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 好家教

副标题:无

作   者:魏书生

分类号:

ISBN:978754078080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指出现时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入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魏书生是一位神奇的班主任,教学30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指导,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儿子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出版了*本书,现已硕士毕业,进入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任职。魏书生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是广大家长喜欢阅读的教育良方。


目录



【书摘与插画】

引导孩子辩证地评价父母

秦志忠小时候是个乖孩子,觉得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伟人,对父亲自然言听计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亲在他心目中的伟人地位开始动摇。现在志忠16岁,上高中了,父亲的话,他不太愿意听了,他还觉得父亲落后于形势了,不了解青年人了。

这不奇怪。设身处地想想,咱们对自己的父亲不也有这样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吗?

咱们4岁的时候觉得:我爸无所不能。

5岁的时候觉得:我爸什么都知道。

6岁的时候好夸耀:我爸比你爸聪明。

到了我们上学后才发现,我爸并不是无所不知。

到了10岁会觉得,我爸小时候生活环境和我们差别很大。

12岁时会觉得,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不记得他的童年,也不理解我们。

14岁时,我们会在心里说,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个老古板。

21岁时会觉得,我爸的落伍实在无药可救。

25岁时会想,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

30岁的人常常感到,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怎么想,毕竟他经验丰富。

35岁的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父亲的力量,除非我和老爸谈过,否则我不做任何事。

40岁,到了不惑之年,我们愈加感受到父亲的智慧,我不怀疑老爸能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情。他如此有智慧,有经验。

也有的50岁的人说,如果老爸还能在这儿让我跟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是再糟不过的事。我本来是可以向他学到很多的。

以前是我们的父亲在衰老,我们在长大。

现在是我们在走向衰老,我们的孩子在长大。

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有时会片面,甚至偏激,都是正常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人、事、物。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孩子在16岁的年龄便全面、辩证地评价我们,就像我们的父母当年并没有苛求我们一样。

但是,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尽可能少一点片面性,尽可能全面地辩证地评价我们。这主要不是为了我们心里更好受一些,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辩证法,以便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许多成年人对自己的父亲的认识过程。

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孩子理解,小时候把父亲看得无所不能是片面的,现在16岁把父亲看得落后保守也是片面的。

辩证地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有讲求实际、目光远大的一面,也有脱离孩子实际、急功近利的一面。

父母可以和孩子平心静气地商量,您的见解,您的主张,哪些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哪些可能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可能超出了孩子所应该或所能够达到的标准。

在这种平心静气的商量和交流中,孩子的头脑会更理智,更冷静,孩子能学会从正反、好坏、利弊、得失等方面分析父母的见解和主张,父母的威信也会由于气氛的融洽和方法的正确而越来越高。孩子会由于掌握了辩证法而更成熟,更聪明,更有能力。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郑冬的父亲对郑冬从小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是严厉,想让郑冬什么都听他的。父亲想说一不二,觉得当爸爸的就得让孩子怕。可郑冬小时候还怕,越大,越不怕了。上了中学,父亲对他提出一些要求,他当面听了,背后却不听。父亲听别人说,郑冬当着同学的面,还表示对父亲有意见,表示不满。父亲气急了,训斥了一顿,甚至打了他。孩子嘴上没说什么,但父亲看得出来,孩子心里的意见更大了,和父亲的心理距离更远了。他问我怎样扮演父亲这个角色才能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又能使父子感情融洽。

恰好我在《辽宁广播电视报》上看到这样的一篇短文,题目是《孩子喜欢父母像师长、朋友》。文中写道:

据调查,80%以上的孩子(这里只包括中小学生),对父母有意见,50%的孩子还对父母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物质上的满足并不等于是对孩子全部的爱,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父母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孩子真正喜欢的父母,是那种既像师长,又像朋友一样可以倾心交谈的父母。

即便是对婴儿,也不能忽略他们内心的感受。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已经有着分辨是非能力的少年儿童。

父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过严,一种是过于溺爱。

郑冬的父亲属于过严的父亲。

教育家陈鹤琴,谈到他的父亲非常严厉,6岁以前他未曾和父亲一同吃过饭。他特别怕父亲,一听说父亲要来了,“正如同听见轰雷一般,吓得魂飞九天之外……”他父亲死后几十年,那可怕情景还印在脑海里。他认为:“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父不爱子,子也不爱父,名虽是父子,但实际上是陌路人。子女一见了他的父亲,就不敢出声,父亲问他一句,他就说一句,不问则不说;叫他立则立,叫他坐则坐;叫他进则进,叫他退则退。天真烂漫的一个小孩子,此时竟同木鸡一般了。”

这样的父子关系,显然孩子不会对父亲说心里话。父亲不了解孩子,教育自然难以适合孩子的实际。这样严厉的父亲,常常是怕孩子轻视自己,不尊重自己。结果呢?当然是事与愿违。回忆一下咱们小时候,那时父亲过分严厉,有时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一顿,咱们从内心是更尊重父亲,还是更疏远呢?咱们不也是觉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比原来低了些吗?相反的,父亲跟咱们谈心,关怀咱们的时候,咱们才发自内心地觉得父亲高大,父亲慈祥,才发自内心地尊重父亲,敬爱父亲。自己有了什么心里话才愿跟父亲说,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听听父亲的意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做了父亲,就该经常想一想小时候希望父亲怎样对待自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孩子打碎了饭碗,父亲还在一边叫好;孩子谩骂小朋友,父亲明知不对,但怕孩子不高兴也不批评。后来孩子发展到对长辈也无礼,甚至对祖母说脏话,父亲还是舍不得管教,以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就自然变得有礼貌了。孩子想骑马,父亲便趴在地上当马,两三岁的时候骑还可以,儿子都十三四岁了,还这么骑着父亲在地上跑,这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了。

溺爱孩子的父亲,也是怕孩子不尊重自己,怕孩子轻视自己。岂不知,真理多走了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爱,无疑能得到孩子的重视、尊重,但爱多走了一步就成了溺爱。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明知孩子言行错误也不制止,那样孩子只会轻视自己的父亲,只会更不尊重自己的父亲。

我觉得,一个称职的父亲,就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母,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生理保健医生,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员。在儿子需要的时候,您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多,您和儿子的感情越深,您在儿子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您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会感悟得越来越透彻。成功教育儿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孩子犯了错误,母亲管不了,爷爷不愿管,这时,您便要进入严父的角色,不能迁就孩子的错误,要设法帮助孩子想出改正错误的办法。这样,孩子以后再面对歧路时,就会想道:爸爸不让我走错路。于是告诫自己不往错路上踏出第一步。

当孩子妈妈出差,半个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需要慈母的关照。这时,您进入慈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商量吃什么饭,怎样做饭,怎样换洗衣裳;您帮孩子收拾书包、书架,晚间催促他睡觉,早上召唤他起床。您会发现这半个月培植的父子感情要超过以前的半年,甚至几年。您会发现进入慈母的角色去关怀儿子,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您会觉得自己适应能力更强了,自己更热爱生活了。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麻烦,学习上遇到了难题,老师因为忙没有发现,孩子急需老师辅导的时候,您若让自己扮演良师的角色,那是再好不过了。孩子被老师误解,被批评错了,心里正烦,这时您以儿子班主任的角色,帮他分析老师批评的动机无非是为了孩子好,批评错了,不是对孩子有偏见,而是产生了误解,然后您再帮孩子想出消除误解的方法。您这样分析和处理问题,既增强了自己化解矛盾的能力,又使孩子由衷地佩服您。孩子上小学时,遇到难题您还能帮着解决;上了中学,许多难题您也不会了。这时您可以给孩子以激励,可以给他介绍名人的学习方法,可以引导他往前复习复习,再往后预习预习,答案可能就出来了。这样孩子会觉得您是了解学生心理的良师。

当孩子和朋友有了矛盾,一气之下暂时绝交的时候,当孩子感觉寂寞孤独的时候,您应该去扮演他的益友的角色,找儿子谈心。谈学习生活的喜怒哀乐,谈交朋友的苦辣酸甜。谈每个朋友有长处,也有短处。谈每个朋友,既需要关怀,也需要谅解。谈咱们自己,有为朋友尽责任的时候,也有对不起朋友的时候。您可以以另一位朋友的身份,引导儿子想一想,这位暂时绝交的朋友曾经给过自己的帮助,这位绝交朋友的优点……这样想一想,孩子孤独的心,会觉得不再孤独。您再引导孩子回忆校园中那些美好的日子,回忆同学们一起开联欢会,回忆和同学们一起爬高山,下大海,孩子会从寂寞烦恼中走出来。您再从大海谈起,海有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有乌云翻滚的时候;海有安详平静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人生也像天,也像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海有潮涨潮落……这样引导,这样谈心,孩子当然容易把您看作最知心的朋友,愿意和您讨论交友,讨论为人,讨论处世,讨论人生……当孩子被孤独烦闷笼罩,用语言难以改变他的情绪时,您不妨抽空领孩子到公园打打拳,到田径场玩玩球,或到游泳池游泳,到旱冰场去溜冰。环境变了,一活动,出一身汗,孩子的心情会好起来。您可以在玩中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困难,理智地面对矛盾。您这样做,孩子能不觉得您是他最知心的朋友吗?您这样做了以后,自己的心情能不愉快吗?

当儿子跑步扭伤了脚时,您便进入保健医生的角色,给孩子讲什么时间吃什么药才有利于恢复,指导孩子自我按摩,提醒孩子以后跑步前注意做好准备运动就不至于扭伤了,孩子一定佩服您的知识面宽。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佳,心里焦虑,甚至产生自卑情绪时,您若帮他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害处和清除的方法,引导回忆自己最成功、最辉煌的时刻,用那时的必胜心态激励自己去战胜自卑,孩子一定佩服您,说您善解人意。

孩子愿看书,您便扮演图书管理员的角色,讲图书的分类,讲世界上每天都要出几万种新书,世界上有十几万家报纸杂志社。要想从书中得到益处,最重要的是善于选择,不然随随便便地看,看了不适合自己实际的书,即使书本身没有毛病,但对自己的生命却是一个浪费,是一个损失。您这样劝孩子,孩子能不愿听您的指导吗?

孩子愿打拳,您便扮演武术教练的角色,给孩子介绍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六和拳、少林拳、通臂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讲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讲武术和气功的不同点,讲练拳贵在一个字——恒。您这样做,孩子能不为有这样支持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吗?

甚至您还可以进入儿子的学生的角色。儿子使用电子计算机比我们熟练,儿子英语学得比我们好,在适当的时候向儿子学习学习,请教请教,儿子会觉得父亲更亲近,更平易。

当然一位父亲要把这些角色都塑造得很逼真、很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您站在这些应该进入的角色位置上,就比不顾儿子的需要,不管孩子心境、处境如何,一律板着一副严厉的面孔,只知道批评和训斥要强得多。

这些角色里面,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良师与益友的角色。

愿父母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那样孩子一定会发自内心地爱父母,敬父母,父母一定会感觉到自己和孩子的心贴近了。自己在进入良师益友角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心胸开阔了,性格开朗了,知识水平提高了,也生活得更愉快、更幸福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周先生的独生儿子周磊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老师、同学、邻居、朋友都说他头脑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努力一阵子,成绩就很突出;成绩一高,他便又贪玩;成绩下来了,重新又努力。总这样,反反复复的。现在将升初三了,快考高中了,还这样忽冷忽热地学,很让人担忧。周先生来信问我,孩子智力这么好,成绩为什么不稳定,提高孩子的成绩,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很明显,周磊同学成绩不稳定,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我自己20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我教过的近千名学生来分析,对90%的学生来说,学习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我教过的学习尖子,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

甚至对智力超群的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总结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谈到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3岁的科技大学学生周峰,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是走亲戚串门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3000多个汉字记住了,3000多个英语单词也记住了。

定时学习的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自觉性极强,不需要别人提醒。比如听英语广播,他会准时打开收音机。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起来全神贯注,思想不开小差。

我常觉得,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也适用于人的心理,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一位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玩游戏,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玩游戏。

一位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回答:学惯了,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

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了,不干扰也难受。

很多孩子便属于这种情况。冷一阵子,热一阵子,无一定计划,无一定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了。

怎样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呢?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显然,培养孩子的习惯,不能批评一通,训斥一通,上一通政治课,讲一番大道理就完事。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效果就会好一些。

一、引导孩子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做实事上。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二、首次慢动。开动大脑机器也像开车一样,启动时,车速一定要慢。第一次行动要慢,动量要小。如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第一次切莫要求高,只写一句话就行。培养孩子学英语的习惯,第一次只记一两个单词即可。培养孩子长跑的习惯,第一次跑200米就不错。凡事不要一开始就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样孩子便觉得难而又难,从而失去了做事的兴趣。

三、逐渐加速。有了首次慢动,尊重了大脑的始动原则,运转起来了,慢慢地像汽车一样开了几十米,这时就可逐渐加速了。日记长到了每篇写两三句话,英语单词每天背会两个,跑步长到每天跑300米。孩子觉得在慢动的基础上,增加这点运动量,可以接受,不知不觉之间,大脑这部汽车比前几天运转快了。

四、不怕慢,只怕站。遇到特殊情况,如意外的任务啦,身体有点小病啦,有不顺心的事心情不好啦,也鼓励孩子不轻易停止,只要能站直了,就别趴下,只要还能行动就别停下。身体有小病时,跑不了1000米了,那就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写日记心情不好,写不出太好的文章,但也不要中断日记,可以随随便便地东一句西一句记下自己当时的心情,可以少写,也不要停下来。要克服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得尽善尽美的想法;建立起行动就比空想强,只要做,就比不做强的观念。许多人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跟想尽善尽美有关。

五、控制时空,制订计划。有了一点行动,逐渐增加了行动的速度,孩子会品尝到一点做事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习惯,就要制订比较全面的计划,增强孩子对自我行动的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能力。从时间上,和孩子商定从早到晚的行动计划,什么时间跑步、锻炼、上学、唱歌、看课外书、看电视,各项活动,各用多少分钟,使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时间安排都有序化,有益化。从空间上,使孩子处于能够把握自己的环境,什么歌厅、酒吧、游戏厅、台球室这些地方,一旦进去,孩子便容易失去自控,不由自主地放弃好习惯。注意订计划的时候,任务指标不要定得过高,使孩子觉得,稍加努力便可达到,稍稍一跳,便可把果子摘下来。

六、进入轨道。孩子按计划行动起来了,逐渐提高了学习效率,每天定时定量地锻炼、预习、做题、背单词、写日记、唱歌,到了某段时间就做某件事。遇到特殊情况少做一点,做慢一点儿,但不停下。按照这样的计划不停地做实事,惯性就越来越大,就像列车在轨道上行驶,甚至像卫星进入了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

进入轨道之后,当然也需要检修。需要防止的,一是外部干扰,二是内部故障,对外界不良人的引诱要及时切断。对付内部故障,如情绪不佳、旧病复发、犹豫拖拉等的最好办法,不是批评,不是训斥,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注意力引导到做当时力所能及的实事小事上来。人一旦开始做实事,负责忧虑犹豫等不良工作的脑细胞就休息了。

初中是许多男孩子自制力明显增强的阶段,培养良好习惯还来得及。

怎样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

江山同学的父亲气愤地对我说:江山在家里,简直成了电视的奴隶。一放学,大人不在家,就打开电视机。中午他自己在家时,便边吃饭边看。晚上,中午,我们每次悄悄打开房门时,都发现他全身心地在那看电视,有时我们进来了一会儿,我们说话他都听不见。我们回来便劝他别看了,把他关在他的书房里,让他看书,写作业。好几次,我们都发现,他在书房偷偷听电视节目。弄得我们没办法,只好全家都不看电视,陪他学习,对这样的电视迷,您说怎么办?

家长走了以后,我找江山谈,他说事实果真如此。江山眼看别的同学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成绩不断进步,自己总是处于中下位置,也很着急,也想不看电视,也想一心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回到家里不看电视,就憋得难受,心里就发痒,像得了病一样,也不知什么病。

江山问我:“老师,您说,这是不是病症?这是什么病呢?”

我说:“大概是电视病吧!我也有这种病。”

他听了大吃一惊:“真的!您骗我!肯定是骗我。”

“真的不骗你,前天晚上看连续剧,我还看到后半夜一点呢!”

“昨天不困吗?”

“怎么不困,一天都没精打采。”

他又问:“那您怎么还看呢?”

“我也想管住自己,但一看到连续剧,我就控制不住自己,这可能跟小时候看小说太多有关。”

“那怎么办,您就成了电视的奴隶?它一放连续剧,您就奉陪到底?”

“也不是,我也在想方设法摆脱它的控制,努力让电视受我的控制,为我服务。”

“努力有效吗?”

“大部分时间有效。”

“您用了哪些办法呢?”

我便讲了自己用过的办法。

首先,改变电视机的位置,把它由客厅、书房搬到卧室。原来在客厅时,进屋便看到它,看到便想看,随手就打开,太方便了。搬到书房,也方便,但影响看书。搬到寝室离得远一点了,不太方便了,又告诫自己,不到晚上22点不进卧室,当然就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

第二,尽可能避开连续剧,看一些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之类的节目。节目没有故事性,或故事性不强,就不容易上瘾。刚看到演连续剧,还没来得及进入情节,立即就换频道。这个方法比较有效,使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免受了只看了几集硬强迫自己中途停止的心理上的煎熬。

第三,确实赶上播映自己特别喜欢的连续剧时,不妨和自己订个条约:我一定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倘超额完成了任务,便给予自己看连续剧的奖励。这样自己为了获得奖励,便千方百计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忙着为河南大学出版社写本书。可偏偏赶上电视台播放几部特别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书不能不写,电视我又想看,怎么办?我便让自己心灵深处的两种思想达成一项协议:每天完成5000字的写作任务便可奖励看连续剧,完不成任务,不许打开电视机。为了获得看连续剧的奖励,白天,头脑各部位协调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任务完成得异乎寻常的顺利,大大超过以往的写作速度,每天都赶在连续剧开始之前完成了5000字的任务,然后心安理得地坐下来看节目。以后,每当学习、工作任务紧的时候,我便采取这种办法。如果完不成规定的任务量怎么办?那就坚决不看电视。

第四,静下心来总结看电视的利与弊。适量地看,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放松身心。过量了,尤其是每天用两三个小时看连续剧,并且常常看到后半夜时,脑子看得昏昏沉沉,第二天也浑身无力,那就不是放松身心,而是加重了身心的负担。总结出过量看电视给自己带来的苦恼,有利于第二天看到连续剧就换频道。

我和江山谈话之后,他也有同感,他也愿意用我的这些办法去控制自己看电视。他说他最愿看的是童话片、动画片,难怪他想问题比较简单幼稚。

家长最好不要简单地责备他、训斥他,要利用他脑子中想要发奋学习的那部分脑细胞,想要摆脱电视控制的那部分脑细胞的力量,帮着他这部分积极的脑细胞想出办法来,管住那部分不由自主去看动画片的脑细胞。

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显然这是好事。对观众来说,特别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如何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节目,如何把握看电视的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看电视过度而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的孩子,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孩子看电视过度,家长不要单枪匹马地控制他,最好用商量的办法,和他联合作战,一同去控制他脑子里那些不顾学习忘记早晚地去看电视的脑

细胞。

我同他讲的那四种控制办法,他觉得挺有趣,愿意回去试,家长不妨帮助他一起试。①电视机换位置;②避开动画片频道;③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奖励看一集;④品尝过度看电视的苦果。

家长不要想一下子就把他这个毛病彻底改好,我是大人,过度看连续剧,还得一点点儿控制呢。你们不也常有为了几部戏而废寝忘食的时候吗?只要孩子立足改了,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了,你们就应该满意。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好父母 好家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