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今属江苏)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年少时拜萧颖士为师,为萧门弟子之冠。官至容管经略使,著有政声。贞元五年(789年),上表辞官归隐,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本书初稿为作者硕士论文的附录,撰写于1984年,后经增订成书。戴叔伦诗集至宋元间已散佚,今传之本以明铜活字本唐人诗集为最早,盖为明人所辑,其中可靠作品极少。后出的各种丛书、总集沿袭其误,讹入大量伪作。胡震亨编《唐音统签》发现戴集混入元代丁鹤年、明代刘崧诗,遂加以考证,删除伪作。《全唐诗》本搜辑戴诗最多,达三○四首,然未吸取胡震亨考证成果,复明本窜滥旧观。本书鉴于戴集窜伪情况之复杂,比勘今传各本,广考唐宋元总集、选集,在岑仲勉、傅璇琮、富寿荪诸先生的考证成果上,续考出混入戴集的部分唐至明人作品,从而论定伪作56首,见于唐宋元文献的可信之作148首,真伪难以断定之作60首。根据这一甄别结果,本书将现传戴叔伦作品厘为编年、不编年、备考、伪作四卷,并对前两卷做了文字校勘、语词训释、本事及写作年月考证,将诗中涉及的典故、人物、典章制度和历史背景作了细致的注释和考述。此次重版修订,吸取了后来学者的考证结果,调整了诗篇的次序并增补了资料。
目录
前言
卷一 编年部分
卷二 不编年部分
卷三 备考部分
卷四 伪作部分
附录
再版后记
卷一 编年部分
卷二 不编年部分
卷三 备考部分
卷四 伪作部分
附录
再版后记
戴叔伦诗集校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