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1.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基础
1.1 头皮
1.1.1 头皮的解剖
Ⅰ神经外科基础篇
1.1.2 头皮的血管、神经、淋巴
1.2 颅骨
1.2.1 颅盖部
1.2.2 颅底部
1.3 脑膜
1.3.1 硬脑膜
1.4 脑
1.4.1 大脑
1.3.2 蛛网膜
1.3.3 软脑膜
1.4.2 间脑
1.4.3 脑干
1.4.4 小脑
1.5 脊髓
1.5.1 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1.5.2 脊髓的内部结构
1.6 脑脊液
1.5.3 脊髓的功能
1.7 颅神经和脊神经
1.7.1 颅神经
1.7.2 脊神经
1.8 植物神经系统
1.8.1 交感神经
1.8.2 副交感神经
1.8.3 植物神经的功能
1.9 神经系统主要传导束
1.9.1 感觉传导束
1.9.2 运动传导束
1.10 脑和脊髓的血液循环
1.10.1 脑血液循环
1.10.2 脊髓的血液循环
2.颅脑局部显微解剖
2.1 视神经与视交叉区
2.1.1 视神经
2.1.2 视交叉
2.1.3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血液供应
2.2 蝶鞍区
2.2.4 蝶窦
2.2.3 垂体
2.2.1 蝶鞍
2.2.2 鞍膈
2.3 海绵窦区
2.3.1 海绵窦的位置
2.3.2 海绵窦内的结构
2.4 桥小脑角区
2.4.1 三叉神经及其邻近结构
2.4.2 外展神经及其邻近结构
2.4.3 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及其邻近结构
2.4.4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其邻近结构
2.6 斜坡区
2.5 枕大孔区
3.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
3.1 脑水肿
3.1.1 概述
3.1.2 病因
3.1.3 分类
3.1.4 发病机理
3.1.5 病理
3.1.6 临床表现
3.1.8 治疗
3.1.7 诊断
3.2.1 概述
3.2.2 病因
3.2 颅内压增高
3.2.3 发病机理
3.2.4 病理生理
3.2.5 临床表现
3.2.7 治疗
3.3 颅内压监护
3.2.6 诊断
3.4 脑疝
3.4.1 概述
3.4.2 小脑幕切迹疝
3.4.3 小脑幕切迹上疝
3.4.4 枕骨大孔疝
3.4.5 其他类型脑疝
4.神经系统检查法
4.1 一般检查
4.1.1 意识
4.1.2 语言
4.1.4 记忆
4.1.3 失用症
4.1.5 精神
4.2 颅神经检查
4.2.1 嗅神经
4.2.2 视神经
4.2.3 眼运动神经
4.2.4 三叉神经
4.2.5 面神经
4.2.9 舌下神经
4.3 运动检查
4.2.6 听神经
4.2.8 副神经
4.2.7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4.3.1 脊髓前角细胞和末梢神经水平的损害
4.3.2 锥体束损害
4.3.3 锥体外系受损
4.3.4 小脑水平受损
4.3.5 大脑皮质水平受损
4.4.2 感觉障碍的表现
4.4.1 一般感觉
4.4 感觉检查
4.5 反射
4.5.1 浅反射
4.5.2 深反射
4.5.3 病理反射
4.7.1 垂体腺瘤的内分泌检查
4.7.2 颅咽管瘤的内分泌检查
4.7.3 尿崩症的内分泌检查
4.7 神经内分泌
4.6 植物神经
4.7.4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高的内分泌检查
4.7.5 性早熟的内分泌检查
4.8 脑膜刺激征
4.8.1 脑膜刺激症状与体征
4.8.2 判定脑膜刺激征时应注意的事项
4.9 小儿的神经检查
4.9.1 颅神经检查
4.9.2 运动检查
4.9.3 感觉检查
4.9.4 反射检查
5.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
5.1 大脑半球的定位诊断
5.1.1 累及大脑半球病变的一般表现
5.1.2 额叶病变
5.1.3 颞叶病变
5.1.4 顶叶病变
5.1.5 枕叶病变
5.2.2 丘脑下部
5.2.1 丘脑部和丘脑底部
5.2 间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5.1.9 与神经外科相关的常见的大脑半球病变综合征
5.1.8 边缘系统
5.1.7 半卵圆区内的病变
5.1.6 胼胝体病变
5.2.3 与丘脑和下丘脑相关的综合征
5.3 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
5.3.1 中脑
5.3.2 脑桥
5.3.3 延髓
5.4.1 嗅神经
5.4.2 视神经
5.4 颅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5.4.3 第Ⅲ、Ⅳ、Ⅵ对颅神经
5.4.4 三叉神经
5.4.5 面神经
5.4.6 位听神经
5.4.7 舌咽神经
5.4.8 迷走神经
5.4.9 副神经
5.5.2 颅中窝
5.5.1 颅前窝
5.5 颅底病变的定位诊断
5.4.10 舌下神经
5.5.3 颅后窝
5.6 小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5.7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5.7.1 运动障碍
5.7.2 感觉障碍
5.7.3 脊髓不同节段病变
6.颅脑放射学检查
6.1 头颅平片
6.1.1 投照位置
6.1.2 正常X线表现
6.1.3 异常头颅平片
6.2 脑室和脑池造影
6.2.1 检查方法
6.2.2 正常脑室和脑池造影表现
6.2.3 异常脑室和脑池造影表现
6.3 脑CT检查
6.3.1 CT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
6.3.2 颅内病变的基本CT征象
6.3.3 常见颅内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6.4 脑磁共振成像检查
6.4.1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成像系统
6.4.2 磁共振检查方法和正常脑磁共振信号
6.4.3 颅内病变的磁共振诊断
6.5 脑血管造影检查
6.5.1 检查方法
6.5.2 正常脑血管造影表现
6.5.3 异常脑血管造影表现
6.6 神经核医学检查
6.6.1 脑平面显像及脑脊液循环检查
6.6.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6.6.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6.6.4 展望
7.1.2 正常脊柱X线表现
7.1.1 投照位置
7.脊柱脊髓放射学检查
7.1 脊柱平片
7.1.3 异常脊柱X线表现
7.2 脊髓造影
7.2.1 脊髓碘油造影
7.2.2 脊髓空气造影
7.3 脊柱CT扫描
7.3.1 检查方法
7.3.2 正常脊柱CT扫描表现
7.3.3 脊柱病变CT扫描表现
7.4.1 检查方法
7.4 脊柱磁共振成像检查
7.4.2 正常脊柱磁共振表现
7.4.3 脊柱病变磁共振表现
7.5 脊髓血管造影
7.5.1 适应证和造影方法
7.5.2 正常脊髓血管造影表现
7.5.3 异常脊髓血管造影表现
8.1.3 穿刺方法
8.1.2 禁忌证
8.1 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8.1.1 适应证
8.脑脊液检查
8.1.4 穿刺失败原因
8.1.5 脑脊液压力及动力学检查
8.2 前囟、脑室、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8.2.1 前囟穿刺术
8.2.2 脑室穿刺术
8.2.3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8.3 脑脊液化验检查
8.3.1 一般实验室检查
8.3.2 特殊实验室检查
9.神经系统电生理学检查
9.1 脑电图
9.1.1 检查方法
9.1.2 脑电图的一般性质和分类
9.1.3 异常脑电图
9.1.4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9.2 脑电地形图
9.2.1 概述
9.2.5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的应用
9.2.4 结果分析
9.2.3 计算机处理的原理和过程
9.2.2 检查方法
9.3 脑电图术中监测
9.3.1 概述
9.3.2 癫痫手术的EEG监测
9.3.3 颈动脉扩张术中EEG监测
9.4 诱发电位
9.4.1 诱发电位的特点
9.4.2 诱发电位的种类
9.4.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9.4.3 体感诱发电位
9.4.5 视觉诱发电位
9.5 肌电图
9.5.1 肌电图检查的项目
9.5.2 肌电图检查方法
9.5.3 肌电图检查的适应证
9.5.4 正常肌电图
9.5.5 异常肌电图
9.5.6 神经传导速度
9.6.2 正常人多普勒的各项指标
9.6 经颅多普勒超声
9.6.1 检查方法
9.6.3 异常多普勒的指标
9.6.4 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
9.7 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9.7.1 概述
9.7.2 有关的技术参数
9.7.3 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9.7.4 脊髓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9.7.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9.7.6 视觉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9.7.7 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10.神经外科治疗基础
10.1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10.1.1 神经外科水、电解质平衡
10.1.2 神经外科酸碱平衡
10.2 脱水疗法
10.2.1 高渗脱水剂
10.2.4 肾上腺皮质激素
10.3 激素疗法
10.2.3 碳酸酐酶抑制剂
10.2.2 利尿脱水剂
10.4 冬眠低温疗法
10.5 高压氧治疗
10.6 抗菌药物的应用
10.6.1 应用原则
10.6.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点
10.6.3 预防性应用
10.6.4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10.6.6 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10.6.5 用药途径
10.6.7 治疗药物监测
10.7 深静脉高营养疗法
10.8 脑手术后监护
10.8.1 生命体征
10.8.2 意识状态
10.8.3 瞳孔的改变
10.8.4 运动障碍
10.8.5 感觉障碍
10.8.6 眼球运动
10.9.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0.9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10.8.9 脑电监护
10.8.8 血气电解质监测
10.8.7 颅内压监测
10.9.2 周围神经疾病
10.10 心理疗法
10.11 抗肿瘤的药物治疗
10.11.1 肿瘤细胞周期
10.11.2 脑肿瘤细胞动力学分析
10.11.3 肿瘤细胞的增殖分析
10.11.4 应用抗肿瘤细胞的原则
10.11.5 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和途径
10.11.6 脑瘤化疗注意事项
10.11.7 脑肿瘤的免疫疗法
11.神经外科特殊治疗方法
11.1 神经外科放射治疗
11.1.1 普通放射治疗
11.1.2 立体定向放疗
11.1.3 同位素间质内放疗
11.1.4 γ-刀放射治疗
11.1.5 脑和脊髓的放射性损伤
11.2.1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11.2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
11.2.2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11.2.3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1.2.4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11.2.5 颈内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11.2.6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
11.2.7 富血管性肿瘤术前栓塞
11.3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
11.3.1 概述
11.3.2 脑立体定向术的基本原理
11.3.4 脑立体定向术的应用
11.3.3 脑立体定向术的基本方法
11.4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11.4.1 手术显微镜
11.4.2 显微手术器械
11.4.3 显微神经解剖
12.特殊神经外科病人的处理
12.1 神经外科老年病人的处理
12.1.1 老年人主要系统功能的生理变化
12.1.2 老年人神经外科疾病的特点
12.1.5 老年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处理
12.1.4 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处理原则
12.1.3 老年人正常颅压脑积水
12.2 神经外科儿童病人的处理
12.2.1 小儿颅脑外伤处理
12.2.2 小儿颅内肿瘤的处理
12.2.3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特殊性
12.3 妊振期神经外科疾病的处理
12.3.1 神经外科疾患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2.3.2 妊娠期颅内肿瘤
12.3.4 妊娠期蛛网膜下腔出血
12.3.3 妊娠期垂体腺瘤
Ⅱ颅脑损伤篇
13.颅内损伤概述
13.1 颅脑损伤机理和分类
13.1.1 颅脑损伤机理
13.1.2 颅脑损伤分类
13.2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13.2.1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3.2.2 辅助检查
13.3.1 诊断原则
13.3 诊断和治疗原则
13.3.2 治疗原则
14.头皮和颅骨损伤
14.1 头皮损伤
14.1.1 头皮血肿
14.1.2 头皮裂伤
14.1.3 头皮撕脱伤
14.2 颅骨骨折的机理和分类
14.2.1 颅骨骨折的机理
14.2.2 颅骨骨折的分类
14.3.2 凹陷骨折
14.3 颅盖骨折
14.3.1 线形骨折
14.4 颅底骨折
14.4.1 颅底骨折线模式
14.4.2 颅前窝骨折
14.4.3 颅中窝骨折
14.4.4 颅后窝骨折
15.原发性颅脑损伤
15.1 开放性颅脑损伤
15.1.1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15.1.2 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15.2 闭合性颅脑损伤
15.2.1 脑震荡
15.2.2 脑挫裂伤
15.2.3 脑干损伤
15.2.4 丘脑下部损伤
16.继发性颅脑损伤
16.1 硬脑膜外血肿
16.1.1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16.1.2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16.2 硬脑膜下血肿
16.2.1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16.2.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6.3 脑内血肿
16.3.1 急性和亚急性脑内血肿
16.3.2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16.4 特殊部位血肿
16.4.1 脑干血肿
16.4.3 脑室内血肿
16.4.4 多发性血肿
16.4.2 基底节血肿
16.4.5 颅后窝血肿
16.4.6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
16.5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16.5.1 诊断与鉴别
16.5.2 治疗与预后
17.颅脑火器伤
17.1 颅脑火器伤概论
17.2 颅脑火器伤的分类及病理
17.2.1 颅脑火器伤分类
17.3.1 颅脑火器伤临床表现
17.2.2 颅脑火器伤病理
17.3 颅脑火器伤临床表现及检查
17.3.2 颅脑火器伤检查
17.4 颅脑火器伤的处理
17.4.1 颅脑火器伤处理原则
17.4.2 颅脑火器伤清创术
17.4.3 颅脑火器伤合并症的外科治疗
17.5.7 治疗
17.5.6 鉴别诊断
17.5.5 诊断
17.5.4 临床表现
17.5.2 病因
17.5.1 概述
17.5 头皮及颅骨烧伤
17.5.3 病理
17.5.8 并发症和后遗症
17.5.9 预后
18.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18.1 脑脊液漏
18.1.1 脑脊液漏的部位和类型
18.1.3 诊断与治疗
18.1.2 症状与体征
18.2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18.2.1 症状与体征
18.2.2 诊断与治疗
18.3 颅神经损伤
18.3.1 嗅神经损伤
18.3.2 视神经损伤
18.3.7 面神经损伤
18.3.5 三叉神经损伤
18.3.6 外展神经损伤
18.3.3 动眼神经损伤
18.3.4 滑车神经损伤
18.3.8 听神经损伤
18.3.9 后组颅神经损伤
18.4 外伤性癫痫
18.4.1 诊断与治疗
18.5 头部外伤后感染
18.5.1 头皮感染
18.5.2 颅骨骨髓炎
18.5.3 脑膜炎
18.5.5 脑脓肿
18.5.4 脑室炎
18.6 其他合并症
18.6.1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18.6.2 外伤后颅内积气
18.6.3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18.6.4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18.6.5 外伤后脑积水
18.6.6 外伤后脑膨出
18.7 外伤后遗症
18.7.1 颅骨缺损
18.7.2 脑外伤后综合征
18.7.3 迁延性昏迷
Ⅲ颅内肿瘤篇
19.颅内肿瘤总论
19.1 概述
19.2 病因
19.2.1 遗传因素
19.2.2 物理因素
19.2.3 化学因素
19.3 肿瘤的实验研究
19.2.4 致瘤病毒
19.3.1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19.3.2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建立
19.3.3 肿瘤酶学
19.4 颅内肿瘤分
19.4.1 Bailey和Cushing分类
19.4.2 Hortega分类
19.4.3 Kernohan分类
19.4.4 Rusell分类
19.4.5 Zulch分类
19.4.6 我国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19.4.7 WHO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19.5.1 颅内肿瘤的发病统计
19.5 颅内肿瘤的发病率
19.5.2 年龄发病率
19.5.3 性别发病率
19.5.4 部位发病率
19.6 症状与体征
19.6.1 一般症状与体征
19.6.2 局部症状与体征
19.7 实验室检查
19.7.1 酶学检查
19.8 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1 诊断
19.7.2 激素检查
19.7.3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19.8.2 鉴别诊断
19.9 治疗
19.9.1 降低颅内压治疗
19.9.2 手术治疗
19.9.3 放射治疗
19.9.4 化学治疗
19.10.1 可以作为疗效判定的病例
19.10.2 以CT影像作为判定指标
19.9.5 其他治疗
19.10 脑胶质瘤疗效判定标准
19.10.3 以存活率、存活期作为判定指标
19.10.4 以机能状态作为判定指标
20.神经上皮性肿瘤
20.1 星形细胞肿瘤
20.1.1 概述
20.1.2 病理
20.1.3 临床表现
20.1.4 辅助检查
20.2.1 概述
20.2.2 病理
20.1.5 治疗及预后
20.2 胶质母细胞瘤
20.2.3 临床表现
20.2.4 辅助检查
20.2.5 治疗及预后
20.3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20.3.1 概述
20.3.2 病理
20.3.5 治疗及预后
20.3.4 辅助检查
20.3.3 临床表现
20.4 髓母细胞瘤
20.4.1 概述
20.4.2 病理
20.4.3 临床表现
20.4.4 辅助检查
20.4.5 诊断及鉴别诊断
20.5.1 概述
20.5.2 病理
20.5 室管膜肿瘤
20.4.6 治疗及预后
20.5.3 临床表现
20.5.4 辅助检查
20.5.5 治疗及预后
20.6 脉络丛乳头状瘤
20.6.1 概述
20.6.2 病理
20.6.3 临床表现
20.6.4 辅助检查
20.6.5 治疗及预后
20.7.1 病理
20.7 松果体细胞肿瘤
20.7.2 临床表现
20.7.3 辅助检查
20.7.4 治疗及预后
20.8 中枢神经细胞瘤
20.8.1 病理
20.8.2 临床表现
20.8.3 CT和MRI检查
20.8.6 预后
20.8.5 治疗
20.8.4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9 神经上皮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20.9.1 手术治疗
20.9.2 放射治疗
20.9.3 化学治疗
20.9.4 免疫治疗
20.9.5 微波治疗
20.9.6 综合治疗的评价
21.1.1 发病率
21.1.2 病因
21.脑膜瘤
21.1概论
21.1.3 病理学特点
21.1.4 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21.1.5 临床表现
21.1.6 特殊检查
21.1.7 诊断
21.1.8 治疗
21.1.9 脑膜瘤的复发
21.1.10 预后
21.2.1 大脑凸面脑膜瘤
21.2 一般部位脑膜瘤
21.2.2 矢状窦旁脑膜瘤
21.2.3 镰旁脑膜瘤
21.2.4 脑室内脑膜瘤
21.2.5 多发性脑膜瘤
21.3 颅底脑膜瘤
21.3.1 蝶骨嵴脑膜瘤
21.3.2 鞍结节脑膜瘤
21.3.3 嗅沟脑膜瘤
21.3.4 中颅凹脑膜瘤
21.3.5 桥小脑角脑膜瘤
21.3.6 小脑幕脑膜瘤
21.3.7 岩骨一斜坡脑膜瘤
21.3.8 枕骨大孔脑膜瘤
21.3.9 海绵窦脑膜瘤
21.3.10 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
21.4 脑膜肉瘤
21.4.1 发病率
21.4.2 病理
21.4.4 诊断
21.4.5 处理
21.4.3 临床表现
21.4.6 预后
21.5 恶性脑膜瘤
21.5.1 组织学特征
21.5.2 临床表现
21.5.3 诊断
21.5.4 处理
22.蝶鞍部肿瘤
22.1 垂体腺瘤
22.1.1 概述
22.1.2 解剖及生理
22.1.3 垂体腺瘤的分类
22.1.4 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22.1.5 内分泌检查
22.1.6 放射学检查
22.1.7 诊断
22.1.8 垂体腺瘤与蝶鞍区其他病变的鉴别
22.1.9 手术治疗
22.1.10 手术结果
22.1.11 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
22.1.12 垂体泌乳素腺瘤
22.1.13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22.1.1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22.1.15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22.1.16 垂体卒中
22.1.17 垂体腺癌
22.2 原发性空蝶鞍
22.2.1 概述
22.2.2 病因
22.2.3 病理
22.3.1 概述
22.3 视交叉部胶质瘤
22.2.8 预后
22.2.7 治疗
22.2.5 辅助检查
22.2.4 临床表现
22.2.6 诊断和鉴别诊断
22.3.5 诊断和鉴别诊断
22.3.7 预后
22.3.6 治疗
22.4 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22.3.4 辅助检查
22.3.3 临床表现
22.3.2 病理
22.4.1 鞍内、鞍上肿瘤的鉴别
22.4.2 鞍内、鞍上非肿瘤性疾患的鉴别
23.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23.1 颅咽管瘤
23.1.1 概述
23.1.2 发生学
23.1.3 病理
23.1.4 发病率
23.1.5 年龄与性别
23.1.7 临床表现
23.1.6 好发部位
23.1.8 辅助检查
23.1.9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1.10 治疗
23.1.11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
23.2.3 发病率
23.2.6 临床表现
23.2.5 好发部位
23.2.4 年龄与性别
23.2.2 病理
23.2.1 发生学
23.2 表皮样囊肿
23.1.12 预后
23.2.7 辅助检查
23.2.8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2.9 治疗
23.2.10 术后并发症
23.3 皮样囊肿
23.3.9 预后
23.3.8 治疗
23.3.7 诊断
23.3.5 临床表现
23.3.6 辅助检查
23.3.4 好发部位
23.3.3 年龄与性别
23.3.2 发病率
23.3.1 病理
23.4.7 临床表现
23.4.6 好发部位
23.4.5 年龄与性别
23.4.4 发病率
23.4.3 病理
23.4.2 发生学
23.4.1 概论
23.4 脊索瘤
23.4.8 辅助检查
23.4.9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4.10 治疗
23.4.11 预后
24.1.1 概述
24.1.2 发病机制
24.神经纤维肿瘤
24.1 听神经鞘瘤
24.1.3 病理
24.1.4 临床表现
24.1.5 诊断
24.1.6 鉴别诊断
24.1.7 治疗
24.1.8 并发症
24.2 三叉神经鞘瘤
24.4.1 面神经鞘瘤
24.4.2 舌下神经鞘瘤
24.4 其他颅神经肿瘤
24.3 神经纤维瘤病
24.4.3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
25.生殖细胞肿瘤
25.1 概述
25.2 病理
25.2.1 生殖细胞瘤
25.2.2 畸胎瘤及恶性畸胎瘤
25.2.3 内皮窦瘤
25.3.2 邻近结构受压征
25.3.1 颅内压增高
25.3.3 内分泌紊乱症状
25.2.4 绒毛膜上皮癌
25.3 临床表现
25.3.4 其他症状
25.4 辅助检查
25.4.1 实验室检查
25.4.2 神经影像学检查
25.5 治疗及预后
25.5.1 治疗原则
25.5.2 手术治疗
25.5.5 预后
25.5.3 放射治疗
25.5.4 化学治疗
25.6 鞍上生殖细胞瘤
25.6.1 概述
25.6.2 病理
25.6.3 临床表现
25.6.4 辅助检查
25.6.5 治疗及预后
26.1.3 脑干占位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生长方式
26.1.1 脑干占位病变的病理
26.1.2 脑干占位病变的发病年龄
26.脑干占位病变
26.1 概述
26.2 临床表现
26.2.1 脑干占位病变的症状及体征
26.2.2 影像学检查
26.3 脑干肿物的手术人路及切除技巧
26.3.1 脑干肿物的手术入路
26.3.2 脑干肿物的切除方法
26.4 预后
26.4.1 肿瘤性质
26.4.2 肿瘤部位
27.1.1 发病率
27.1.2 病理
27.其他颅内肿瘤
27.1 淋巴瘤
27.1.3 临床表现
27.1.4 辅助检查
27.1.5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1.6 治疗
27.2 血管网状细胞瘤
27.2.1 发病率
27.2.2 病理
27.2.6 治疗
27.2.5 诊断
27.2.3 临床表现
27.2.4 辅助检查
27.3 颅内转移瘤
27.3.1 发病率
27.3.2 转移途径
27.3.3 病理
27.3.6 诊断
27.3.7 鉴别诊断
27.3.8 治疗
27.3.5 辅助检查
27.3.4 临床表现
27.4 黑色素瘤
27.4.1 概述
27.4.2 病理
27.4.3 临床表现
27.4.4 放射学检查
27.4.5 诊断与治疗
27.5 软骨瘤
27.6 脂肪瘤
27.6.1 概述
27.7 颈静脉孔区肿瘤
27.6.5 治疗
27.7.1 颈静脉球瘤
27.6.2 病理
27.6.3 临床表现
27.6.4 诊断
27.7.2 非颈静脉球瘤
Ⅳ脑血管疾病篇
28.颅内动脉瘤
28.1 概述
28.1.1 年龄分布
28.1.2 形态和大小
28.2 颅内动脉瘤病因
28.2.1 先天性因素
28.1.3 发病率
28.1.4 部位
28.2.2 动脉硬化
28.2.3 感染
28.2.4 创伤
28.2.5 其他
28.3.2 症状与体征
28.3.1 临床分级
28.3 临床表现
28.4 诊断
28.4.1 腰椎穿刺
28.4.2 听诊
28.4.3 颅骨X光平片
28.4.4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28.4.5 磁共振扫描
28.4.6 体感诱发电位
28.4.7 多普勒(Doppler)超声检查
28.4.8 脑血管造影
28.5.1 控制性低血压
28.5 颅内动脉瘤非手术治疗
28.5.2 降低颅压
28.5.3 脑脊液引流
28.6 颅内动脉手术治疗(一)
28.6.1 麻醉
28.6.2 手术器械
28.6.3 手术种类
28.6.4 手术时机
28.7.1 动脉瘤蒂夹闭和结扎术
28.7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二)
28.6.6 病人年龄
28.6.5 控制性低血压在手术中的应用
28.7.2 载瘤动脉夹闭及动脉瘤孤立术
28.7.3 动脉瘤包裹术
28.7.4 开颅动脉瘤栓塞术
28.7.5 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
28.8 手术治疗不同部位的动脉瘤
28.8.1 颈内动脉瘤
28.8.2 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瘤
28.8.3 大脑中动脉瘤
28.8.4 椎—基底动脉瘤
28.9 特殊类型动脉瘤
28.9.1 多发性动脉瘤
28.9.2 未破裂过的动脉瘤
28.9.3 合并血管畸形动脉瘤
28.9.4 巨型动脉瘤
28.9.5 自发性壁间动脉瘤
28.9.6 外伤性动脉瘤
28.9.7 细菌性动脉瘤
28.9.8 霉菌性动脉瘤
28.10 手术治疗动脉瘤的预后
29.颅内血管畸形
29.1 概论
29.2 脑动静脉畸形
29.2.1 发病率
29.2.2 病因和病理
29.2.3 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和分类
29.2.4 临床表现
29.2.5 诊断
29.2.6 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自然发展史
29.2.7 特殊部位的动静脉畸形
29.2.8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
29.2.9 视交叉血管畸形
29.3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29.3.1 外科手术治疗
29.3.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9.4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29.4.1 发生方式
29.4.2 临床表现
29.4.3 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29.4.4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29.4.5 治疗
29.5.1 病理
29.5.2 临床表现
29.5.3 影像学检查
29.5.4 诊断与鉴别诊断
29.5.5 治疗
29.5 海绵状血管瘤
29.6.2 临床表现
29.6.3 诊断
29.6.4 治疗
29.6.1 病理
29.6 脑静脉畸形
30.颈动脉海绵窦瘘
30.1 治疗简史
30.2 血管内治疗应用解剖
30.2.1 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椎椎体对应位置
30.2.2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解剖
30.2.3 海绵窦的静脉
30.3 分类和病因
30.3.1 分类
30.3.2 病因
30.5 影像学分析
30.4.3 鉴别诊断
30.5.1 头部CT
30.4 临床表现和诊断
30.4.2 症状与体征
30.4.1 诊断注意问题
30.5.2 头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30.5.3 血管造影
30.6 其他检查
30.7 治疗
30.7.1 外科手术治疗
30.7.2 血管内栓塞治疗
31.1.1 脑的供血和循环
31.1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31.脑缺血性疾病
31.1.2 脑动脉闭塞
31.1.3 脑梗塞
31.2 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
31.2.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1.2.2 脑梗塞
31.2.3 烟雾病
31.3.5 其他检查方法
31.3.4 脑血流测定
31.3.3 脑血管造影
31.3.2 CT和MRI扫描
31.3.1 病史和体检
31.3 脑缺血性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31.4 内科治疗
31.5 外科治疗
31.5.1 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和架桥术
31.5.2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31.5.3 大网膜颅内移植术
31.5.5 颅外—颅内血管连通术
31.5.4 椎动脉减压术
32.脑出血性疾病的外科处理
32.1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32.1.1 手术适应证
32.1.2 手术时机
32.1.3 手术方法
32.1.4 术后处理
32.1.5 外科治疗结果
32.2 其他脑出血性疾病的有关问题
32.2.1 蛛网膜下腔出血
32.2.2 脑室内出血
32.2.3 颅内肿瘤性出血
Ⅴ头皮和颅骨疾病篇
33.头皮肿瘤
33.1 头皮血管瘤
33.1.1 毛细血管瘤
33.1.2 海绵状血管瘤
33.2.1 病因
33.2.3 病理
33.2.2 临床过程与分期
33.2 黑色素瘤
33.1.3 蔓状血管瘤
33.2.4 诊断
33.2.5 鉴别诊断
33.2.6 治疗
33.3 神经纤维瘤
33.3.1 分类
33.3.2 临床表现
33.3.3 治疗
33.4 基底细胞癌
33.4.4 治疗
33.4.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3.4.1 临床表现
33.4.2 病理
33.5 鳞状细胞癌
33.5.1 病因
33.5.2 临床表现
33.5.5 治疗
33.6 肉瘤
33.6.1 纤维肉瘤
33.5.4 诊断
33.5.3 病理
33.6.2 横纹肌肉瘤
33.6.3 脂肪肉瘤
33.6.4 平滑肌肉瘤
33.7 转移性肿瘤
33.7.1 诊断
33.7.2 治疗
34.颅骨肿瘤
34.1 颅骨良性肿瘤
34.1.1 颅骨骨瘤
34.1.3 颅骨软骨瘤
34.1.2 颅骨骨化性纤维瘤
34.1.4 颅骨巨细胞瘤
34.1.5 板障内脑膜瘤
34.2 颅骨恶性肿瘤
34.2.1 颅骨多发性骨髓瘤
34.2.2 颅骨成骨细胞瘤
34.2.3 颅骨网织细胞肉瘤
34.2.4 颅骨纤维肉瘤
34.2.5 颅骨转移瘤
34.3.2 黄脂瘤病
34.3.3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34.3.1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34.3 颅骨类肿瘤疾病
34.3.4 颅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34.3.5 外伤性颅骨囊肿
34.3.6 畸形性骨炎
35.先天性颅骨疾病
35.1 环枕部畸形
35.1.1 扁平颅底
35.1.2 颅底陷入
35.1.5 环枢椎脱位
35.1.4 颈椎分节不全
35.1.3 环枕融合
35.1.6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35.2 颅裂及脑膜脑膨出
35.2.1 概述
35.2.2 病因
35.2.3 病理分类
35.2.4 临床表现
35.2.5 诊断
35.2.6 鉴别诊断
35.3 狭颅症
35.3.2 临床表现
35.3.1 病因学
35.2.8 并发症
35.2.9 预后
35.2.7 治疗
35.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5.3.4 治疗
36.颅骨其他疾病
36.1 颅骨炎性病变
36.1.1 颅骨结核
36.1.2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
36.2 动脉瘤性骨囊肿
36.3.1 概述
36.3.2 临床表现和诊断
36.3 颅骨骨膜窦
36.3.3 治疗和预后
36.4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
36.4.1 概述
36.4.2 临床表现和诊断
36.4.3 治疗
37.1.1 病因
37.1.2 病理
37.颅内非特异性感染
37.1 化脓性脑膜炎
Ⅵ颅内感染性疾病篇
37.1.3 临床表现
37.1.4 诊断
37.1.5 鉴别诊断
37.1.6 治疗
37.2.3 病理
37.2.2 感染途径
37.2.1 病因
37.1.8 预后
37.1.7 并发症及后遗症
37.2 脑脓肿
37.2.4 临床表现
37.2.5 诊断
37.2.6 鉴别诊断
37.2.7 治疗
37.3 硬脑膜下脓肿和硬脑膜外脓肿
37.3.1 硬脑膜下脓肿
37.2.9 预后
37.2.8 并发症及后遗症
37.3.2 硬脑膜外脓肿
38.颅内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38.1 脑结核瘤
38.1.1 概述
38.1.2 病理
38.1.3 临床表现
38.1.4 诊断
38.1.5 治疗
38.1.6 预后
38.2.5 鉴别诊断
38.2.4 诊断
38.2.6 治疗
38.2.1 概述
38.2.2 病理
38.2 脑霉菌性肉芽肿
38.2.3 临床表现
38.3 脑蛛网膜炎
38.3.1 概述
38.3.2 病因
38.3.3 病理
38.3.4 临床表现
38.3.5 诊断
38.3.7 治疗
38.3.6 鉴别诊断
38.4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损害
38.4.1 概述
38.4.2 病因
38.4.3 病理
38.4.4 临床表现
38.4.5 诊断
38.4.6 治疗
38.4.7 预后
39.1.2 病理
39.1.1 传染途径
39.脑寄生虫感染
39.1 脑猪囊虫病
39.1.3 临床表现
39.1.4 检查
39.1.5 诊断
39.1.6 预防
39.1.7 治疗
39.2.3 临床表现
39.2.2 病理
39.2.1 感染途径
39.2 脑型肺吸虫病
39.2.4 诊断
39.2.5 预防与治疗
39.3 脑型血吸虫病
39.3.1 传染途径
39.3.2 病理
39.3.3 临床表现
39.4.2 病因
39.4.1 概述
39.4.3 发病机理
39.4.4 病理
39.3.6 预防与治疗
39.3.5 诊断
39.3.4 实验室检查
39.4 脑包虫病
39.4.5 临床表现
39.4.6 诊断
39.4.7 鉴别诊断
39.4.8 治疗
39.4.9 并发症及后遗症
39.4.10 预后
40.1 急性脊髓损伤
40.1.1 闭合性脊髓损伤
Ⅶ脊柱和脊髓疾病篇
40.脊柱和脊髓损伤
40.1.2 脊髓火器伤
40.1.3 脊髓刃器伤
40.2 椎间盘脱出
40.2.1 腰椎间盘脱出
40.2.2 颈椎间盘脱出
40.2.3 胸椎间盘脱出
40.3.3 病理
40.3.2 病因
40.3 颈椎病
40.3.1 概述
40.3.4 临床表现
40.3.5 诊断
40.3.6 鉴别诊断
40.3.7 治疗
40.3.8 并发症和后遗症
40.3.9 预后
40.4.3 病理
40.4.4 临床表现
40.4.1 概述
40.4.2 病因
40.4 后纵韧带骨化
40.4.5 诊断
40.4.6 鉴别诊断
40.4.7 治疗
40.4.8 并发症
40.4.9 预后
41.1 概论
41.1.1 分类
41.椎管内肿瘤
41.1.2 病理生理
41.1.3 临床表现
41.1.4 诊断
41.1.5 辅助检查
41.1.6 鉴别诊断
41.1.7 治疗及预后
41.2 神经鞘瘤
41.2.1 概述
41.2.2 病理
41.2.3 临床表现
41.2.4 诊断
41.2.5 治疗
41.3 髓内肿瘤
41.3.1 概述
41.3.2 病理
41.3.3 临床表现
41.3.4 诊断
41.3.5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41.4.3 临床表现
41.4.2 病理
41.4.1 概述
41.4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41.4.4 诊断
41.4.5 辅助检查
41.4.6 鉴别诊断
41.4.7 治疗
41.5 先天性椎管内肿瘤
41.5.1 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畸胎瘤
41.5.2 肠源性囊肿
41.5.3 脂肪瘤
41.5.5 脊索瘤
41.5.4 硬脊膜外囊肿
42.椎管内感染和寄生虫性疾病
42.1 脊髓蛛网膜炎
42.1.1 病因
42.1.2 病理
42.1.3 临床表现
42.1.4 辅助检查
42.1.5 诊断与鉴别诊断
42.1.6 治疗及预后
42.2.1 硬脊膜外脓肿
42.2 椎管内脓肿
42.2.2 硬脊膜下脓肿
42.2.3 脊髓内脓肿
42.3 椎管内结核瘤
42.3.1 病理
42.3.2 临床表现
42.3.3 诊断
42.3.4 治疗
42.4.1 脊髓囊虫病
42.4.2 脊椎包虫病
42.4 椎管内寄生虫性疾病
42.4.3 脊髓血吸虫病
42.4.4 椎管内肺吸虫病
43.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
43.1 隐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
43.1.1 病因
43.1.2 病理
43.1.3 临床表现
43.1.4 诊断
43.2.2 病理学分类
43.2.1 病因
43.2 脊柱裂、脊膜膨出与脊膜脊髓膨出
43.1.5 鉴别诊断
43.1.6 治疗
43.2.3 临床表现
43.2.4 诊断
43.2.5 鉴别诊断
43.2.6 治疗
43.3 脊髓空洞症
43.3.1 概述
43.3.2 病因
43.3.3 病理和分型
43.3.6 鉴别诊断
43.3.7 治疗
43.3.4 临床表现
43.3.5 诊断
43.4 脊髓分裂症
43.4.1 概述
43.4.2 病因
43.4.3 病理
43.4.4 临床表现
43.5.2 临床表现
43.5.1 概述
43.5 颈肋
43.4.6 治疗
43.4.5 诊断
43.5.3 诊断和鉴别诊断
43.5.4 治疗
44.脊髓血管病变
44.1 概论
44.1.1 分类
44.1.2 脊髓血管影像解剖
44.1.3 脊柱、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诊断
44.2.1 髓内动静脉畸形
44.2 椎管内动静脉畸形
44.1.4 脊柱、脊髓动静脉畸形的病理生理
44.2.2 硬脊膜下髓周动静脉瘘
44.2.3 硬脊膜动静脉瘘
44.2.4 椎旁动静脉畸形
44.3 海绵状血管瘤
44.4 复合性动静脉畸形
44.4.1 椎管节段性血管瘤病
44.4.2 播散性血管瘤病
45.2.1 三叉神经痛总论
45.2 三叉神经痛
45.疼痛的外科治疗
45.1 概述
Ⅷ功能性疾病篇
45.2.2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
45.3 癌痛的神经外科治疗
45.3.1 破坏性手术
45.3.2 电刺激术
45.3.3 中枢神经系统内注射吗啡类止痛药物
45.4 偏头痛的外科治疗
46.1.1 病因
46.1 概述
46.癫痫的外科治疗
46.1.2 病理
46.1.3 痫灶电生理病理学
46.1.4 临床表现
46.1.5 辅助检查
46.1.6 鉴别诊断
46.1.7 治疗
46.2 颞叶癫痫
46.2.1 病理及病因学
46.2.4 治疗
46.2.2 临床表现
46.2.3 辅助检查
46.2.5 术后并发症与后遗症
46.2.6 预后
46.3 额叶癫痫
46.4 外伤后癫痫
46.5 脑手术后癫痫
46.6 婴儿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
46.6.1 临床表现
46.6.4 术后经过及处理
46.6.3 手术方法
46.6.2 手术适应证
47.锥体外系疾病及治疗
47.1 帕金森氏病
47.1.1 概述
47.1.2 病因和病理
47.1.3 临床表现
47.1.4 诊断
47.1.5 鉴别诊断
47.1.6 治疗
47.2.2 病因及病理
47.2.1 概述
47.2.3 临床表现
47.1.8 预后
47.1.7 并发症和后遗症
47.2 扭转痉挛
47.3 痉挛性斜颈
47.3.2 病因及病理
47.3.1 概述
47.3.3 临床表现
47.2.7 预后
47.2.6 并发症与后遗症
47.2.5 治疗
47.2.4 诊断和鉴别诊断
47.3.4 诊断和鉴别诊断
47.3.5 治疗
47.3.6 并发症和后遗症
47.3.7 预后
48.周围神经损伤或血管病变所致疼痛性疾病
48.1 灼性神经痛
48.2 幻肢痛
48.3 雷诺氏综合征
48.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8.4 红斑肢痛病
49.脑脊液循环障碍
49.1 成人脑积水
49.1.1 高颅压性脑积水
49.1.2 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49.2 儿童脑积水
49.2.1 发病机理
49.2.2 病理
49.2.3 临床表现
49.2.4 诊断
49.2.5 先天性脑积水
49.2.6 获得性脑积水
49.2.7 儿童脑积水的治疗
49.3 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高颅压
49.3.1 概述
49.3.2 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高颅压
50.周围神经疾病
50.1 周围神经损伤
50.1.1 外周神经的解剖
50.1.2 外周神经损伤的分类、原因、分级
50.1.3 外周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50.1.4 外周神经损伤的诊断及伤情评估
50.1.5 神经修复技术
50.1.6 臂丛及其他外周神经损伤
50.2 外周神经的肿瘤
50.2.1 外周神经肿瘤的分类
50.2.2 外周神经肿瘤的临床诊断
50.2.3 外周神经鞘瘤
50.2.5 多发神经纤维瘤
50.2.6 其他外周神经肿瘤
50.2.4 神经纤维瘤
50.2.7 恶性外周神经肿瘤
Ⅸ其他篇
51.神经外科医师的学习与培训
51.1 神经外科医师的学习
51.2 神经外科医生专业培训
51.3 培训单位的条件
51.4 我国神经外科专业培训的有利条件和不足
52.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52.1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52.2 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Neurosurger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