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系列.梅酒香螺嘬嘬菜 手绘、美食、饮食、文化、吃货

副标题:无

作   者:谈正衡

分类号:

ISBN:978754704178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尝鲜无不道春笋
春水新涨说芦蒿
新碧春韭一茬茬
马兰头,拦路生
村上椿树
螺蛳嘬嘬
原野食绿
莴笋的风土人情
桃花颜色苋菜饭
地苔皮的前世今生
遮眼大法的“水菜”
我自识得菜花蚬
初夏的水果
梅子酒与草莓醪
小麻条也有春天
世间犹有桃花痴
有多个名字的安丁佬
正是河豚欲上时
于今何处觅鲥鱼
梅雨与梅干菜
鲇鱼堪脍
游西湖的“糠糠屁”
专会打水花的餐鲦子
鳜鱼讨巧
有绰号的黑鱼
长胡子的鱼
别离还有经年客
一虾更比一虾艳
捕鳝与吃鳝
与《桃花扇》暗通款曲的江鳜鱼
秦淮桥下水,口舌惜繁华
君子好色食红鱼
千年的鱼子万年的草根
舌尖下的西湖
田螺脚的风味
石鸡与“土遁子”
蟹酱之祭
漂鱼之烩
“色相”诱人的鱼杂碎火锅
青衫红袖费吟哦
秋风响,蟹脚痒
风月花香藕
鸡头菜,民间的话本
被水红菱挑逗的不止是味觉
“菰羹”最下“雕胡饭”
供入五脏庙里的荸荠
扁豆的诗意
长毛的豆腐
隐身平常心的蒸菜
臭干子更能千里飘香
幽幽酱油豆子香
茶干的闲情逸致
霜天烂漫菜根香
白根的水芹菜
将小笼汤包进行到底
羊肉的精神外遇
有江湖味的老鸭汤泡锅巴
无意于佳猪头香
持刀切肴肉洗手作汤羹
吃锅贴喝鸭血汤的享受
见到美人不说话
人生微醺偶耽的意境
茶意的江南
锅里锅外一色红的藕稀饭
茂林檀郎春风客
味蕾上的芜湖
当厨人物苏大厨子
故乡风味
【媒体评论】
谈正衡先生这两本关乎饮食的书,犹如暮春江南的清华水木,恰似雨丝风片的水乡风情。无论是村落里的炊烟,闾巷中的香味,直到时令的出产,应时的江鲜,都只有在江南才能体味其中的韵致。作者的文笔是平缓直白的,没有矫揉造作,读来舒服自然,会与喧嚣的世态,浮躁的心境形成很大的逆差,让读者得到一种少有的宁静。普通人,平常菜,淡然心,我想,这或许是两本读物的共同特点,也是具有更多亲和魅力的所在。——赵 珩(《老饕漫笔》作者)
谈正衡老师的几本美食话本,可谓恰逢其时。他从构思到成书,源于几十年生活的沉淀。从梅香酒螺到清粥草头,我们在品味美食境界的同时,眼前显现的是一幅幅隽秀的江南影像,其中有水的湿润,有风的清新,还有泥土的清新。——《大江晚报》安徽食家谈正衡的大作《梅酒香螺嘬嘬菜》,谈到“蒸菜”的烹调法,有蒸茄子、蒸苋菜和蒸毛豆。没有吃过多少个菜系有蒸菜,无论瓜菜都是炒的多,下很多油,尤其习惯用猪油。如果炒菜太油腻,我们间中会用清水泡一下,洗去油脂。广东人也有用油盐水把青菜灼熟,或蘸豉油吃,可减少油腻。——香港《大公报》故乡的滋味,很多时候是自舌尖和味蕾上弥散开来的,谈正衡老师的《梅酒香螺嘬嘬菜》和续集《清粥草头咂咂鱼》,既写尽了江南街边灶头的草根美食,又一再地把乡情作了调味剂,身在江南的人读了,是一种口腹和味蕾的酣畅抵达,远离江南的人读了,是一支清远的笛声把乡愁瞬间拉近,没到过江南的人,怕只有做一场今生只合江南老的梦了吧。——《大江晚报》
【书摘插画】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知味系列.梅酒香螺嘬嘬菜 手绘、美食、饮食、文化、吃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