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2006年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海内外学者论文71篇,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尝试从各个角度研究因明。
目录
加强因明研究 弘扬因明精神——在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刘培育
兴微继绝 积极推动因明研究——在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张忠义
《入论》汉译问题试解&巫白慧
唐·净眼因明疏抄的敦煌写卷&沈剑英
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兼评《藏要》本《入论》校注&韩廷杰
巴利语佛典中的叙事模式与推理类型——以《长部》、《中部》为例&肖平 杨金萍
佛为定量——《释量论·成量品》简说&刚晓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之异同&王森
藏传佛教的立宗与口头辩论&黄明信
俄·洛丹喜饶大译师与藏传因明&郑堆
藏传因明为他比量式&祁顺来
论藏传因明中的反驳论证&达哇
简析恰巴·却吉僧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桑德
浅谈藏传因明学的早期发展&德吉卓玛
论甘丹赤巴与活佛转世关系&嘎·达哇才仁
因明逻辑真值量化的探索&李润生 蔡黎德
因明创新的几点思考&姚南强
归证——从哲学及逻辑之双重进路论因明之根本特质&袁尚华
从语用逻辑看藏汉因明&张忠义
因明的语用学思想&关兴丽
因明初体验&侯玉娟
因明纲要&罗劲松
试析“因明”&张希
因明批判性思维特征初探&王潇
五支三喻:因明发展趋向之一&陈雅谦
新因明论式中的“喻”与相近现象之比较&程树铭
同品、异品蠡测&郭桥
论因明中的同、异品&照贤
论因明“支”的历史变迁&曹泓涛
试析九句因中因与同品的关系&淮芳
三支作法推理性质的探讨&汤铭钧
对“一切言皆是妄”的替换——从逻辑悖论的观点看&邸凯辉
知识的确立——现量(直观)与比量(演绎)&王翔
论因明的合离与汉语语序&张敏
虞北山论因明优于逻辑——从因明三支论式与逻辑三段论的比较看&董志铁
陈寅恪论“得法偈”一文之浅析&王清学
论吕才对因明的贡献&张晓翔
关于中山先生“理则”命名由来的猜想&张殿尉
从“理则”看中山先生的因明情怀&贾旭涛
从熊十力哲学看因明的作用和理论地位&张光成
章太炎的因明研究及其得失&孙旺
因明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剧宗林
佛教逻辑在中文辩经上的运用——因明论式的公设及其推演&林崇安
因明与中国文化&王克喜
因明理念与和谐社会&杨文华
因明的“过”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冯晶
因明与规范逻辑——因明对“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的借鉴作用&申放
试论因明的社会文化功能——从因明在中国的传播看&雒自新
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百年述评&郑伟宏
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黄志强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刘邦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因明发展概要&欧阳贵望
对我国因明研究现状的反思&杨恒刚
佛教量论因明学的正智观与笛卡儿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顺真
真理的困惑&侯纯
逻辑三大源头的一个共生现象——悖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刘叶涛
因明量标准与墨家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解庆艳
从因明中寻找逻辑真理&王磊
从墨辩与因明的比较看中印两国思维模式的异同&宋航 刘珊珊
末木刚博因明比较研究&孙中原
蒙古因明学概要&图·乌力吉 陈江
陈那、法称的现量说——暨布伦塔诺的表象论&许为勤
陈那量论因明学略论&张俊祥
陈那的《入正理论》&[印度]维提布萨那著 程娜译
The Buddhist Theory Of Inference&Anumana
Formalizing Dharmakirti&Frits staal Berkeley-Chiang Mai
九句因浅议&吴格明
因明学源流&吉美桑珠
证义者的条件与法官的素质&张明
概述汉藏因明&圣法
因明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德祺
因明化归逻辑之辩&张汉生
“一切言皆是妄”与自语相违初探&王金红
后记
兴微继绝 积极推动因明研究——在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张忠义
《入论》汉译问题试解&巫白慧
唐·净眼因明疏抄的敦煌写卷&沈剑英
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兼评《藏要》本《入论》校注&韩廷杰
巴利语佛典中的叙事模式与推理类型——以《长部》、《中部》为例&肖平 杨金萍
佛为定量——《释量论·成量品》简说&刚晓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之异同&王森
藏传佛教的立宗与口头辩论&黄明信
俄·洛丹喜饶大译师与藏传因明&郑堆
藏传因明为他比量式&祁顺来
论藏传因明中的反驳论证&达哇
简析恰巴·却吉僧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桑德
浅谈藏传因明学的早期发展&德吉卓玛
论甘丹赤巴与活佛转世关系&嘎·达哇才仁
因明逻辑真值量化的探索&李润生 蔡黎德
因明创新的几点思考&姚南强
归证——从哲学及逻辑之双重进路论因明之根本特质&袁尚华
从语用逻辑看藏汉因明&张忠义
因明的语用学思想&关兴丽
因明初体验&侯玉娟
因明纲要&罗劲松
试析“因明”&张希
因明批判性思维特征初探&王潇
五支三喻:因明发展趋向之一&陈雅谦
新因明论式中的“喻”与相近现象之比较&程树铭
同品、异品蠡测&郭桥
论因明中的同、异品&照贤
论因明“支”的历史变迁&曹泓涛
试析九句因中因与同品的关系&淮芳
三支作法推理性质的探讨&汤铭钧
对“一切言皆是妄”的替换——从逻辑悖论的观点看&邸凯辉
知识的确立——现量(直观)与比量(演绎)&王翔
论因明的合离与汉语语序&张敏
虞北山论因明优于逻辑——从因明三支论式与逻辑三段论的比较看&董志铁
陈寅恪论“得法偈”一文之浅析&王清学
论吕才对因明的贡献&张晓翔
关于中山先生“理则”命名由来的猜想&张殿尉
从“理则”看中山先生的因明情怀&贾旭涛
从熊十力哲学看因明的作用和理论地位&张光成
章太炎的因明研究及其得失&孙旺
因明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剧宗林
佛教逻辑在中文辩经上的运用——因明论式的公设及其推演&林崇安
因明与中国文化&王克喜
因明理念与和谐社会&杨文华
因明的“过”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冯晶
因明与规范逻辑——因明对“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的借鉴作用&申放
试论因明的社会文化功能——从因明在中国的传播看&雒自新
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百年述评&郑伟宏
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黄志强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刘邦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因明发展概要&欧阳贵望
对我国因明研究现状的反思&杨恒刚
佛教量论因明学的正智观与笛卡儿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顺真
真理的困惑&侯纯
逻辑三大源头的一个共生现象——悖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刘叶涛
因明量标准与墨家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解庆艳
从因明中寻找逻辑真理&王磊
从墨辩与因明的比较看中印两国思维模式的异同&宋航 刘珊珊
末木刚博因明比较研究&孙中原
蒙古因明学概要&图·乌力吉 陈江
陈那、法称的现量说——暨布伦塔诺的表象论&许为勤
陈那量论因明学略论&张俊祥
陈那的《入正理论》&[印度]维提布萨那著 程娜译
The Buddhist Theory Of Inference&Anumana
Formalizing Dharmakirti&Frits staal Berkeley-Chiang Mai
九句因浅议&吴格明
因明学源流&吉美桑珠
证义者的条件与法官的素质&张明
概述汉藏因明&圣法
因明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德祺
因明化归逻辑之辩&张汉生
“一切言皆是妄”与自语相违初探&王金红
后记
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文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