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为临床施治的中医八法之一的“补法”,在很长的时间里偏重于用药食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随着祖国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本草研究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医理论中“治未病”。以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观点被实践证实并被医家认知,中医“补法”逐渐独立出来,逐渐形成了一门主要是利用药食结合的方法以固本培元,强壮体魄,维护健康,并辅助防治疾病的进补理论。 本书将中医的“补法”,融入生活,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季节的不同,分别做以针对性的详细进补指导,是现代家庭保健必备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进补简述
一、 进补的目的
二、 补什么?
1. 补水
(1) 水对人体健康的功用
(2) 深层次研究:水与细胞
(3) 饮用水的科学
2. 调整补充三大营养素
(1) 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 蛋白质:补充高质量蛋白质
(3) 脂肪: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1) 维生素:机体运作的保障
(2) 矿物质:维持机体功能的元素
4. 补虚
(1) 后天致虚的因素
(2) 虚的种类和症状
三、 进补要注意什么?
1. 进补与年龄、禀赋的关系
2. 进补与饮食的关系
3. 进补与情志、起居的关系
4. 进补方法的选择
四、 进补的层次
1. 食补
2. 药补
3. 神补
第二章 食补
一、 食补常识
1. 食物的“性”、“味”
(1) 四气
(2) 五味
2. 食补的作用
(1) 未病养生,增强体质
(2) 已病补虚,促进康复
3. 食补的注意事项
(1) 顾护脾胃
(2) 饮食宣忌
(3) 进补后的不良反应
4. 食补的种类
(1) 粥补
(2) 汤羹补
(3) 茶饮补
(4) 药酒补
(5) 膏滋补
(6) 药膳补
5. 食药之间的禁忌
(1) 食物和食物之间的禁忌
(2) 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禁忌
6. 关注饮食安全
(1) 不要生食肉蛋
(2) 要食用安全的肉蛋食品
(3) 肉蛋类食法谨记
(4) 不要生吃海鲜
(5) 不要吃已死亡的水产品
(6) 吃海鲜的注意要点
(7) 水果不能随意吃
(8) 慎防蔬菜中的毒素伤身
(9) 饮奶有说法
二、 补充微量营养素
1. 你缺哪种营养素
(1) 维生素类
(2) 矿物质类
2. 如何补充维生素
(1) 从食物中平衡补充必需维生素
(2) 患下述疾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3) 患下述疾病慎重补充维生素
(4) 维生素和蔬菜的关系
3. 人到中年要“镁”食
(1) 镁是人类心脏的保护伞
(2) 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3) 镁有多种生理功能
(4) 镁的食物来源
4. 多年补钙为何仍缺钙
(1) 钙,吃进容易,吸收难
(2) 补钙量不足
(3) 钙磷比例失调
(4) 其他因素
(5) 然而,钙不可不补
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食补
1. 幼年时期以调为补
(1) 婴儿阶段(满月一1岁)
(2) 幼儿阶段(1—3岁)
(3) 儿童阶段(3一l4岁)
(4) 不要给孩子盲目进补
(5) 食物与儿童疾病
2. 青少年时期以食为补
(1) 发育旺盛要求饮食精足
(2) 青春期注意身心双补
(3) 青少年时期的食补要点
(4) 中年心血管病,根在青少年
3. 中年时期调补应持恒
(1) 人到中年当大修
(2) 心气平和胜于补
(3) 中年“挑食”保平安
(4) 人至中年须补肾
4. 老年时期食补为先
(1) 老年时期的生理特点
(2) 进入老年,食补为先
(3) 老年人饮食七忌
(4) 长寿食品,长寿可期
(5) 老人“食必忌杂”又一说
(6) 粥最补益老年人
(7) 老年人平补更相宜
(8) 中老年人重在补养脾肾
(9) 老慢支冬病夏治有妙方
四、 不同人群的食补
1. 男性食补壮元阳
(1) 房事过度怎么进补
(2) 阳痿患者如何进补
(3) 早泄患者如何进补
(4) 遗精患者如何进补
(5) 男性不育如何进补
(6) 男用阿胶补肾阳
(7) 蜜月新郎需进补
2. 女性食补调气血
(1) 少女时期要奠定营养基础
(2) 青年时期恒补铁
(3) 孕产期进补要对症
(4) 更年期饮食调养有讲究
(5) 经期补血食当家
(6) 怀孕进补勿盲目
(7) 女性进补,首选阿胶
3. 时尚女性补出性感
(1) 食疗丰乳,妙方可循
(2) 青春容颜需防贫血
(3) 美容驻颜食来养
(4) 坚持食补能生发
(5) 坚持食补可减肥
(6) 苗条始于头脑
五、 不同季节的食补
1. 春季食补
(1) 春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春季食补要养阳
(3) 春季食补有讲究
(4) 春季进补吃什么
(5) 春季食补方
2. 夏季食补
(1) 夏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夏季食补宜清热利湿
(3) 夏季食补宜忌
(4) 夏季进补重养心调神
(5) 炎夏脾虚宜清补
(6) 苦味食品有益健康
(7) 冬病夏治愈顽疾
(8) 夏季食补方
3. 秋季食补
(1) 秋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秋季食补宜滋阴润燥
(3) 秋凉食补宜先调脾胃
(4) 秋季食补三要点
(5) 秋季食补方
4. 冬季食补
(1) 冬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冬季补充营养,储备能量
(3) 老年人适宜冬季进补
(4) 冬季食补宜滋阴养肾
(5) 冬季进补要注意几个问题
(6) 冬季食补方
六、 常用食品的进补作用
1. 畜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猪肉、内脏及血等
(2) 羊肉、内脏及骨等
(3) 牛肉
(4) 狗肉
(5) 兔肉
2. 禽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鸡肉及内脏
(2) 鸭肉
(3) 鹌鹑
(4) 鸽肉
(5) 鸡蛋
(6) 鸭蛋
3. 水产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鱼类食品
(2) 虾、贝类食品
(3) 龟鳖类
4. 植物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水果类
(2) 干果类
(3) 蔬菜类
(4) 菌藻类
(5) 粮食类
第三章 药补
一、 药补常识
1. 食养不成,然后命药
2. 辨证施补与辨证施治
3. 虚症的分类和表现症状
(1) 气虚
(2) 血虚
(3) 阴虚
(4) 阳虚
4. 补药不宜过量服用
5. 几种常用的补药
(1) 补气药
(2) 补血药
(3) 补阴药
(4) 补阳药
二、 不同体质的药补
1. 气虚体质的药补
2. 血虚体质的药补
3. 阴虚体质的药补
4. 阳虚体质的药补
5. 脾胃虚弱体质的药补
三、 不同症状的药补
1. 失眠
2. 神经衰弱
3. 记忆力减退
4. 虚汗(自汗、盗汗、脱汗)
5. 心悸
6. 眩晕
7. 耳鸣、耳聋
8. 便秘
9. 老年腹泻
10. 遗精
11. 旱泄
12. 阳痿
13. 腰痛
14. 痛经
15. 月经后期
16. 闭经
17. 带下异常
四、 常见病症的药补
1. 骨质增生症(骨性关节炎)
2. 骨质疏松症
3.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4. 支气管哮喘
5. 慢性胃炎
6. 慢性肝炎
7. 慢性肾炎
8. 冠心病
9. 高血压
10. 高脂血症
11. 糖尿病
12. 中风(脑血管意外)
13. 缺铁性贫血
14. 先兆流产
15. 产后缺乳
16. 更年期综合征
17. 老年性阴道炎
第四章 神补
一、 什么是神补
1. 养生先养心
2. 七情适度,达观多寿
(1) 长寿应止雷霆怒
(2) 神强必多寿
3. 心态决定命运
(1) 培养信心
(2) 学会承受
(3) 善待他人
(4) 改善心情
4. 健康长寿从脑做起
二、 神补常识
1. 转变生活观念
2. 适量运动
3. 心理平衡
4. 五乐四忘原则
(1) 五乐
(2) 四忘
5. 闭目静心养神
6. 心理调适
(1) 自我陶情法
(2) 自我松弛法
(3) 宣泄法
(4) 角色互换法
(5) 自我激励法
(6) 目标转移法
7. 培养一个调节身心的业余爱好
三、 营养你的大脑
1. 大脑喜欢“吃”什么
2. 我们身边的健脑食品
?0uEx
第一章 进补简述
一、 进补的目的
二、 补什么?
1. 补水
(1) 水对人体健康的功用
(2) 深层次研究:水与细胞
(3) 饮用水的科学
2. 调整补充三大营养素
(1) 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 蛋白质:补充高质量蛋白质
(3) 脂肪: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1) 维生素:机体运作的保障
(2) 矿物质:维持机体功能的元素
4. 补虚
(1) 后天致虚的因素
(2) 虚的种类和症状
三、 进补要注意什么?
1. 进补与年龄、禀赋的关系
2. 进补与饮食的关系
3. 进补与情志、起居的关系
4. 进补方法的选择
四、 进补的层次
1. 食补
2. 药补
3. 神补
第二章 食补
一、 食补常识
1. 食物的“性”、“味”
(1) 四气
(2) 五味
2. 食补的作用
(1) 未病养生,增强体质
(2) 已病补虚,促进康复
3. 食补的注意事项
(1) 顾护脾胃
(2) 饮食宣忌
(3) 进补后的不良反应
4. 食补的种类
(1) 粥补
(2) 汤羹补
(3) 茶饮补
(4) 药酒补
(5) 膏滋补
(6) 药膳补
5. 食药之间的禁忌
(1) 食物和食物之间的禁忌
(2) 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禁忌
6. 关注饮食安全
(1) 不要生食肉蛋
(2) 要食用安全的肉蛋食品
(3) 肉蛋类食法谨记
(4) 不要生吃海鲜
(5) 不要吃已死亡的水产品
(6) 吃海鲜的注意要点
(7) 水果不能随意吃
(8) 慎防蔬菜中的毒素伤身
(9) 饮奶有说法
二、 补充微量营养素
1. 你缺哪种营养素
(1) 维生素类
(2) 矿物质类
2. 如何补充维生素
(1) 从食物中平衡补充必需维生素
(2) 患下述疾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3) 患下述疾病慎重补充维生素
(4) 维生素和蔬菜的关系
3. 人到中年要“镁”食
(1) 镁是人类心脏的保护伞
(2) 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3) 镁有多种生理功能
(4) 镁的食物来源
4. 多年补钙为何仍缺钙
(1) 钙,吃进容易,吸收难
(2) 补钙量不足
(3) 钙磷比例失调
(4) 其他因素
(5) 然而,钙不可不补
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食补
1. 幼年时期以调为补
(1) 婴儿阶段(满月一1岁)
(2) 幼儿阶段(1—3岁)
(3) 儿童阶段(3一l4岁)
(4) 不要给孩子盲目进补
(5) 食物与儿童疾病
2. 青少年时期以食为补
(1) 发育旺盛要求饮食精足
(2) 青春期注意身心双补
(3) 青少年时期的食补要点
(4) 中年心血管病,根在青少年
3. 中年时期调补应持恒
(1) 人到中年当大修
(2) 心气平和胜于补
(3) 中年“挑食”保平安
(4) 人至中年须补肾
4. 老年时期食补为先
(1) 老年时期的生理特点
(2) 进入老年,食补为先
(3) 老年人饮食七忌
(4) 长寿食品,长寿可期
(5) 老人“食必忌杂”又一说
(6) 粥最补益老年人
(7) 老年人平补更相宜
(8) 中老年人重在补养脾肾
(9) 老慢支冬病夏治有妙方
四、 不同人群的食补
1. 男性食补壮元阳
(1) 房事过度怎么进补
(2) 阳痿患者如何进补
(3) 早泄患者如何进补
(4) 遗精患者如何进补
(5) 男性不育如何进补
(6) 男用阿胶补肾阳
(7) 蜜月新郎需进补
2. 女性食补调气血
(1) 少女时期要奠定营养基础
(2) 青年时期恒补铁
(3) 孕产期进补要对症
(4) 更年期饮食调养有讲究
(5) 经期补血食当家
(6) 怀孕进补勿盲目
(7) 女性进补,首选阿胶
3. 时尚女性补出性感
(1) 食疗丰乳,妙方可循
(2) 青春容颜需防贫血
(3) 美容驻颜食来养
(4) 坚持食补能生发
(5) 坚持食补可减肥
(6) 苗条始于头脑
五、 不同季节的食补
1. 春季食补
(1) 春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春季食补要养阳
(3) 春季食补有讲究
(4) 春季进补吃什么
(5) 春季食补方
2. 夏季食补
(1) 夏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夏季食补宜清热利湿
(3) 夏季食补宜忌
(4) 夏季进补重养心调神
(5) 炎夏脾虚宜清补
(6) 苦味食品有益健康
(7) 冬病夏治愈顽疾
(8) 夏季食补方
3. 秋季食补
(1) 秋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秋季食补宜滋阴润燥
(3) 秋凉食补宜先调脾胃
(4) 秋季食补三要点
(5) 秋季食补方
4. 冬季食补
(1) 冬季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2) 冬季补充营养,储备能量
(3) 老年人适宜冬季进补
(4) 冬季食补宜滋阴养肾
(5) 冬季进补要注意几个问题
(6) 冬季食补方
六、 常用食品的进补作用
1. 畜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猪肉、内脏及血等
(2) 羊肉、内脏及骨等
(3) 牛肉
(4) 狗肉
(5) 兔肉
2. 禽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鸡肉及内脏
(2) 鸭肉
(3) 鹌鹑
(4) 鸽肉
(5) 鸡蛋
(6) 鸭蛋
3. 水产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鱼类食品
(2) 虾、贝类食品
(3) 龟鳖类
4. 植物类食品的补益作用
(1) 水果类
(2) 干果类
(3) 蔬菜类
(4) 菌藻类
(5) 粮食类
第三章 药补
一、 药补常识
1. 食养不成,然后命药
2. 辨证施补与辨证施治
3. 虚症的分类和表现症状
(1) 气虚
(2) 血虚
(3) 阴虚
(4) 阳虚
4. 补药不宜过量服用
5. 几种常用的补药
(1) 补气药
(2) 补血药
(3) 补阴药
(4) 补阳药
二、 不同体质的药补
1. 气虚体质的药补
2. 血虚体质的药补
3. 阴虚体质的药补
4. 阳虚体质的药补
5. 脾胃虚弱体质的药补
三、 不同症状的药补
1. 失眠
2. 神经衰弱
3. 记忆力减退
4. 虚汗(自汗、盗汗、脱汗)
5. 心悸
6. 眩晕
7. 耳鸣、耳聋
8. 便秘
9. 老年腹泻
10. 遗精
11. 旱泄
12. 阳痿
13. 腰痛
14. 痛经
15. 月经后期
16. 闭经
17. 带下异常
四、 常见病症的药补
1. 骨质增生症(骨性关节炎)
2. 骨质疏松症
3.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4. 支气管哮喘
5. 慢性胃炎
6. 慢性肝炎
7. 慢性肾炎
8. 冠心病
9. 高血压
10. 高脂血症
11. 糖尿病
12. 中风(脑血管意外)
13. 缺铁性贫血
14. 先兆流产
15. 产后缺乳
16. 更年期综合征
17. 老年性阴道炎
第四章 神补
一、 什么是神补
1. 养生先养心
2. 七情适度,达观多寿
(1) 长寿应止雷霆怒
(2) 神强必多寿
3. 心态决定命运
(1) 培养信心
(2) 学会承受
(3) 善待他人
(4) 改善心情
4. 健康长寿从脑做起
二、 神补常识
1. 转变生活观念
2. 适量运动
3. 心理平衡
4. 五乐四忘原则
(1) 五乐
(2) 四忘
5. 闭目静心养神
6. 心理调适
(1) 自我陶情法
(2) 自我松弛法
(3) 宣泄法
(4) 角色互换法
(5) 自我激励法
(6) 目标转移法
7. 培养一个调节身心的业余爱好
三、 营养你的大脑
1. 大脑喜欢“吃”什么
2. 我们身边的健脑食品
?0uEx
进补的学问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