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三卷

副标题:无

作   者:韩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编委会编

分类号:

ISBN:978754352797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介绍少数民族教育史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壮族教育史、布依族教育史、瑶族教育史、土家族教育史、黎族教育史、高山族教育史、仫佬族教育史、毛南族教育、史京族教育史。希望各位读者能喜欢本书。   壮族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工艺教育,内容相当丰富,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内容,对于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有着特殊的意义。   《壮族教育史》没有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来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也即从其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又起反作用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不仅有深度,而且也使我们更为明确:在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想要壮族教育的发展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振兴壮族地区的经济,就必须下大力气发展教育,从大力培养人才做起。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的教育(?-公元前214年)

 第一节 生产技术的传授

 第二节 生活知识教育

 第三节 原始宗教观念教育

第二章 郡县制时期的壮族先民教育(公元前214-581年)

 第一节 封建统治者开化岭南的政策

 第二节 私学的开创

 第三节 壮族先民生产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羁縻制度时期的壮族教育(581-960)

 第一节 官学的兴起,科举的推行

 第二节 壮族地区汉文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壮区教育

第四章 土司制度时期的壮族教育(960-1840)

 第一节 中央王朝发展壮族教育的政策

 第二节 州县学的普遍兴建,科举的广泛推行

 第三节 书院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节 社学 义学 私塾

 第五节 社会教育

 第六节 壮族的家庭教育

. 第七节 壮族教育人物及事迹

第五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时期的壮族教育(1840-1949年)

 第一节 太平天国在广西时期对壮族开展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新学教育在广西壮族地区的兴起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壮族教育

 第四节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的壮族教育

 第五节 对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壮族人物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壮族教育(1958-1991)

 第一节 壮族教育的改革和建设

 第二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反右斗争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壮族教育

 第一节 壮族教育事业在探索中前进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壮族教育的破坏

 第三节 壮族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壮族教育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概况

 第六节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放自治县的壮族教育

 第七节 对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壮族教育人物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三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