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media indentifica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刘燕著

分类号:G206.2

ISBN:97878112782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系国内第一本从传播科技的角度分析研究当代社会“认同”问题   的专著。以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为研究背景,从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   互动关系的视阈,探讨当代社会复杂多元的“认同”问题,并从微观、中   观、宏观三层面分析媒介技术(特别是电子媒介)对后现代群体/个人认同   所起的形塑与建构作用 涵盖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学科,视角独特,思维开阔,论点新颖,学理精湛其研究成果体现了传播   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爱好   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关于传播科技对社会影响的文献梳理
   二、关于认同的相关文献梳理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方法说明
   一、基本思路
   二、方法说明
  
  第二章 后现代认同的多样性
   大众传媒与“非地域社会群体”的兴起
   第一节 媒体再现与少数群体认同
   一、关于媒体再现
   二、少数群体的媒体形象再现
   三、媒介文本的解读与认同定位
   四、身份政治与抗争的认同
   第二节 媒体世界中的“迷”文化与认同
   一、关于“迷”与“迷文化”
   二、“迷”文化的表征形式
   三、媒体、“迷”文化与认同
   四、个案分析:“超女”现象
   第三节 媒体修辞与消费认同
   一、消费的意义
   二、消费与认同
   三、媒体说服与消费认同
   第四节 网络世界、虚拟社会与身份认同
   一、后现代情景中的网络社会
   二、网络中的虚拟社群与认同
   三、网络社会中的个人身份认同
  
  第三章 传统认同的衰微
   后现代媒介语境中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播
   第一节 语言的再部落化与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一、语言、媒介与民族认同
   二、方言传播的盛行与民族标准语的再部落化
   三、本土意识的张扬与国族认同纽带的疏松
   第二节 后现代宗教、电子媒介与认同异化
   一、传统宗教与“想象共同体”的塑造
   二、媒介变迁与电子教堂的出现
   三、电子神学与宗教功能的异化
   四、现代宗教危机——媒介层面的质疑与反思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大众传媒与认同危机
   一、文化全球化的争论: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二、全球化与文化身份危机的产生
   三、文化身份与认同危机的媒介背景阐释
   四、文化自治: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峙
  
  第四章 传统的重构
   大众传媒与后现代国族认同
   第一节 媒介与社群
   媒介促使“想象社群”的形成
   一、“社群”、“政治社群”与“想象社群”
   二、媒介形态与“想象社群”的形塑
   三、“想象社群”的媒介现实建构及其途径
   第二节 媒介与记忆
   国族记忆的媒体再现与认同建构
   一、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二、媒体记忆方式的变迁
   三、现代集体记忆的缺失
   四、大众传媒对国族记忆的现实建构
   第三节 媒介与仪式
   媒介仪式化行为中的国族认同和强化
   一、仪式概念及其观念史
   二、日常化的媒介仪式环境及其认同塑造
   三、媒介事件、仪式行为与国家认同
  
  第五章 余论
   走出媒介技术决定论的藩篱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On media indentifica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