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

副标题:无

作   者:崔凯

分类号:

ISBN:978711547826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做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整合游戏。你能在多大半径内整合资源,就能干成多大的事。单打独斗的年代渐行渐远,摆在大家面前的有三条道路:其一,坚守主业,寻求战略合作;其二,战略转型,进行二次创业;其三,急流勇退,从此淡出“江湖”。无论选择“进”与“退”,都需要慎重考虑以下问题:谁是我们潜在的投资者与合作伙伴?投资入股的关键点有哪些?你的公司值多少钱?挂牌上市有哪些利弊?诱人的机会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陷阱?本书将为你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大道至简,本书没有刻板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枯燥晦涩的理论模型,只有扎根于实践的经验教训和妙趣横生的鲜活文字,四色全彩,图文并茂,像理解恋爱结婚一样解读投融资。作为《投融资那点事儿》*版的全彩升级,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再版书中附有视频学习专题,读者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240分钟指导视频,真正做到“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适合投融资人士、企业管理者、创业者等阅读使用。


【目录】

第1章 投融资:婚姻的艺术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幅变缓,产能过剩、消费低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企业家而言,靠胆识和运气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劣质企业,当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平庸老板。回溯千年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激流勇进的难度很大,那就需要选择合纵连横、投资融资、合资合作,甚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把企业一卖了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资本谋略

投融资:男大当婚,女大当

与投融资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投资架构设计

第二章 资本战略:爱情的道理

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资金,还是资源?投资者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各方存在哪些战略协同?在投融资实践中,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如何把控合资的节奏?

协同效应:麻将的牌理

投融资的关键流程

把握投融资的关键要素

第三章 尽职调查:恋爱的玄机

投融资不能“闪婚”,从相识到相爱,互相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相亲前俊男靓女们都要梳洗打扮一番,以便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样的道理,企业合资前也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尽职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财务报表到法务审计,从盈利模式到管理团队,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如此折腾,投融资双方该如何面对?

尽职调查流程

立项初审:“相亲”*面

尽职调查:循序渐进

“非常规”尽职调查

融资谈判策略

附件1:尽职调查提纲

附件2:反向尽职调查提纲

附件3: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4:商务谈判接待表

第四章 合同协议:订婚的事项

爱情需要承诺,投融资需要协议。如果各方“婚后”都能依约行事,合同协议其实就是一份可以永远锁在抽屉里的废纸。可惜靠利益来维系的“婚姻”往往非常脆弱,双方*好还是“丑话说在前头”。当然,再完备的合同协议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维系婚姻的不是“结婚证”,而是“感情”,心理契约甚至比法律契约还重要。

合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中的关键事项

当秀才遇见兵

附件:《投资协议》范例

第五章 企业估值:彩礼与嫁妆

在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家并不了解企业的价值所在。自己的企业值多少钱,这是很多企业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估值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绝非搬来一套工具模型填上财务数据就可以解决。我们会关注厂房设备,但更要关注企业的核心资产,如经营团队、客户资源等。

估值:哲学VS数学

估值方法简析

三个有趣的排行榜解析

喝杯咖啡的时间学会估值

财务经理的“一根筋”

第六章 投融资以后:“七年之痒”

婚姻,本质上不是房子和汽车的结合,而是两个人的结合;投融资,本质上不是厂房和资金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的结合。无论如何,企业掌门人都必须明白:从投融资那一刻起,“一个人说了算”的单身日子就结束了。“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今后将是有商有量的“二人世界”,需要彼此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更要学会尊重与包容。

整合重组“十步法”

难点:团队、管控、裁员与文化

9个整合案例简析

离婚:如果我们不再相爱

第七章 挂牌上市:情到则缘成

投资前“发现价值”,合资后“创造价值”,春华秋实,该对接资本市场“放大价值”了。想着财经媒体上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梦里都笑了。然而,挂牌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您真的玩得转这把剑吗?在资本市场上,天使和魔鬼有时只有一念之差。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资本圈里的那些套路。

《西游记》:创业与上市的故事

雾里看花:多层次资本市场

守株待兔:从产业经营转型到资本运营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投融资:婚姻的艺术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幅变缓,产能过剩、消费低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企业家而言,靠胆识和运气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劣质企业,当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平庸老板。回溯千年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激流勇进的难度很大,那就需要选择合纵连横、投资融资、合资合作,甚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把企业一卖了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资本谋略

《三国演义》中,壮志难酬的刘备曾在刘表帐下寄居七年。一次与刘表对饮,刘备酒后失言:“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白手起家,殊为不易。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刘备的发家史(如图1-1所示)。

图1-1 刘备的资本谋略

28岁这年,卖草席的刘备邂逅了“屠夫”张飞和“逃犯”关羽,三人相见恨晚,桃园结义,这相当于三个“草根”出资入股、联手创业,到工商局领了营业执照。岂料创业伊始,就赶上“洗牌期”:行业大佬曹操起兵前来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相当于大型企业,财大气粗、实力雄厚。反观刘备,徒有“汉室宗亲”虚名,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典型的小微企业,被曹操追得走投无路。然而胸怀凌云壮志的刘备宁死不屈,终于在46年这年,他三顾茅庐,拜26岁的诸葛亮做军师,拟定一套“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方案。然而方案是“纸上谈兵”,要在竞争中获胜,需要的是实力。企业有两种资源,一种是“为企业所有”的,比如账面滚存未分配利润,另一种是不为企业所有,却能“为企业所用”的,比如银行贷款、高利贷等。鉴于自身势单力薄,刘备果断寻求“融资”,于是有了向东吴孙权“借兵”、向曹操草船“借箭”、向老天“借东风”。一言以蔽之,刘备玩了一个巨大的“财务杠杆”, 通过整合外部资源,终于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

九死一生后的刘备定定心神,考虑到曹操休生养息后,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自己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期,逆势扩张,奠定基业。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巧取荆襄”和“夺取西川”。大家知道,荆襄是刘表的领地,西川则是刘章的疆土,纵观《三国演义》,刘备自始至终没能从曹魏或东吴手里抢到一块像样的地盘。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备承接了父辈的一份基业,却没有能力靠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思来想去,就是靠计谋把同宗兄弟手中的那部分财产弄到自己兜里来。不管怎样,坐拥荆襄和西川以后,鼎足之势得以形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大器晚成,逆势崛起,算是跻身了行业前三强,成为了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谈论的那种人物。

这时,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临了。公元221年,汉献帝被自己亲姐夫曹丕给废了,汉室江山就此落幕。刘备闻讯,大哭一场,然后在蜀中称帝,这就相当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当皇帝有年号,上市有代码。当然,上市以前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毕竟此前公司规模小,大家都以“主公”、“军师”、“二弟”、“三弟”相称,典型的作坊式管理。现在要上市了,必须建立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于是,刘备自己亲任董事长(皇帝),拜诸葛亮为总经理(宰相),又封了五个副总(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称帝”以后,刘氏集团玩了一个“匡扶汉室”的概念,这一题材受到股民追捧,股价一路飙升,圈了一大笔钱。籍此,刘备得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开疆扩土,实力大增。可惜天不假年,公元223年,只当了两年皇帝的刘备撒手西去,传位给“二代”刘禅接班。

诸葛亮辅佐幼主,继续汉室中兴伟业,于是有了“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前者七战皆胜,后者六战皆败,原因何在?彼时的中原盘踞着曹魏和东吴,核心竞争力不在蜀国之下,相当于今天的欧美列强。而南王孟获所辖地域正好处在“一路一带”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缺少核心竞争力。这中间还有个细节:按常理,一擒孟获后,诸葛亮完全可以对其问罪斩首,然后会师南下,为什么要兴师动众的“七擒”?主要原因是孟获的辖区属于瘟瘴之地,地势险要,民风彪悍,难以管理。在中国,能当好一个省长,却未见得能当好一个村长。面对这样“无法无天”的地方,刘氏集团虽然可以用武力征服,但强势控股后却派不出一个合适的总经理。于是,权衡利弊后,巧妙地运用了“港人治港”的策略:待孟获心服口服后,请他继续做总经理,诸葛亮做执行董事,刘禅做董事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敌不过司马懿团队的力量。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此后,不争气的刘禅天天歌舞升平,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终,魏于公元263年灭了西蜀,刘氏集团在“上市”42年后*终清算破产,徒留乐不思蜀的笑话。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什么是资本运营?从刘备28岁联手关张创业,到74年后的魏灭西蜀,此间经历了原始积累、对外融资、并购扩张、挂牌上市、二次创业和*终的重组破产,这个过程就是资本运营。

产业经营的模式是:先买原料,再加工制造,*后卖出成品,获得收益。资本运营也大抵如此:投资入股一家企业后,再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使其实现资产增值,*后择机套现获利。此间穿插着诸如财务杠杆、上市融资、资产租赁和企业托管等手段(如图1-2所示)。

图1-2 产业经营VS资本运营

一言以蔽之,产业经营是“买卖产品”,资本运营是“买卖公司”。资本运营就是企业通过投融资,不断地将外部和内部的各类经营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利润*化和资本增值的目的。其价值链包括三个环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放大价值。把资本运营模式玩到极致的就是那些“一流大学”(见表1-1)。

表1-1 资本运营VS一流大学

资本运营

一流大学

发现价值

找到好项目;

录取优秀生源;

创造价值

提升赢利能力;

大学四年,教书育人;

放大价值

挂牌上市,高价套现。

毕业生事业有成,请回来参加校庆活动,彰显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但大学对其人生发展的贡献有多少?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有出息”首先因为其录取的就是一流的学生,此为“发现价值”。试想:如果一流大学从今天开始专门录取高考300分的考生,那学校很快就会蜕变为三本院校。当然,学生入学以后,接受学校四年的培养,为以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为学校在“创造价值”。学生毕业以后,从政、经商或入伍,经过多年的个人努力,取得成功。这时母校百年校庆时,喜欢把这些成功人士请回来--其实也有很多毕业生人生潦倒甚至锒铛入狱,学校从来不会请这些学生。校长致辞时,会高声介绍“我校XX届校友XXX”,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人今天的成功完全仰仗于当年考进了这所大学。其实,这些成功人士如果当年就读的是一所大学,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成就甚至更大。马云当年如果考上985大学,或许会有今天的成就,或许只是金融街上一个经理人。大学用“成功校友”来装点门面,就是在“放大价值”。

投融资表面是资本和项目的结合,其本质是资源之整合,扫面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听听作者是如何解读这一游戏的?

视频2 你能在多大半径内整合资源,你就能干成多大事

“玩资本”的不仅有大学,还有女人。男女有别,一物降一物,男人征服世界赢得女人,女人征服男人赢得世界。从这个角度上说,“*夫人”都是*的资本运作高手。她们年轻时慧眼独具,嫁给风华正茂的老公,算是“发现价值”。婚后,她们相夫教子,助力老公在政坛冉冉升起,这是“创造价值”。待到老公*终赢得总统大选,她们并肩而立,以夫为贵,开始“放大价值”。

媒体上报道的资本运营成功案例,往往给人以“财源滚滚”甚至“一夜暴富”的印象,何以如此?产业经营相当于苗圃种树,一株五米高的树木需要五年才能长成,需要“厚积薄发”。而资本运营相当于绿化工程,一株五米高的树木只需要五小时就能完成移植,堪称“立竿见影”。下述词汇阐述的就是资本运营的基本原理:“借鸡生蛋”、“借船过河”、“移花接木”、“腾笼换鸟”、“拆桥再造桥”和“以时间换空间”等。

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人在苗圃种树,何来绿植移栽?没有人十月怀胎、生儿育女,世上哪有那么多干儿子、干女儿?没有产业经营,何来资本运营?脱离实业的资本运营是空中楼阁,有些甚至就是击鼓传花式的诈骗。试想:刘备圈了那么多钱、招了那么多经理人,终极结果是必须完成开疆扩土。远离价值创造的资本运作,*终势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乐视在资本市场遇到的麻烦就是鲜明的例证。

资本运营这买卖不是谁都能玩的。产业经营是做“加法”,资本运营是做“乘法”。有些朋友只看到了“乘法”的高速成长,却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除法”风险。做实业好比十月怀胎、生儿育女、养大成人,“加法”来得很慢。玩资本则是孩子长大,谈婚论嫁,你虽然并没有养育“儿媳妇”和“女婿”,可他进了家门就开口叫你“爸爸妈妈”,“乘法”来得很快。然而一旦有一天,“儿媳妇”和“女婿”闹离婚,要分走你一半家产时,你就知道“除法”的厉害了。实业破产,尚有厂房设备,金融资产大风一吹就没了。快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但要戒掉赚快钱的“毒瘾”那就很难了。这几年流行一种提法:“实业家要转型为资本家。”我对此一直持谨慎态度。做实业和玩资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DNA,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所以实业家需要学会与资本共舞,但这和自己要“避实击虚”转型为资本家是两回事。就像男人可以喜欢女人,但千万不要因为喜欢女,就挥刀自宫,把自己变成女人。现实中,有太多企业家在产业界长袖善舞,*后却在资本运营中折戟沉沙。

潮起潮落间,多少人辉煌不再,偃旗息鼓,成昨日黄花。回首过去二十年中国资本圈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字:顾雏军、仰融、周正毅、张海、唐万新、黄光裕、魏东、徐翔、肖建华……,再想想他们的结局。资本的路径走对了,钱途无量;走错了,就是万丈深渊。您可以羡慕刘备,但不可以盲目效仿。遥想当年,袁绍、袁术、孙坚、马腾、公孙瓒等一干江湖大佬聚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创业之初的刘、关、张当时只是在人家帐前听令的“马仔”。30年后,刘备称帝时,昔日大佬除了东吴以外,都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古往今来,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一个织席贩屦的草根,刘备能够实现“逆袭”*是一种偶然,您就那么自信会成为“刘备”,而不是那些倒下的诸侯?

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有三代创业者“抓住机会”成功了(见表1-2)。

表1-2 抓住历史机遇的三代人

年代

机会

代表人物

“1984代”

厂长经理负责制

鲁冠球、步鑫生、马胜利

“1992代”

市场经济下海潮

王石、史玉柱、郭广昌、俞敏洪

“2000代”

国退民进、互联网、开矿、房地产、私募

马云、马化腾、许家印

江湖曾有传说:1987年,任正非创立华为,此后几多艰辛。2002年IT寒冬,华为一度举步维艰。任正非决定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价钱谈好了,100亿美金,备忘录都签了,在三亚。签完备忘录,老任躺在沙滩上,又惆怅又兴奋,琢磨着怎么拿这100亿回家乡贵州发展经济。然而彼时摩托罗拉董事长突然被董事会炒了鱿鱼,新任董事长不认这份备忘录,收购就此告吹。这可能是摩托罗拉历史上犯下的*的错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为后来像刘备一样草根逆袭,后来者居上,称霸江湖。不仅摩托罗拉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连带着贝尔、阿尔卡特、朗讯、北电、西门子、诺基亚等一个个倒了霉。如今回头看来,华为能够横跨三个创业时代,且在波谲云诡的商业竞争中屹立不倒殊为不易,而更多的企业没有这份谋略和幸运,已经灰飞烟灭。

在投融资的征途上,中国企业家有哪些成功基因与危险因素,扫码看视频,听听作者怎么说。

视频3 中国企业家的优势与短板


目录


第1章 投融资:婚姻的艺术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幅变缓,产能过剩、消费低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企业家而言,靠胆识和运气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劣质企业,当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平庸老板。回溯千年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激流勇进的难度很大,那就需要选择合纵连横、投资融资、合资合作,甚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把企业一卖了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资本谋略

投融资:男大当婚,女大当

与投融资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投资架构设计

第二章 资本战略:爱情的道理

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资金,还是资源?投资者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各方存在哪些战略协同?在投融资实践中,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如何把控合资的节奏?

协同效应:麻将的牌理

投融资的关键流程

把握投融资的关键要素

第三章 尽职调查:恋爱的玄机

投融资不能“闪婚”,从相识到相爱,互相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相亲前俊男靓女们都要梳洗打扮一番,以便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样的道理,企业合资前也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尽职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财务报表到法务审计,从盈利模式到管理团队,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如此折腾,投融资双方该如何面对?

尽职调查流程

立项初审:“相亲”*面

尽职调查:循序渐进

“非常规”尽职调查

融资谈判策略

附件1:尽职调查提纲

附件2:反向尽职调查提纲

附件3: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4:商务谈判接待表

第四章 合同协议:订婚的事项

爱情需要承诺,投融资需要协议。如果各方“婚后”都能依约行事,合同协议其实就是一份可以永远锁在抽屉里的废纸。可惜靠利益来维系的“婚姻”往往非常脆弱,双方*好还是“丑话说在前头”。当然,再完备的合同协议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维系婚姻的不是“结婚证”,而是“感情”,心理契约甚至比法律契约还重要。

合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中的关键事项

当秀才遇见兵

附件:《投资协议》范例

第五章 企业估值:彩礼与嫁妆

在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家并不了解企业的价值所在。自己的企业值多少钱,这是很多企业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估值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绝非搬来一套工具模型填上财务数据就可以解决。我们会关注厂房设备,但更要关注企业的核心资产,如经营团队、客户资源等。

估值:哲学VS数学

估值方法简析

三个有趣的排行榜解析

喝杯咖啡的时间学会估值

财务经理的“一根筋”

第六章 投融资以后:“七年之痒”

婚姻,本质上不是房子和汽车的结合,而是两个人的结合;投融资,本质上不是厂房和资金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的结合。无论如何,企业掌门人都必须明白:从投融资那一刻起,“一个人说了算”的单身日子就结束了。“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今后将是有商有量的“二人世界”,需要彼此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更要学会尊重与包容。

整合重组“十步法”

难点:团队、管控、裁员与文化

9个整合案例简析

离婚:如果我们不再相爱

第七章 挂牌上市:情到则缘成

投资前“发现价值”,合资后“创造价值”,春华秋实,该对接资本市场“放大价值”了。想着财经媒体上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梦里都笑了。然而,挂牌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您真的玩得转这把剑吗?在资本市场上,天使和魔鬼有时只有一念之差。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资本圈里的那些套路。

《西游记》:创业与上市的故事

雾里看花:多层次资本市场

守株待兔:从产业经营转型到资本运营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投融资:婚姻的艺术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幅变缓,产能过剩、消费低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企业家而言,靠胆识和运气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劣质企业,当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平庸老板。回溯千年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激流勇进的难度很大,那就需要选择合纵连横、投资融资、合资合作,甚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把企业一卖了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资本谋略

《三国演义》中,壮志难酬的刘备曾在刘表帐下寄居七年。一次与刘表对饮,刘备酒后失言:“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白手起家,殊为不易。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刘备的发家史(如图1-1所示)。

图1-1 刘备的资本谋略

28岁这年,卖草席的刘备邂逅了“屠夫”张飞和“逃犯”关羽,三人相见恨晚,桃园结义,这相当于三个“草根”出资入股、联手创业,到工商局领了营业执照。岂料创业伊始,就赶上“洗牌期”:行业大佬曹操起兵前来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相当于大型企业,财大气粗、实力雄厚。反观刘备,徒有“汉室宗亲”虚名,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典型的小微企业,被曹操追得走投无路。然而胸怀凌云壮志的刘备宁死不屈,终于在46年这年,他三顾茅庐,拜26岁的诸葛亮做军师,拟定一套“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方案。然而方案是“纸上谈兵”,要在竞争中获胜,需要的是实力。企业有两种资源,一种是“为企业所有”的,比如账面滚存未分配利润,另一种是不为企业所有,却能“为企业所用”的,比如银行贷款、高利贷等。鉴于自身势单力薄,刘备果断寻求“融资”,于是有了向东吴孙权“借兵”、向曹操草船“借箭”、向老天“借东风”。一言以蔽之,刘备玩了一个巨大的“财务杠杆”, 通过整合外部资源,终于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

九死一生后的刘备定定心神,考虑到曹操休生养息后,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自己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期,逆势扩张,奠定基业。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巧取荆襄”和“夺取西川”。大家知道,荆襄是刘表的领地,西川则是刘章的疆土,纵观《三国演义》,刘备自始至终没能从曹魏或东吴手里抢到一块像样的地盘。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备承接了父辈的一份基业,却没有能力靠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思来想去,就是靠计谋把同宗兄弟手中的那部分财产弄到自己兜里来。不管怎样,坐拥荆襄和西川以后,鼎足之势得以形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大器晚成,逆势崛起,算是跻身了行业前三强,成为了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谈论的那种人物。

这时,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临了。公元221年,汉献帝被自己亲姐夫曹丕给废了,汉室江山就此落幕。刘备闻讯,大哭一场,然后在蜀中称帝,这就相当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当皇帝有年号,上市有代码。当然,上市以前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毕竟此前公司规模小,大家都以“主公”、“军师”、“二弟”、“三弟”相称,典型的作坊式管理。现在要上市了,必须建立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于是,刘备自己亲任董事长(皇帝),拜诸葛亮为总经理(宰相),又封了五个副总(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称帝”以后,刘氏集团玩了一个“匡扶汉室”的概念,这一题材受到股民追捧,股价一路飙升,圈了一大笔钱。籍此,刘备得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开疆扩土,实力大增。可惜天不假年,公元223年,只当了两年皇帝的刘备撒手西去,传位给“二代”刘禅接班。

诸葛亮辅佐幼主,继续汉室中兴伟业,于是有了“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前者七战皆胜,后者六战皆败,原因何在?彼时的中原盘踞着曹魏和东吴,核心竞争力不在蜀国之下,相当于今天的欧美列强。而南王孟获所辖地域正好处在“一路一带”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缺少核心竞争力。这中间还有个细节:按常理,一擒孟获后,诸葛亮完全可以对其问罪斩首,然后会师南下,为什么要兴师动众的“七擒”?主要原因是孟获的辖区属于瘟瘴之地,地势险要,民风彪悍,难以管理。在中国,能当好一个省长,却未见得能当好一个村长。面对这样“无法无天”的地方,刘氏集团虽然可以用武力征服,但强势控股后却派不出一个合适的总经理。于是,权衡利弊后,巧妙地运用了“港人治港”的策略:待孟获心服口服后,请他继续做总经理,诸葛亮做执行董事,刘禅做董事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敌不过司马懿团队的力量。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此后,不争气的刘禅天天歌舞升平,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终,魏于公元263年灭了西蜀,刘氏集团在“上市”42年后*终清算破产,徒留乐不思蜀的笑话。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什么是资本运营?从刘备28岁联手关张创业,到74年后的魏灭西蜀,此间经历了原始积累、对外融资、并购扩张、挂牌上市、二次创业和*终的重组破产,这个过程就是资本运营。

产业经营的模式是:先买原料,再加工制造,*后卖出成品,获得收益。资本运营也大抵如此:投资入股一家企业后,再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使其实现资产增值,*后择机套现获利。此间穿插着诸如财务杠杆、上市融资、资产租赁和企业托管等手段(如图1-2所示)。

图1-2 产业经营VS资本运营

一言以蔽之,产业经营是“买卖产品”,资本运营是“买卖公司”。资本运营就是企业通过投融资,不断地将外部和内部的各类经营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利润*化和资本增值的目的。其价值链包括三个环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放大价值。把资本运营模式玩到极致的就是那些“一流大学”(见表1-1)。

表1-1 资本运营VS一流大学

资本运营

一流大学

发现价值

找到好项目;

录取优秀生源;

创造价值

提升赢利能力;

大学四年,教书育人;

放大价值

挂牌上市,高价套现。

毕业生事业有成,请回来参加校庆活动,彰显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但大学对其人生发展的贡献有多少?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有出息”首先因为其录取的就是一流的学生,此为“发现价值”。试想:如果一流大学从今天开始专门录取高考300分的考生,那学校很快就会蜕变为三本院校。当然,学生入学以后,接受学校四年的培养,为以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为学校在“创造价值”。学生毕业以后,从政、经商或入伍,经过多年的个人努力,取得成功。这时母校百年校庆时,喜欢把这些成功人士请回来--其实也有很多毕业生人生潦倒甚至锒铛入狱,学校从来不会请这些学生。校长致辞时,会高声介绍“我校XX届校友XXX”,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人今天的成功完全仰仗于当年考进了这所大学。其实,这些成功人士如果当年就读的是一所大学,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成就甚至更大。马云当年如果考上985大学,或许会有今天的成就,或许只是金融街上一个经理人。大学用“成功校友”来装点门面,就是在“放大价值”。

投融资表面是资本和项目的结合,其本质是资源之整合,扫面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听听作者是如何解读这一游戏的?

视频2 你能在多大半径内整合资源,你就能干成多大事

“玩资本”的不仅有大学,还有女人。男女有别,一物降一物,男人征服世界赢得女人,女人征服男人赢得世界。从这个角度上说,“*夫人”都是*的资本运作高手。她们年轻时慧眼独具,嫁给风华正茂的老公,算是“发现价值”。婚后,她们相夫教子,助力老公在政坛冉冉升起,这是“创造价值”。待到老公*终赢得总统大选,她们并肩而立,以夫为贵,开始“放大价值”。

媒体上报道的资本运营成功案例,往往给人以“财源滚滚”甚至“一夜暴富”的印象,何以如此?产业经营相当于苗圃种树,一株五米高的树木需要五年才能长成,需要“厚积薄发”。而资本运营相当于绿化工程,一株五米高的树木只需要五小时就能完成移植,堪称“立竿见影”。下述词汇阐述的就是资本运营的基本原理:“借鸡生蛋”、“借船过河”、“移花接木”、“腾笼换鸟”、“拆桥再造桥”和“以时间换空间”等。

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人在苗圃种树,何来绿植移栽?没有人十月怀胎、生儿育女,世上哪有那么多干儿子、干女儿?没有产业经营,何来资本运营?脱离实业的资本运营是空中楼阁,有些甚至就是击鼓传花式的诈骗。试想:刘备圈了那么多钱、招了那么多经理人,终极结果是必须完成开疆扩土。远离价值创造的资本运作,*终势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乐视在资本市场遇到的麻烦就是鲜明的例证。

资本运营这买卖不是谁都能玩的。产业经营是做“加法”,资本运营是做“乘法”。有些朋友只看到了“乘法”的高速成长,却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除法”风险。做实业好比十月怀胎、生儿育女、养大成人,“加法”来得很慢。玩资本则是孩子长大,谈婚论嫁,你虽然并没有养育“儿媳妇”和“女婿”,可他进了家门就开口叫你“爸爸妈妈”,“乘法”来得很快。然而一旦有一天,“儿媳妇”和“女婿”闹离婚,要分走你一半家产时,你就知道“除法”的厉害了。实业破产,尚有厂房设备,金融资产大风一吹就没了。快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但要戒掉赚快钱的“毒瘾”那就很难了。这几年流行一种提法:“实业家要转型为资本家。”我对此一直持谨慎态度。做实业和玩资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DNA,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所以实业家需要学会与资本共舞,但这和自己要“避实击虚”转型为资本家是两回事。就像男人可以喜欢女人,但千万不要因为喜欢女,就挥刀自宫,把自己变成女人。现实中,有太多企业家在产业界长袖善舞,*后却在资本运营中折戟沉沙。

潮起潮落间,多少人辉煌不再,偃旗息鼓,成昨日黄花。回首过去二十年中国资本圈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字:顾雏军、仰融、周正毅、张海、唐万新、黄光裕、魏东、徐翔、肖建华……,再想想他们的结局。资本的路径走对了,钱途无量;走错了,就是万丈深渊。您可以羡慕刘备,但不可以盲目效仿。遥想当年,袁绍、袁术、孙坚、马腾、公孙瓒等一干江湖大佬聚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创业之初的刘、关、张当时只是在人家帐前听令的“马仔”。30年后,刘备称帝时,昔日大佬除了东吴以外,都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古往今来,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一个织席贩屦的草根,刘备能够实现“逆袭”*是一种偶然,您就那么自信会成为“刘备”,而不是那些倒下的诸侯?

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有三代创业者“抓住机会”成功了(见表1-2)。

表1-2 抓住历史机遇的三代人

年代

机会

代表人物

“1984代”

厂长经理负责制

鲁冠球、步鑫生、马胜利

“1992代”

市场经济下海潮

王石、史玉柱、郭广昌、俞敏洪

“2000代”

国退民进、互联网、开矿、房地产、私募

马云、马化腾、许家印

江湖曾有传说:1987年,任正非创立华为,此后几多艰辛。2002年IT寒冬,华为一度举步维艰。任正非决定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价钱谈好了,100亿美金,备忘录都签了,在三亚。签完备忘录,老任躺在沙滩上,又惆怅又兴奋,琢磨着怎么拿这100亿回家乡贵州发展经济。然而彼时摩托罗拉董事长突然被董事会炒了鱿鱼,新任董事长不认这份备忘录,收购就此告吹。这可能是摩托罗拉历史上犯下的*的错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为后来像刘备一样草根逆袭,后来者居上,称霸江湖。不仅摩托罗拉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连带着贝尔、阿尔卡特、朗讯、北电、西门子、诺基亚等一个个倒了霉。如今回头看来,华为能够横跨三个创业时代,且在波谲云诡的商业竞争中屹立不倒殊为不易,而更多的企业没有这份谋略和幸运,已经灰飞烟灭。

在投融资的征途上,中国企业家有哪些成功基因与危险因素,扫码看视频,听听作者怎么说。

视频3 中国企业家的优势与短板


【作者简介】

崔凯,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教授。江南大学工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先后担任新农开发(600359)、亚盛集团(600108)和保龄宝(002286)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调研过三十多个省市的数百家企业,在资本运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参与完成了达能分拆正广和、中粮集团控股融氏企业、冠生园集团重组等项目。曾多次就热点话题接受CCTV、中国经营报、阿里巴巴等媒体采访。主讲的《资本运营》课程视频先后在国内三十多家电视台播出。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执教EMBA课程。著有财经类出版物《投融资那点事儿》《资本红利:中国企业投融资攻略》《与资本共舞》《风云并购》《私募掘金》《私募股权投资操作实务》等。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