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已有不少有关免疫学、病毒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的优秀的教科书和综述性文章。那么,《感染性疾病免疫学》要谈的是什么呢?《感染性疾病免疫学》的特色在于从病原体和宿主双重角度,对病原体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机理进行了深入论述。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分为8篇30章,第1篇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体的有关基本知识进行说明;第2篇主要介绍了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宿主防卫系统进化的知识;第3篇和第4篇分别对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5篇对作为感染结果的自身免疫以及细菌感染、寄生虫病、病毒感染的病理学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说明;第6篇说明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逃逸和潜伏机制;第7篇对免疫遗传学进行了介绍;最后一篇结合两个实例——结核病和艾滋病,对免疫干涉进行了阐述。《感染性疾病免疫学》的特色在于从病原体和宿主双重角度,对病原体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机理进行了深入论述。这一有异于以往的角度,将为感染性疾病研究和免疫学研究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适用于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目录

引言

第1篇病原体

第1章细菌性病原体概论(宋峰辉译)

11细胞外细菌

111幽门螺杆菌

112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

113耶尔森菌

12兼性细胞内细菌

121志贺菌

122沙门菌

123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124结核分枝杆菌

125麻风分枝杆菌

13专性胞内细菌

参考文献

第2章真菌病原体概论(王常译)

21真菌生物学概要

211形态学和形态发生

212细胞结构

213代谢和营养需要

.214繁殖

22真菌性疾病

221浅表和皮肤霉菌病

222皮下霉菌病

223深部霉菌病

224致病性和毒性

225黏附

226侵入

227逃逸和破坏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

228两态性

23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寄生性病原体概论(彭世光译)

31主要寄生虫和所引起的疾病

311原生寄生虫

312蠕虫

32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扩增

33寄生虫免疫:一般原则

331寄生虫的生物学决定了是什么组分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

332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控制是复杂的

333持续感染、慢性化和逃逸

34免疫与疾病间的关系

35新兴的领域

参考文献

第4章病毒病原体概论(赵潺译)

41病毒的结构特点

42病毒进入的策略

421组织

422细胞

43细胞感染的结果

431协调的基因表达

44病毒的遗传不稳定性

441捕获宿主基因

45组织嗜性

451病毒感染的动力学

46物种特异性

47致病性

48易受免疫攻击性

参考文献

第2篇抗感染免疫应答

第5章宿主防御系统的进化(周慷译)

51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有“大的冲击”吗?

511固有免疫机制

512特异性免疫

52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521平衡选择:mhc

522多基因家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第3篇固 有 免 疫

第6章吞噬细胞和抗感染免疫(何嘉译)

61吞噬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62微生物的识别

63微生物的摄入

64吞噬小体的成熟

65杀死微生物

66可溶性介质的产生

67抗原提呈

68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细菌感染中的固有免疫(斯晓燕译)

71固有应答

72固有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与获得性免疫系统比较

73细胞性应答

731活化的巨噬细胞

732嗜中性粒细胞

733nk细胞应答

74对微生物固有应答中的细胞间作用:从李斯特菌感染学到的

75固有细胞免疫系统和t细胞应答的连接点:mhc系统

参考文献

第8章防御素和阳离子杀菌素:哺乳动物固有免疫中的抗菌素肽

(戴宇翔杜臻雁译)

81防御素

82阳离子杀菌素

83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抗寄生虫感染固有免疫(戴宇翔杜臻雁译)

91人类固有免疫的机制

911补体的激活及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内生命周期各阶段对其的逃逸

912抗布氏锥虫固有免疫的替代性介质

92固有免疫的细胞机制

921吞噬细胞介导的固有性防御

922对胞内寄生虫的赖细胞因子固有性抵抗

923nk细胞对寄生虫应答的调节

924作为固有免疫效应细胞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925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架桥的效应细胞

93抗寄生虫固有免疫应答在决定获得性免疫性质中的作用

931th1应答的启动

932th2应答的启动

94总结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固有免疫和真菌感染(吕译)

101作为第一道防御的固有免疫

102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的联系

1021早期信号产生

1022抗原提呈

1023效应细胞活性

103真菌毒性因子对固有免疫的调变

104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固有免疫和病毒感染(胡惠英顾建明译)

111抗病毒感染固有性细胞因子应答

1111ifn拨/β应答

1112tfn拨痢ⅲ椋飒玻焙停椋飒玻队Υ

1113其他固有性细胞因子应答

112诱导固有性细胞因子应答的途径

1121ifn拨粒β

1122其他细胞因子

113固有性细胞因子应答的直接作用靶点:抗病毒作用的分子位点、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调节、抗原提呈

1131信号转导

1132ifn拨粒β效应

1133ifn拨玫淖饔

1134其他

114固有性细胞因子应答对内源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固有和获得性细胞应答

的诱导及效应

1141固有应答

1142获得性应答

1143引导获得性应答到感染部位

115获得性免疫应答与固有应答的衔接

116固有免疫应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1161孤立的固有应答

1162获得性应答和固有应答的混合

参考文献

第4篇获得性免疫

第12章感染中的th1/th2模式(李潇译)

121引言

1211二分的应答

1212th1/th2模型的优势

122体内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表型多样性的实际情况怎样?

1221其他细胞因子分泌表型

1222细胞因子分泌谱型的分化和临时性调变

1223th1、th2和其他细胞因子分泌谱型是否为不同的表型?

1224细胞因子基因的单等位基因表达

1225t细胞分化至不同细胞因子谱型的随机模式

1226随机的,但受指导的分化模式

1227分化的t细胞总是表达其全部细胞因子吗?

123决定对特定感染的th1和th2应答的标准是什么?

1231宿主免疫应答与微生物病原体的共进化

1232免疫应答启动受宿主严格调控

1233涉及驱动th1和th2应答的因子

1234dc的作用

1235巨噬细胞的涉足?

1236宿主th1和th2应答中的遗传性调节倾向

1237病原体对th1/th2的干扰

1238病原体介导的宿主免疫应答的偏移

1239病原体介导的th分化抑制

12310病原体介导的对已存在的效应性应答的抑制

124免疫应答中未确定功能的前体细胞群的扩增

1241这些细胞的分化是否比初始细胞还迅速?

1242前体细胞的往来

1243未确定功能的前体细胞的生物学意义

125结论

参考文献

第13章免疫记忆和感染(韩显林译)

131疫苗接种的历史

132保护性免疫

133记忆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

1331b细胞记忆

1332t细胞记忆

134免疫记忆的维持

135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对病原菌的局部免疫应答(钟尉瑞译)

141黏膜淋巴组织的结构与分布

1411成结构的malt

1412弥散的malt

142在黏膜表面对抗原和病原体采样

1421穿过复层上皮的抗原采样

1422穿过单层上皮的抗原采样

143病原体对黏膜免疫取样机制的利用

1431细菌

1432病毒

144黏膜组织中的免疫应答

1441b细胞应答的诱导

1442免疫应答的调控

1443免疫记忆

1444黏膜免疫应答的局部性质

145黏膜性保护的机制

1451非特异性黏膜防御

1452上皮性“警报”系统和凋亡

1453黏膜性ctl

1454igg抗体

146分泌型iga抗体和m细胞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15章抗细菌获得性免疫(李潇译)

151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和效应功能

151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512体液免疫应答

152获得性免疫应答与细菌感染

1521细胞外感染

1522细胞内感染

1523抗体在细胞内细菌感染中潜在的作用

1524免疫病理学

153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抗真菌获得性免疫(马璐璐译)

161确定获得性免疫在抗真菌感染中的重要性

1611侵袭性真菌感染和t细胞功能异常间的联系

1612在t细胞和b细胞缺陷动物所做的实验

1613真菌疫苗可以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

1614控制某些真菌感染需要th1应答和肉芽肿性炎症

1615潜伏的建立和潜伏感染的激活

1616被动免疫和t细胞转输研究

162获得性免疫在保护中起作用的机制

1621体液免疫的机制

1622细胞免疫的机制

163告诫、前景和总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抗细胞内原虫和消化道线虫的获得性免疫效应机制(王萱译)

171获得性免疫及细胞内寄生虫的控制

1711免疫的启动与维持

1712感染细胞的活化

1713cd8+ t细胞活化

1714抗体在控制胞内病原体中的作用

172抗胃肠道线虫的获得性免疫

17212型细胞因子应答和抗肠道线虫的宿主保护性应答

1722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抗胃肠道线虫效应机制

1723对肠线虫感染的1型细胞因子应答和易感性

173小结

参考文献

第18章病毒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周佳鑫译)

181t细胞应答

1811病毒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表位

1812t细胞应答的动力学

1813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

1814抗原提呈

1815协同刺激

1816t细胞辅助

1817病毒诱导的ctl的特异性

1818t细胞库

1819效应相

18110t细胞应答的平息相

182b细胞应答

1821抗病毒抗体应答的重要性

1822b细胞对病毒抗原的识别

1823抗体应答的动力学

1824不依赖t细胞的和依赖t细胞的抗病毒抗体应答

1825抗体控制病毒感染的机制

1826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对抗异种病毒急性应答的影响

1827病毒感染中的短暂免疫缺陷

1828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冗余

参考文献

第5篇病理学

第19章作为感染结果的自身免疫(邓垒译)

19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般特点

192自身免疫和感染:基本机制

1921微生物抗原和自身抗原的结构相似性:分子模拟

1922用分子模拟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923病毒和细菌超抗原

1924感染期间自身抗原的释放

1925嗜淋巴细胞病毒对淋巴细胞的激活

193感染性因子和人自身免疫性疾病

1931急性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932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

1933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20章细菌感染的病理学和发病机制(赵琦译)

201过敏反应

202溶细胞性反应

203免疫复合物反应

2031一般免疫病理学

2032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204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041结核病的免疫病理学

2042溶细胞性t细胞应答的免疫病理学

2043细胞因子在免疫病理学中的作用

205分子模拟

2051风湿热

2052反应性关节炎

2053guillain瞓arré综合征

2054lyme病

参考文献

第21章寄生虫病的病理学与发病机制(李涛译)

211抗感染免疫应答中的体内平衡

212th1应答的益处与风险

213th2应答的益处与风险

214作为寄生虫病疫苗策略的免疫偏移

215免疫应答与其他病理生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216结论

参考文献

第22章病毒感染的病理学与发病机制(李涛译)

221感染与传播

2211病毒储藏所

2212病毒侵入

2213播散

2214脱落

222细胞损伤

223病毒引发的疾病与综合征

2231病毒性脑炎

2232病毒性出血热

2233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

2234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

2235病毒性肠炎与腹泻

2236病毒致癌与肿瘤

224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篇逃逸和潜伏

第23章细菌持续感染:生存的战略(蒋靓君译)

231梅毒螺旋体——如果你可以躲藏,为什么逃跑?

232伯氏包柔螺旋体——抗原性变异:面貌的改变赢得竞赛

2321回归热

2322莱姆病

233淋病奈瑟菌——微服出游以逃避识别

2331纤毛

2332opa蛋白

2333los

234肠道伤寒沙门菌——慢性携带者,一个令人心烦的问题

235结核分枝杆菌——知内情者持续生存的战略

236生物膜——staying alive by staying put

参考文献

第24章病毒免疫逃逸(鲍贻倩译)

241体液免疫的抑制

2411免疫球蛋白受体

2412补体受体

242干扰素、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阻断

2421抗干扰素策略

2422抗趋化因子策略

2423抗其他细胞因子策略

243抑制向cd8+细胞和cd4+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抗原提呈

2431mhc ⅰ类抗原提呈途径的抑制

2432nk细胞识别的抑制

2433mhc ⅱ类分子抗原提呈通路的抑制

244阻碍细胞杀伤和凋亡

2441tnf和fasl受体

2442半胱天冬酶抑制物

2443bcl2的调节

2444细胞毒淋巴细胞杀伤作用的抑制

2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25章寄生虫的免疫逃逸(姜忆南译)

251抗原变异

252信号转导通路的修饰

253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篇免疫遗传学

第26章人类宿主对细菌和寄生虫应答的免疫遗传学(吴婵译)

261分枝杆菌感染

2611弱致病性分枝杆菌的播散性感染

2612麻风病

2613结核病

262寄生虫感染

2621疟疾

2622血吸虫

263结论

参考文献

第27章小鼠宿主抗细菌应答的免疫遗传学(刘巍译)

271分枝杆菌

2711对毒性结核分枝杆菌易感性中的遗传因素

272肠道鼠伤寒沙门菌

273嗜肺军团杆菌

274其他细菌感染

275总结

参考文献

第28章宿主抗病毒感染应答的免疫遗传学(劳力敏译)

281抗病毒获得性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强调mhc的作用

282小鼠的病毒性感染

2821mx

2822friend病毒复合体

2823泰勒病毒

2824黄热病病毒

283人类病毒感染

2831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832人类1型t细胞白血病病毒

2833乙型肝炎病毒

2834丙型肝炎病毒

2835epstein瞓arr病毒

2836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2837其他病毒

284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篇免 疫 干 预

第29章结核病的免疫干预(朱一鸣译)

291结核病免疫干预的理论基础

292robert koch和结核菌素

293albert calmette和减毒疫苗

294结核病的免疫机制

295对免疫干预作改良的范围

296增强抗感染初始应答

2961新的候选疫苗

2962比bcg更好?

297细菌持续感染并取得第二次机会

2971暴露后疫苗免疫

298免疫治疗——koch revisited

299把疫苗推向人

2910结语

参考文献

第30章aids的免疫干预(王海译)

301引言

3011基本概念

3012直接由hiv介导的对cd4+t细胞的杀伤足以解释aids吗?

3013艾滋病是一种淋巴细胞破坏性疾病还是一种淋巴细胞生成障碍性疾病,

或者两者都是?

3014抗hiv免疫应答的好与坏

3015为什么需要对艾滋病进行免疫治疗?

302对艾滋病的免疫干预治疗

3021一般概念

3022提高抗hiv免疫反应

3023恢复cd4+t细胞

3024使cd4+t细胞对hiv不敏感

3025回到矛盾:是否应该用免疫抑制的方法治疗hiv感染者

303将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