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无

作   者:

分类号:

ISBN:978780720565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世纪中期,西方出现一种脱离“纯”绘画的趋势,倾向于运用混合效应手段,而导致“物性艺术”盛行起来。所谓的综合性的表达方式:理论家卡阿·丹普确切地道明:“由于不满意通过颜料的其他意义进行暗示,我们将利用视角、声觉、人群、运动、气味和触觉的具体的物质性。各种物质都是新艺术的素材。” 摆在我们面前这部张国龙所著:《当代·艺术·材料·空间》,以文献性的、立体而全角度地阐释了当代有关材料、媒质、媒体艺术。 张国龙在德国学习当代架上材料艺术,毕业后,继续在德国和中国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据我所知,张国龙对当代造型艺术领域中的材料、媒质全面的认知,实践的视觉经验,信息,图片积累在国内尚无人出其左右。

目录

【序】【导言】机遇与挑战从原理到形态上的变化语义及其范式上的变化表意范式到审美形态的变化致读者第一部分 画语【第一章 画面造型】1.1二维平面的特性1.2绘画媒介的规范1.3解构与重建1.4色彩与体块1.5画面形状的独立1.6视觉空间的开拓1.7画面新维度1.8观念的变革【第二章 走向综合】2.1认识材料2.2点、线、面的再造2.3画面的独立2.4体面的再造2.5媒介的综合2.6走出画面2.7画面的实体2.8实体空间的拓展【第三章 空间互动】3.1认识空间3.2营造空间3.3层次空间3.4虚实空间3.5围闭空间3.6场性空间3.7墙上空间3.8造型空间的延展第二部分 物语【第四章 物的语义】4.1物的属性4.2物的形态4.3认识体量4.4现成品的使用4.5复合材料4.6多功能材料4.7智能材料4.8多媒体的使用【第五章 认识材质】5.1材料的再认识5.2材料的绘制5.3绘画材料的实验5.4综合媒介的实践5.5材料的对应5.6物感的制作5.7材料的控制5.8材料的发挥【第六章 借物还魂】6.1物质的功能6.2物质的选择6.3物质的形态6.4物性的强化6.5面积与容积6.6物性的发挥6.7物性的转义6.8物的多功能性第三部分 话语【第七章 文化建构】7.1共融与同创7.2对话的策略7.3有限与无限7.4自然的再发现7.5天然与人工7.6自然资源的利用7.7就“地”取“材”7.8借用自然的力量【第八章 资源整合】8.1撷取与转换8.2挪用与借取8.3传统语言的扩充8.4图像与形象8.5生物生命资源8.6人类自身的资源8.7时间的碎片8.8生命的记忆资源【第九章 永恒主题】9.1人与社会9.2人文关怀9.3生命力的再现9.4生命能量的释放9.5源头与原型9.6走入自然空间9.7享用公共空间9.8天人合一第四部分 展示【第十章 综合能量的释放】10.1认识场性10.2语境空间10.3呈现与表达10.4融合与发展10.5交流与沟通10.6渐变与对应10.7在场的语境10.8持久的活力【第十一章 持续的力量】11.1永远的绘与画11.2形与色的激情11.3重复的力量11.4原始的能量11.5走向极致11.6全方位的综合【第十二章 超越话语的气场】12.1话语的外延12.2进入境界12.3时间与空间12.4阐释的多元角度12.5跨时空的传输【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