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名字——邓以蛰。
邓以蛰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家,学术界却一直对他缺乏深入研究,本书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把握邓以蛰的美术思想,并结合中国美术史、西方美学史,以及东西方对于美学的不同研究标准,对“意境”、“气韵”等作了不同于前人的阐述,总结了邓以蛰的美术思想体系,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动因
第二节 前人研究回顾
第三节 本书立意、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邓以蛰人格性情及美学观的养成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徘徊于审美与启蒙、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 审美与启蒙的冲突
二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小结:邓以蛰人格性情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 邓以蛰的艺术史观——邓以蛰美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体—形—意—理”
一 艺术之“体”
二 艺术之“形”
三 艺术之“意”
四 艺术之“理”
第二节 “生动—神—意境—气韵”
一 “生动”
二 “神”
三 “意境”
四 “气韵生动”
小结
第三章 “六法”论——邓以蛰的艺术方法理论
第一节 关于“随类赋彩、应物象形、骨法用笔”
一 随类赋彩
二 应物象形
三 骨法用笔
第二节 关于“传摹移写、经营位置”
一 传摹移写
二 经营位置
小结
第四章 书法意境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一)
第一节 书体的演进规律与书法意境美的内部构成
一 书法意境与书体的演变
二 书法意境的构成一“形”与“意”
第二节 书法意境美的创造
一 书法意境美对笔画的要求
二 书法意境美对结体的要求
三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对章法的要求
小结
第五章 “气韵生动”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二)
第一节 “气韵生动”的含义及其哲学基础
一 “气韵生动”的含义
二 “气韵生动”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气韵生动”的创造
一 创造“气韵生动”的方法
二 创造“气韵生动”的主观条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E c
导言
第一节 研究动因
第二节 前人研究回顾
第三节 本书立意、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邓以蛰人格性情及美学观的养成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徘徊于审美与启蒙、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 审美与启蒙的冲突
二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小结:邓以蛰人格性情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 邓以蛰的艺术史观——邓以蛰美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体—形—意—理”
一 艺术之“体”
二 艺术之“形”
三 艺术之“意”
四 艺术之“理”
第二节 “生动—神—意境—气韵”
一 “生动”
二 “神”
三 “意境”
四 “气韵生动”
小结
第三章 “六法”论——邓以蛰的艺术方法理论
第一节 关于“随类赋彩、应物象形、骨法用笔”
一 随类赋彩
二 应物象形
三 骨法用笔
第二节 关于“传摹移写、经营位置”
一 传摹移写
二 经营位置
小结
第四章 书法意境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一)
第一节 书体的演进规律与书法意境美的内部构成
一 书法意境与书体的演变
二 书法意境的构成一“形”与“意”
第二节 书法意境美的创造
一 书法意境美对笔画的要求
二 书法意境美对结体的要求
三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对章法的要求
小结
第五章 “气韵生动”论——邓以蛰的艺术至境理论(二)
第一节 “气韵生动”的含义及其哲学基础
一 “气韵生动”的含义
二 “气韵生动”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气韵生动”的创造
一 创造“气韵生动”的方法
二 创造“气韵生动”的主观条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E c
“现代性”语境中的邓以蛰美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