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副标题:无

作   者:(日)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日)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著;李周译

分类号:F061.3

ISBN:978750970586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是发展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在《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中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育适宜的制度,并进而根据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把市场、国家和社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率最大化的目标。《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是国内相关专业师生必备的书籍,作者以其国际视野和特有的东方背景,尽窥发展经济学堂奥,见地深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有裨益。

目录

  导论
  发展中经济的视野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1.1 社会体制的发展
   1.1.1 辩证的社会发展模型
   1.1.2 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1.1.3 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
   1.2 诱致性创新理论
   1.2.1 诱致性技术创新
   1.2.2 诱致性制度创新
   1.2.3 政治市场的逻辑
   1.2.4 历史的路径依赖
   1.3 用这种理论框架观察发展中经济
  第二章 对发展中经济的比较研究
   2.1 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
   2.1.1 人均GDP及其增长
   2.1.2 产业结构变化
   2.2 资本积累的结构
   2.2.1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和储蓄
   2.2.2 外债和通货膨胀
   2.3 人力资本积累
   2.3.1 人力资本的衡量
   2.3.2 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
   2.4 人口、自然资源和食品
   2.4.1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2.4.2 人口增长与食品供给
  第三章 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限制
   3.1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增长
   3.1.1 世界人口的历史变化
   3.1.2 人口过渡
   3.1.3 印度案例
   3.2 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
   3.2.1 马尔萨斯(Malthus)模型
   3.2.2 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
   3.3 经济增长的资源制约理论
   3.3.1 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
   3.3.2 李嘉图模型
   3.3.3 二元经济模型
  第四章 打破自然资源限制
   4.1 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潜力
   4.2 绿色革命的透视
   4.2.1 现代品种的开发和扩散
   4.2.2 技术转移的条件
   4.2.3 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土地扩大
   4.3 诱致性创新的障碍
   4.3.1 非洲的问题
   4.3.2 绿色革命将去向何方?
   4.4 靠冗余的自然资源获得发展
   4.4.1 殖民主义和剩余输出理论
   4.4.2 原材料理论
   4.4.3 荷兰病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
   5.1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
   5.1.1 亚当·斯密的资本观
   5.1.2 李嘉图的修正
   5.1.3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型
   5.1.4 马克思模型和效率工资理论
   5.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理论和政策
   5.2.1 平衡增长理论
   5.2.2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应用
   5.2.3 低均衡陷阱模型
   5.2.4 发展理论和政策选择
   5.3 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
   5.3.1 生产函数的不同假设
   5.3.2 索洛-斯旺模型
   5.4 增长核算检验
   5.4.1 增长核算方程
   5.4.2 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5.5 经济增长类型的变化
   5.5.1 增长核算的历史延伸
   5.5.2 马克思增长类型的陷阱
  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类型和源泉
   6.1 马克思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类型比较
   6.1.1 两种类型的程式化
   6.1.2 储蓄率、利息率和工资率趋势
   6.2 两种增长类型的技术条件
   6.2.1 工业技术体制的变化
   6.2.2 需求结构的转变
   6.2.3 借用技术和马克思类型的增长
   6.3 寻求技术进步源泉
   6.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6.3.2 学校教育和经济增长
   6.3.3 回报递增和内生增长模型
   6.3.4 熊彼特和中央计划经济
   6.3.5 引进技术的制度条件
  第七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环境问题
   7.1 不平等和贫困
   7.1.1 收入分配的概念和衡量
   7.1.2 贫困的概念和衡量
   7.1.3 不平等和贫困的变化模式
   7.2 不平等的原因
   7.2.1 要素份额的变化
   7.2.2 二元经济结构
   7.2.3 农业-非农产业的收入差异
   7.2.4 论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
   7.3 经济停滞和贫困
   7.3.1 绿色革命的收入分配效应
   7.3.2 印度尼……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