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自序
给中国学生的封信 ——从诚信谈起
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 ——从优秀到卓越
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 ——成功、自信、快乐
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大学四年应该这么度过
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 ——你有选择的权利
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 ——选择的智慧
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 ——21世纪需要的7种人才
我的人才观
我的教育观 ——融会中西、完整均衡
美国大学启示录
大学生活琐忆
给家长的一封信
母亲的十件礼物
世界读书日的寄语
从1983到2017,我的幸运与遗憾
让AI为人民服务
AI 时代:下一波创新浪潮
【书摘与插画】
母亲的十件礼物
端午节后的一个阴雨天,我在台北市和平医院的病房里,陪了母亲一整个下午。那时她已经很虚弱了,我当时的奢望就是母亲能睁开眼睛,看我们一眼。
那天母亲并没有睁开眼睛。傍晚我亲吻她的额头,离开房间后,她说了一句话:「 他不回来了。」我很不解:我怎么会不回来呢?没想到真的一语成谶,那竟是我和母亲的后一面。
虽然妈妈已在医院数月,大家都知道康复希望不大,但接到妈妈过世消息时,我还是无法相信。我再也见不到爱的妈妈,再也不能和她踢球、打牌,再也不能帮她抓痒,再也不能握着她暖暖的手,亲她皱皱的脸,问她我叫什么名字?
母亲对我一生的影响,无法用言语描述。对于母亲,我充满感谢、感恩和感动。我用这篇文章感谢母亲赠与我的十件礼物。这十件礼物,塑造了我的性格,建立了我的自信,奠定了我的基础,教导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孩子,更留下了我一生温馨难忘的回忆。这十件礼物,任何一件都足够改写我的一生。
件礼物:完整的家庭
母亲年轻时的经历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险记。12岁时她只身从东北流亡到北京,6年后又考进上海东南体育专科学校,南下独自闯荡大上海。在体专时,她曾经是全国的低栏健将,拿过全国短跑第二。1939年,和父亲相恋一年结婚后,母亲随父亲回到四川。
10年后,父亲远走台湾,母亲带着一儿四女留在四川,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忍受对亲人的思念,承受各种压力。
1950年初,坚强的母亲决定结束这种分离的生活,她辗转得到一张探亲的“通行证”。一家人立即乘火车从成都到达重庆,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才千辛万苦地从重庆到达广州。
这只是千山万水跋涉的一个插曲。全家到达广州以后,下一步是要想办法去“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香港。当时很难找到愿意去香港的船只,更何况是对于拉扯5个孩子的母亲。因此,母亲在到达广州后,在广州滞留长达几个月,好不容易才到达香港,辗转赴台。
我们这一大家子能在台湾团圆,几乎是当年的。之后还在台北又添了五姐开敏和我。这一切都要感谢母亲坚韧的个性和过人的胆识,让这充满爱的家庭能够延续。这也让我每每遇到困难,总会抱着坚定信念放手一搏,因为我的基因里有一种物质源自母亲:坚持。
第二件礼物:我的生命
五十多年前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但我家那栋小房子里, 全家人都显得十分紧张,因为母亲在43岁高龄孕育了我,大家都担心高龄生产不安全。
母亲的好朋友劝她:“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
又有人说:“生出来的宝宝可能会身体弱。”
还有人说:“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
但是,执拗和冒险的天性这时候在母亲的身上再次表现出来。母亲坚定地说:我要这个孩子。
有了母亲这句信心十足的话,我终于可以平安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
1961年12月3日,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我。
母亲后来对我说,她当时就是有一种信念,觉得我会是个非常聪明健康的孩子,才不顾一切地将我生了下来。我现在觉得,相对于别的母亲给予孩子生命,我母亲孕育我的过程则拥有更多的未知和变量,对母亲身体的考验也更大,这个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坚韧的味道。
母亲的自信和勇气给了我宝贵的礼物——我的生命。
……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