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文选

副标题:无

作   者:梁漱溟著

分类号:

ISBN:978750591999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购买方法:点击“蓝色文字收藏品”或者“可以从“这些卖家”购买” .....................购买说明:此书为绝版图书,售价高于原价作者:梁漱溟著  页数:326  出版社: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96 

目录


目录||1
编者序:奇圣伟哲梁漱溟||1
第一编 中国人的社会人生及文化特征||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7
第一章 绪论||7
一、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8
二、应付的方法有三条||11
三、什么是文化||12
四、调合融通之不对||13
五、以为无从研究的不对||14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14
一、我求答案的方法||14
二、我对西方化问题的答案||15
三、西方化的科学采色||15
四、西方化的德谟克拉西精神||21
五、西方化的面目如此||28
第三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29
一、西方化特异色采之源泉||29
二、生活的说明||29
三、人生三种问题||32
四、人生的三路向||34
五、西方文化之路向||36
六、科学与民主之来历||37
七、西方精神的剖看||39
八、中国文化的略说||41
九、印度文化的略说||42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44
一、三方思想情势简表||44
二、试说从来的中国人生活||45
一、我们推论未来文化的态度||48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48
二、事实的变迁||49
三、经济改正之必要||52
四、因经济改正而致变化变迁||53
五、社会主义变迁||55
六、就生活三方面推说未来义化||56
七、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60
八、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61
中国文化要义||64
一、中国文化十四大特征||64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64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65
(三)试寻求其特征||66
(四)参考佐证的资料||80
(一)中国社会对照来看||83
二、集团生活的西方人||83
(二)中西文化的分水岭||85
(三)基督教与集团生活||88
三、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91
(一)西人所长吾人所短||92
(二)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95
(三)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98
四、中国是伦理本位社会||100
(一)何谓伦理本位||100
(二)伦理之于经济||103
(三)伦理之于政治||105
(四)伦理有宗教之用||106
(五)此其重点果何在||109
(一)中国社会构造||114
五、治道与治世||114
(二)向里用力之人生||116
(三)中国文明一大异彩||119
(四)士人在此之功用||127
(五)治道与治世||130
六、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135
(一)周期性的乱||135
(二)不见有革命||137
(三)产业革命之不见||140
七、人类文化之早熟||150
(一)中国何故无民主||150
(二)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155
(三)民治制度之所以不见||161
(四)人类文化之早熟||165
(一)由此遂无科学||175
八、文化早熟后之中国||175
(二)长于理性短于理智||183
(三)陷于盘旋不进||187
(四)中国文化五大病||191
九、结论||195
(一)对中国人文化特征之总结||195
(二)民族性之所由成||210
理性与理智的分别||221
一、理性与理智的分别||221
二、人类的两种错误||222
三、儒家之理性主义||223
四、儒家的教条||224
五、人类的特征在理性||226
六、中西各有所偏||228
七、中国民族精神||232
八、西洋人短于理性||234
九、余论||240
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242
中西两方教育所注重之不同||247
中国民族今日所处之地位||250
我们当前的民族问题||254
中国的大问题:“文化失调”||261
中国人的长处与短处||279
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289
政治上的民主和中国人||305
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呢?||320
第二编 人生态度及方法||327
前言||328
朝话||328
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329
忏悔一自新||330
吾人的自觉力||334
意志||335
发心与立志||336
欲望与志气||337
心理的调整||338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340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合理的生活||341
日常生活的态度||343
谈习气||344
求学与不老||344
秋意||345
朋友与信||346
朋友与社会信用||347
谈学问||348
研究问题所需的态度||349
择业||350
对异己者的态度||351
猴子的故事||352
没有勇气不行||353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353
开诚布公以立信||356
我的信念||357
谈合作||358
启发社会的力量||359
真理与错误||360
成功与失败||361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362
我的生活实情||364
我自己的长短||365
三种人生态度||366
生命的歧途||368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370
道德为人生艺术||372
新年的感触||375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376
人生在创造||378
真力量要从乡村酝酿出来||380
中国民族的力量||380
心理的关系||382
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384
制度与经济||385
农民运动与合作||386
谈规矩||388
谈罪恶||388
为人类开辟一新历史而奋斗||390
中国士人的心理||391
谈用人||391
志愿真诚||392
谈组织团体原则||394
谈应付难关||394
婚姻问题||395
一、总说||395
二、独身主义与反独身主义者||396
三、婚姻制度与反婚姻制度者||396
四、多妻与多夫||397
五、择婚||398
八、家庭制度||399
九、命||399
六、离婚||399
七、再婚||399
谈戏剧||401
谈音乐||402
中国本位文化宣言||404
中西生命观比较||406
附录:谈戏||412
人心与人生||417
一、身心之间的关系(上)||417
二、身心之间的关系(中)||424
三、身心之间的关系(下)||432
四、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447
五、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457
六、宗教与人生||474
(一)世界文明三大系||475
(二)有关宗教问题的疏释||479
(三)世间、出世间||490
七、道德——人生的实践(上)||503
八、道德——人生的实践(下)||509
九、末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516
(一)宗教失势问题||517
(二)以美育代宗教||518
宗教问题演讲||528
一个人的生活||545
合理的人生生活||549
我从少年到现在的行事||552
如何可以使人的行为合理||555
吾人的生活与家庭||557
合理的人生态度||560
我之人生观如是||564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并述我自己的||567
人生态度||567
精神陶炼要旨||574
对于人类女性的认识||599
青年修养问题||613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615
人生的意义||617
佛法与世间||621
原始佛教三法印||622
佛法大意||623
谈生命的暂停||625
谈乐天知命||626
儒家孔门之学为体认人的生命生活之学||628
深叹心不胜习||629
第三编 往事忆谈||631
纪念梁任公先生||632
国共两党和谈中的孙科||637
一个英雄两个恶人||642
美国马歇尔将军给我的印象||645
王国维先生当年为何自沉于颐和园昆明||646
湖的实情||646
我所了解的蒋介石||647
追记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谈话||655
1953年9月8日一18日一段时间内的||671
事情||671
(附:《和毛泽东的争执》)||674
第四编 读书志感||681
读《河上肇自传》||682
读有关圣雄甘地事迹各书||693
读《甘地自传》中两句话所加按语||703
读《印度的发现》一书摘记||704
读《尼赫鲁自传》摘记||708
《尼赫鲁自传》摘录||715
怀惕海:《科学与近代世界》摘句||717
费希特思想要点||718
唐君毅哲学摘句||719
阅唐君毅著《道德自我之建立》||720
读阳明先生咏良知诗||723
第五编 讲授录||727
孔孟的人生哲理||728
第六编 访谈录||799
与《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800
困境》作者艾恺的谈话||80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梁漱溟文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