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直想写一本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类专著,除自身职业教育情结之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在职业教育研究著述之中,系统研究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的书籍甚少;其次,古代职业教育史作为职业教育史学的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学科的基础支撑,无论对于教学或是科研均很重要,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再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以历史的视角方能把握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否则职业教育实践会缺乏效率;另外,中国古代创造了世界手工业技术的顶峰,其技术水平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古代职业教育制度与思想中具有永恒属性的要素提炼是非常必要的;近代以降,西方对于中国科学、技术进而对职业教育影响颇深,外国职业教育模式需融合于中国文化的土壤,这更是撰写此书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以何时为起点一直在困扰我。尽管会引起诸多歧义,我仍以为探索职业教育之源需回到原始社会的人类先民。职业教育的定义颇多,但古代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分工是基础,技术是灵魂,生存是目标,四民是载体,实践是底色。职业教育语词本身似乎与蒙昧时期相去甚远,但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属性,同时亦为生产本身的教育,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从原始社会劳动教育中走来。当然,职业教育不仅依托于社会分工,更重要的是其源于人的“教育自觉”即基于产品的交换需求。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应与中国手工业时代的历史相重合,尽管自明代中期以后即出现了近代科技与工厂的萌芽,但从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来看,鸦片战争应为一个显著的临界点,此临界点将中国职业教育做了古代与近现代阶段的划分。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背景
一、中华自然地理与原始人群分化发展
二、石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文明的奠基
第二节 中国原始社会分工与劳动教育
一、自然分工与攫取劳动教育
二、生产、攫取经济分离与农业生产劳动教育
三、畜牧业、农业分离与畜牧业生产劳动教育
四、手工业、农业分离与手工业生产劳动教育
五、脑体分离与原始社会“文化人”技术教育
六、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萌芽与交换传习
第三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形式
一、劳动教育寓于生产与生活母体之中
二、部落显贵“设官教民”出现萌芽
三、原始社会末期“专门学校”教育
四、劳动教育寓于活动赛事与游戏之中
五、依托血亲关系传播与“家学”萌芽
六、通过民俗宗教仪式传播生产知识
第四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方法
一、示范模仿与口耳相传
二、通过神话与艺术传承
三、通过原始文字画传承
特征与思考
第二章 夏商周职业教育
第一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背景
一、奴隶社会制度体系与青铜玉器文明
二、四民分业发端与技术官守文化政策
第二节 夏商周宗法“士”阶层职业教育
一、“四民之首”与“技术执事群体”
二、“六艺”与“技术职事官吏”培养
第三节 夏商周“畴官之学”
一、“畴官之学”与职官制度
二、“畴官之学”与官私并守
三、天文官与医官教育
第四节 夏商周农业职业教育
一、农业精耕细作模式与生产者等级划分
二、井田制度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方式
第五节 夏商周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手工业产业分化与“百工”职业群体
二、“后母戊大方鼎”与手工业技术水平
三、“工商食官”制度下手工业职业教育
第六节 夏商周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人”出现与“交换”变革
二、商官与商业职业教育
三、食官与饮食业职业教育
第七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思想
一、“农商俱利”制度观念
二、“德艺兼求”人才思想
特征与思考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背景
一、社会剧烈变革与“学在四夷”
二、“四民分业定居”思想形成与实施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士”阶层职业教育
一、新兴“土”阶层兴起与类型
二、“匠器”之士与教育模式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技术下移”与“畴官”教育
一、“诸侯畴官”与天文学成就
二、诸侯天文官职业教育
三、医官制度突破与医学职业教育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
一、农本思想与小农耕作模式开端
二、农业职业教育基本模式奠基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工商食官制度打破与百工下移及分化
二、先进铸铁技术与其他手工业技术成就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奠基
四、第一部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业繁荣与商业管制
二、商业大贾及思想传播
三、烹饪技术教育奠基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
一、老庄“反智”文化与“大巧若拙”
二、孔子“非器”文化与“经世致用”
三、孟子“心力分工”与“农商并重”
四、管子“同业相聚,父子相承”
五、墨子“农与工肆之人”与“兼士”培养,
六、商鞅、韩非“法教吏师”与“实学传播”
特征与思考
第四章 秦汉职业教育
第一节 秦汉职业教育背景
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影响世界发达文明
二、儒学思想垄断与封建人才选拔体系形成
第二节 秦汉职官教育与“鸿都门学”建立
一、秦汉“宦学”与“书吏”职官教育
二、汉代“鸿都门学”与艺术人才教育
三、汉代“经学”与天文官教育
四、秦汉医学职业教育师徒传承
第三节 秦汉农业职业教育
一、劝课农桑与封建社会农业制度奠基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汜胜之书》
第四节 秦汉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地域性产业结构形成与手工业者构成
二、手工业技术水平与蔡伦造纸术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艺徒”制度萌芽
第五节 秦汉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业繁荣与商人阶层命运变化
二、秦汉商人与商业理论
三、烹饪技术体系发展与传承模式
第六节 秦汉职业教育思想
一、司马迁分工理论与经济思想
二、东汉徐干“兼学技艺”思想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职业教育
第六章 隋唐职业教育
第七章 宋代职业教育
第八章 元代职业教育
第九章 明代职业教育
第十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背景
一、中华自然地理与原始人群分化发展
二、石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文明的奠基
第二节 中国原始社会分工与劳动教育
一、自然分工与攫取劳动教育
二、生产、攫取经济分离与农业生产劳动教育
三、畜牧业、农业分离与畜牧业生产劳动教育
四、手工业、农业分离与手工业生产劳动教育
五、脑体分离与原始社会“文化人”技术教育
六、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萌芽与交换传习
第三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形式
一、劳动教育寓于生产与生活母体之中
二、部落显贵“设官教民”出现萌芽
三、原始社会末期“专门学校”教育
四、劳动教育寓于活动赛事与游戏之中
五、依托血亲关系传播与“家学”萌芽
六、通过民俗宗教仪式传播生产知识
第四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方法
一、示范模仿与口耳相传
二、通过神话与艺术传承
三、通过原始文字画传承
特征与思考
第二章 夏商周职业教育
第一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背景
一、奴隶社会制度体系与青铜玉器文明
二、四民分业发端与技术官守文化政策
第二节 夏商周宗法“士”阶层职业教育
一、“四民之首”与“技术执事群体”
二、“六艺”与“技术职事官吏”培养
第三节 夏商周“畴官之学”
一、“畴官之学”与职官制度
二、“畴官之学”与官私并守
三、天文官与医官教育
第四节 夏商周农业职业教育
一、农业精耕细作模式与生产者等级划分
二、井田制度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方式
第五节 夏商周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手工业产业分化与“百工”职业群体
二、“后母戊大方鼎”与手工业技术水平
三、“工商食官”制度下手工业职业教育
第六节 夏商周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人”出现与“交换”变革
二、商官与商业职业教育
三、食官与饮食业职业教育
第七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思想
一、“农商俱利”制度观念
二、“德艺兼求”人才思想
特征与思考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背景
一、社会剧烈变革与“学在四夷”
二、“四民分业定居”思想形成与实施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士”阶层职业教育
一、新兴“土”阶层兴起与类型
二、“匠器”之士与教育模式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技术下移”与“畴官”教育
一、“诸侯畴官”与天文学成就
二、诸侯天文官职业教育
三、医官制度突破与医学职业教育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
一、农本思想与小农耕作模式开端
二、农业职业教育基本模式奠基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工商食官制度打破与百工下移及分化
二、先进铸铁技术与其他手工业技术成就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奠基
四、第一部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业繁荣与商业管制
二、商业大贾及思想传播
三、烹饪技术教育奠基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
一、老庄“反智”文化与“大巧若拙”
二、孔子“非器”文化与“经世致用”
三、孟子“心力分工”与“农商并重”
四、管子“同业相聚,父子相承”
五、墨子“农与工肆之人”与“兼士”培养,
六、商鞅、韩非“法教吏师”与“实学传播”
特征与思考
第四章 秦汉职业教育
第一节 秦汉职业教育背景
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影响世界发达文明
二、儒学思想垄断与封建人才选拔体系形成
第二节 秦汉职官教育与“鸿都门学”建立
一、秦汉“宦学”与“书吏”职官教育
二、汉代“鸿都门学”与艺术人才教育
三、汉代“经学”与天文官教育
四、秦汉医学职业教育师徒传承
第三节 秦汉农业职业教育
一、劝课农桑与封建社会农业制度奠基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汜胜之书》
第四节 秦汉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地域性产业结构形成与手工业者构成
二、手工业技术水平与蔡伦造纸术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艺徒”制度萌芽
第五节 秦汉商业职业教育
一、商业繁荣与商人阶层命运变化
二、秦汉商人与商业理论
三、烹饪技术体系发展与传承模式
第六节 秦汉职业教育思想
一、司马迁分工理论与经济思想
二、东汉徐干“兼学技艺”思想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职业教育
第六章 隋唐职业教育
第七章 宋代职业教育
第八章 元代职业教育
第九章 明代职业教育
第十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