屏蔽系数
2.7.4 关于地中金属管线的对地接触电阻
2.7.5 缆皮结构的选择
2.7.6 多条电缆时缆皮的理想屏蔽系数
2.8 架空地线的静电屏蔽作用
第3章 组合屏蔽体
3.1 组合屏蔽体的作用原理
3.2 双层屏蔽体的屏蔽特性
3.3 在组合屏蔽体中作用的物理过程
3.4 多层屏蔽体的屏蔽特性
3.5 多层混合屏蔽体的最佳结构
第4章 孔洞和缝隙对屏蔽工作的影响
4.1 一般考虑
4.2 透过无限薄、理想电导屏蔽上的小孔洞的场强
4.2.1 电磁场
4.2.2 准静电场
4.2.3 准静磁场
4.3 屏蔽壁厚对电磁场透过孔洞的影响
4.4 带有孔洞和缝隙的屏蔽效能的计算及其在结构上的考虑
4.5 金属网屏蔽的效能
第5章 屏蔽实例
5.1 导体带
5.2 网状屏蔽带和拉链式外套
5.2.1 网状屏蔽带
5.2.2 拉链式外套
5.3 电缆屏蔽、连接和接头
5.3.1 电屏蔽衰减、衰减因子和传输阻抗
5.3.2 估计屏蔽接地连接的影响
5.4 emi密封垫
5.5 窗口和通风板的emi屏蔽
5.6 导电涂料
5.7 导电箔
5.8 导电布
5.9 仪器的屏蔽
5.10 屏蔽室
5.11 微波暗室
5.12 横电磁室
5.13 混波室
5.14 gtem室
5.15 各种测量设备的比较
5.16 电磁屏蔽材料的进展
第6章 接地概说
6.1 接地与搭接技术
6.2 电系统的大地
6.3 安全接地
6.4 大地的电位变化和接地的相互干扰
6.5 抑制地线回路中干扰的措施
第7章 接地阻值的理论计算及接地装置设计
7.1 概述
7.2 接地体的基本理论和计算
7.3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7.4 接地电阻的测量
第8章 土壤的电气特性及土壤导电率的测定方法
8.1 土壤导电率
8.2 土壤的介电系数
8.3 土壤导磁率
8.4 土壤导电率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屏蔽与接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