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

副标题:无

作   者:孙红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1805891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将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力学、金属制造工艺、机械设计等机械基   础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以适应目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全书分四篇共17   章,主要内容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静力学、材料力学,毛坯的生产与   选择、金属切削加工与机械装配,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连   杆机构、凸轮机构和其他常用机构、连接、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齿轮系、轴、轴承、弹簧等。各章配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及   必要的数据资料。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   ,亦可作为成人教育学院机械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录
第0章 绪论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0.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第一篇 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1.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1.2 金属与合金的结构及铁碳合金相图
1.2.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结晶
1.2.2 合金的晶体结构
1.2.3 铁碳合金相图
1.3 钢的热处理
1.3.1 钢热处理的组织转变原理
1.3.2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1.4 常用金属材料
1.4.1 黑色金属材料
1.4.2 有色金属及粉末冶金材料
1.5 常用非金属材料简介
1.5.1 高分子材料
1.5.2 陶瓷材料
1.5.3 复合材料
习题
第二篇 机械工程力学
第2章 静力学
2.1 静力学分析基础
2.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2.1.2 静力学公理
2.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2.1.4 构件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2.2 平面汇交力系
2.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3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2.3.1 力矩及其计算
2.3.2 力偶和力偶矩
2.4 平面任意力系
2.4.1 力的平移定理
2.4.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2.4.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2.4.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2.4.5 物系的平衡
2.5 摩擦与自锁
2.5.1 滑动摩擦
2.5.2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2.5.3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习题
第3章 材料力学
3.1 杆件拉伸和压缩强度计算
3.1.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3.1.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3.1.3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3.1.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1.5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3.2 杆件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
3.2.1 剪切强度计算
3.2.2 挤压强度计算
3.3 圆轴扭转强度计算
3.3.1 圆轴扭转的内力
3.3.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3.3.3 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3.4 杆件(直梁)弯曲强度计算
3.4.1 平面弯曲的概念
3.4.2 梁弯曲时的内力
3.4.3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3.4.4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3.4.5 梁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3.5 组合变形
3.5.1 组合变形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3.5.2 拉(压)弯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3.5.3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3.6 压杆稳定
3.6.1 压杆稳定的概念
3.6.2 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习题
第三篇 金属制造工艺
第4章 毛坯的生产与选择
4.1 铸造
4.1.1 铸造的工艺基础
4.1.2 砂型铸造
4.1.3 特种铸造简介
4.2 锻压生产
4.2.1 锻压的工艺基础
4.2.2 自由锻造
4.2.3 模型锻造
4.2.4 板料冲压
4.2.5 其他锻压方法简介
4.3 焊接生产
4.3.1 焊接的工艺基础
4.3.2 手工电弧焊
4.3.3 气焊与气割
4.4 毛坯的选择
4.4.1 毛坯种类的选择
4.4.2 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习题
第5章 金属切削加工与机械装配
5.1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5.1.1 切削加工运动
5.1.2 金属切削刀具
5.1.3 金属切削过程
5.1.4 提高切削加工质量的途径
5.1.5 金属切削机床
5.2 常用切削加工简介
5.2.1 车削加工
5.2.2 孔加工
5.2.3 刨削和铣削加工
5.2.4 磨削加工
5.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工艺文件
5.3.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5.3.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5.3.3 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5.3.4 工艺规程和工艺文件
5.3.5 零件结构工艺性
5.3.6 工艺路线的拟定
5.4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5.4.1 概述
5.4.2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5.4.3 装配方法
5.4.4 装配系统图和装配顺序
习题
第四篇 机械设计
第6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6.1 平面机构的组成
6.1.1 构件及其自由度
6.1.2 运动副及其分类
6.1.3 运动链和机构
6.1.4 机构中构件的分类
6.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6.2.1 机构运动简图及其作用
6.2.2 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常用符号
6.2.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6.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6.3.1 自由度计算公式
6.3.2 运动链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6.3.3 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
第7章 平面连杆机构
7.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7.1.1 概述
7.1.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7.1.3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7.2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7.2.1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7.2.2 压力角和传动角
7.2.3 急回特性
7.2.4 死点
7.3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7.3.1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7.3.2 按给定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习题
第8章 凸轮机构和其他常用机构
8.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8.1.1 凸轮机构的特点
8.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8.2 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8.2.1 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和运动参数
8.2.2 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8.2.3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8.3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8.3.1 对心移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8.3.2 偏置移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8.3.3 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8.4 凸轮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8.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8.4.2 基圆半径的确定
8.4.3 滚子半径的确定
8.5 间歇运动机构
8.5.1 棘轮机构
8.5.2 槽轮机构
8.5.3 其他间歇运动机构
习题
第9章 连接
9.1 螺纹连接
9.1.1 螺纹
9.1.2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9.1.3 螺纹连接件
9.1.4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9.1.5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9.1.6 螺栓连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9.1.7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9.2 键连接和销连接
9.2.1 键连接
9.2.2 销连接
9.3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9.3.1 联轴器
9.3.2 离合器
9.3.3 制动器
习题
第10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10.1 带传动概述
10.1.1 带传动的组成
10.1.2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10.1.3 带传动的特点
10.2 带传动的工作性能分析
10.2.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10.2.2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10.2.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其传动比
10.3 普通V带和带轮结构
10.3.1 普通V带的结构和标准
10.3.2 普通V带轮的常用材料和结构
10.4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
10.4.1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0.4.2 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
10.4.3 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10.5 链传动
10.5.1 链传动概述
10.5.2 滚子链
10.5.3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0.5.4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0.5.5 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
习题
第11章 齿轮传动
11.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11.1.1 齿轮传动的特点
11.1.2 齿轮传动的类型
11.2 渐开线与渐开线齿廓
11.2.1 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质
11.2.2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1.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1.3.1 齿轮各部分名称
11.3.2 主要参数
11.3.3 几何尺寸计算
11.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11.4.1 正确啮合条件
11.4.2 连续传动条件
11.4.3 标准中心距
11.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与根切现象
11.5.1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
11.5.2 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11.6 变位齿轮传动简介
11.6.1 变位齿轮的概念
11.6.2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应用
11.7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11.7.1 失效形式
11.7.2 设计准则
11.8 齿轮常用材料及精度等级
11.8.1 齿轮的常用材料
11.8.2 齿轮的精度等级
11.9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1.9.1 轮齿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11.9.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1.9.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1.9.4 齿轮的许用应力和参数选择
11.10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10.1 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及其啮合特点
11.10.2 斜齿轮参数与尺寸计算
11.10.3 正确啮合条件与重合度
11.10.4 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
11.10.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11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1.11.1 圆锥齿轮传动概述
11.11.2 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廓曲面与当量齿轮
11.11.3 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
11.11.4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1.12 齿轮的结构设计
11.13 齿轮传动的润滑
11.13.1 常用润滑方式
11.13.2 润滑剂的选择
习题
第12章 蜗杆传动
12.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2.1.1 蜗杆传动的类型
12.1.2 蜗杆传动的特点
12.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12.2.1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12.2.2 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12.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精度
12.3.1 齿面间滑动速度
12.3.2 失效形式
12.3.3 蜗杆蜗轮常用材料
12.3.4 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
12.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12.4.1 受力分析
12.4.2 强度计算
12.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12.5.1 蜗杆传动的效率
12.5.2 蜗杆传动的润滑
12.5.3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12.6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12.6.1 蜗杆的结构
12.6.2 蜗轮的结构
习题
第13章 齿轮系
13.1 轮系的分类
13.1.1 定轴轮系
13.1.2 行星轮系
13.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2.1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13.2.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3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3.1 行星轮系的组成
13.3.2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13.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3.5 轮系的功用
习题
第14章 轴
14.1 轴的概述
14.1.1 轴的类型
14.1.2 轴的材料
14.1.3 轴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14.2 轴的结构设计
14.2.1 轴的结构
14.2.2 轴的结构设计要求
14.2.3 轴的结构设计步骤
14.3 轴的强度及刚度计算
14.3.1 轴的强度计算
14.3.2 轴的刚度计算
14.3.3 轴的设计过程
习题
第15章 轴承
15.1 滑动轴承
15.1.1 概述
15.1.2 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15.1.3 轴瓦结构
15.1.4 滑动轴承的润滑
15.1.5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15.2 滚动轴承
15.2.1 滚动轴承的构造
15.2.2 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特点
15.2.3 滚动轴承的代号和选择
15.3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15.3.1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15.3.2 轴承寿命、基本额定寿命及基本额定动载荷
15.3.3 寿命计算公式
15.3.4 当量动载荷
15.3.5 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
15.3.6 静强度计算
15.4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5.4.1 轴系的轴向定位
15.4.2 轴向位置的调整
15.4.3 提高轴承系统的刚度和同轴度
15.4.4 配合和装拆
15.4.5 滚动轴承的润滑
15.4.6 滚动轴承的密封
习题
第16章 弹簧
16.1 弹簧的功用、类型及材料
16.1.1 弹簧的功用
16.1.2 弹簧的类型
16.1.3 弹簧的材料和制造
16.2 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几何参数和特性曲线
16.2.1 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
16.2.2 圆柱螺旋弹簧的参数、主要尺寸及特性曲线
16.3 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
16.3.1 弹簧的强度计算
16.3.2 弹簧的刚度计算
16.3.3 弹簧的稳定性校核
习题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机械基础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