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

副标题:无

作   者:傅莹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13397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主要集中于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理论状况,探寻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演化的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前景。我之所以把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圈定在“文学概论”上,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和转型,肇始于大学“文学概论”课程设置与“文学概论”教材的编纂;二是因为选择该题目做博士论文之前,林林总总的文艺学回顾与反思著作,鲜有从大学课程设置、“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和学术建制角度入手,对文学理论的发生史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试图还原历史文化语境,探讨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猛烈碰撞与细微交错、古今文化的尖锐对峙与隐形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中,在新式教育兴起和翻译界活跃的支撑下,把握文学概论发生、发展的主要脉络,指出文学概论作为文艺学学科的基石,其鲜活的现代理论资源和走向未来的途径。

目录

《比较诗学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乱世中的秩序
一 改良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 白话文运动的酝酿
三 新文化运动的滥觞

第二章 新式高等教育与文学理论的发轫
一 学制改革与学科萌芽
1 从“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初具学科意识
2 “壬子·癸丑学制”:确立了文学理论学科范式
3 “壬戌学制”:促成了文学理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二 课程设置与学科建制

第三章 教材编纂与学科范型建立
一 教材编纂确立现代文学理论范畴
二 普通读物的出版对知识范型的普及
三 个案研究: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

第四章 外来文学概论人传中国的路径及影响
一 各花入各眼:20世纪上半叶译介概况
二 经典人传路径
1 东洋桥梁:日本文论的译介
2 欧风美雨:欧美文论的译介
3 红色风暴:前苏联文论的译介
三 有意味的范式——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
1 第一扇窗
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引入
3 经典模式范例

第五章 本土文学概论的生成与演化
一 长袍马褂模式
1 科学体系的尝试:马宗霍的《文学概论》
2 开放视野与兼顾传统:刘永济的《文学论》
二 西装革履模式
1 西式框架复制:潘梓年的《文学概论》
2 沈天葆的《文学概论》
三 “普罗列塔利亚”模式
1 顾凤城著《新兴文学概论》
2 革命文论雏形:林焕平的《文学论教程》

第六章 百年惊梦:“纯文学”观念的隐现沉浮
一 西方学术资源
二 文学观念的蜕变
三 纯文学观念之反思

第七章 核心元素:文学“四要素”及其本质主义
一 浪漫主义之后
二 两种文学“四要素”说在中国
1 艾伯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
2 温彻斯特的“四要素”说
三 价值评判及其本质主义误区

第八章 邂逅范畴:“典型性格”的移植与误读
一 作为美学范畴的“典型理论”
1 19世纪以前西方关于“典型”理论的探讨
2 发展及突破
二 东渐与误读
1 接受的逻辑起点
2 从价值信仰到审美取向
3 从意识形态到文学话语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演变
一 形上文学理论范式
二 主导意识形态理论范式
三 多元化的文学理论范式

第十章 反思与总结
一 碰撞中的迷思
二 断裂后的失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学理论教材目录
附录二:译介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学理论著作
附录三:代表性文学概论目录选辑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