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林建公主编的《中国特征(发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l的过程,使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地走上一条区别于苏联模式和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我们党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政权模式、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使我们党对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探索出一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与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目录
总序/1
引言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1
第一章 “苏联模式”葬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4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1917—1924)/6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1924—1953)/8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迷信,自己却搞“唯意志论”
(1953—1964)/10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1964—1982)/14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带病执政(1982—1985)/16
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85—1991)/17
苏联模式失败的经验与教训/19
第二章 毛泽东艰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23
赴苏会晤斯大林,向苏联学习/24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29
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33
第三章 邓小平对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贡献/54
面对五千年东方文明/55
盘点近代中国发展理念/57
领导人民反思“文化大革命”/62
把经济发展放在中心地位/66
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69
渐进的、灵活反应的发展途径/72
第四章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活跃起来/78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78
中国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继续/79
改革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81
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82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外开放/84
深化改革更需要继续开放/88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90
第五章 关键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4
商品、商品交换、商品生产的新话/04
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99
搞市场经济的12次论述/101
全面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6
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109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11
关注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运用/115
第六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121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121
社会主义理论贵在“中国特色”/126
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128
以科学发展赢得未来/132
后记/140
引言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1
第一章 “苏联模式”葬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4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1917—1924)/6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1924—1953)/8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迷信,自己却搞“唯意志论”
(1953—1964)/10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1964—1982)/14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带病执政(1982—1985)/16
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85—1991)/17
苏联模式失败的经验与教训/19
第二章 毛泽东艰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23
赴苏会晤斯大林,向苏联学习/24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29
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33
第三章 邓小平对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贡献/54
面对五千年东方文明/55
盘点近代中国发展理念/57
领导人民反思“文化大革命”/62
把经济发展放在中心地位/66
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69
渐进的、灵活反应的发展途径/72
第四章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活跃起来/78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78
中国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继续/79
改革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81
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82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外开放/84
深化改革更需要继续开放/88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90
第五章 关键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4
商品、商品交换、商品生产的新话/04
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99
搞市场经济的12次论述/101
全面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6
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109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11
关注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运用/115
第六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121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121
社会主义理论贵在“中国特色”/126
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128
以科学发展赢得未来/132
后记/140
中国特征,发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