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比较法是研究法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法学领域的一门分支学科。由于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
法律制度和各国法律的互有异同,出于借鉴其他国家法律的需要,遂有比较法的产生,作为法律重要部门之一的刑法也不例外。由于各国
在政治、经济、文化、习惯和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使它们的刑法理论各具特色。但是,刑法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类智慧
的共同结晶,在维护社会秩序这一点上又是共通的,这就形成各国刑法的可比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比较而
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有比较才能评定优劣,有比较才能借鉴和吸收。对一般事物是如此,对刑事立法也是如此。所以。加强对刑法
的比较研究,了解和借鉴国外刑法,做到“洋为中用”,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体制转型期,体制转型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过程中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涉外刑事案
件的日益增多,法律冲突也屡见不鲜。因而,如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优化我国的投资法律环境,使我国刑法面向
世界,并逐步同国际接轨,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入世”之后,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基于这一考虑,我们
组织编写了这套比较研究丛书,希望“借他山之石”,以促进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
本“丛书”以刑法分
则为选题范围。这是因为,我国关于 刑法的比较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从研究的范围来看,过去主要集中于宏观方面刑法基本理论的
比较研究,这一方面固然重要,但是对刑法分则的比较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就我国研究的现状而言,对刑法个罪的比较研究还非常薄
弱。故我们根据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的需要,选择了刑法分则中一些常见和经常发生的犯罪及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第一批
选定的比较研究的题目是:
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比较研究
2.侵犯知识
产权罪比较研究
3.网络犯罪比较研究
4.医疗犯罪比较研究
&n
bsp; 本“丛书”的编写目的,是在分析和比较各国有关刑法制度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刑法立法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
实现这一目的,该“丛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全面系统。为了更好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刑法立法经验,各位作者广泛收集
了包括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立法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手的外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
提出可资借鉴之处。(2)深入细致。比较研究重在以理服人,在“丛书”中,各位作者不仅认真考察了各国刑法制度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而且深入探讨了这些刑法制度所产生的背景,对其的利弊得失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使该书更具有说服力。(3)突出重点。各国刑法制度
有同有异,而比较研究通常重在“异”。根据这一特点,“丛书”一方面区分常见多发犯罪和一般犯罪,以及这些犯罪中的重点热点问题
和一般问题.分别给予详略不同的论述;另一方面重点对中外有关刑法制度的差异进行剖析,对其他问题则只作一般性介绍。
在“丛书”作者的选择和安排上,为保证本“丛书”的学术质量和理论水平,作者均为刑法专业的博士或博士研究生
,其中不乏从事多年司法实务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在写作方式上也体现了灵活性,既可以是一人独著,也可以是二三人合著。
&nbs
p; 本套“丛书”先由主编确定选题和编写计划,并同时确定各本书的作者,然后作者提出编写大纲和内容设想,交主
编审查。作者撰写完书稿后,再交主编审定。主编审定每本书的主要观点和技术规范,以使整套丛书的体例、风格一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网络犯罪的概念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名称
&n
bsp;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定义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分类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刑法学特征
&n
bsp;第一节 网络犯罪侵犯的法益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网络
犯罪的主体特征
第四节 网络犯罪的主观方面特征
第三章 网络犯罪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共同犯罪形态
第四章
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一节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法人的刑事责任
第五
章 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
第一节 国外对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立法状况
第二节 我国对
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立法
第六章 侵犯计算机数据和系统安全的网络犯罪
第一节 侵犯
计算机数据和系统安全的犯罪概述
第二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第三节
干扰计算机系统罪
第四节 干扰计算机数据罪
第五节 故意制作、传播
计算机病毒罪
第六节 非法拦截计算机数据罪
第七节 滥用信息安全相关
设备罪
第七章 与计算机相关的其他网络犯罪
第一节 与计算机相关的其他网络犯罪概述
第二节 网络信用卡诈骗罪
第三节 网络儿童色情犯罪
附录一 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犯罪模型与我国网络犯罪立法比较
附录
二 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证据调查制度与我国相关刑事程序法比较
附录三 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
附录四 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的附加协议:关于将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施的种族主义和仇外性质的行为犯罪化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网络犯罪的概念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名称
&n
bsp;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定义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分类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刑法学特征
&n
bsp;第一节 网络犯罪侵犯的法益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网络
犯罪的主体特征
第四节 网络犯罪的主观方面特征
第三章 网络犯罪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共同犯罪形态
第四章
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一节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法人的刑事责任
第五
章 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
第一节 国外对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立法状况
第二节 我国对
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立法
第六章 侵犯计算机数据和系统安全的网络犯罪
第一节 侵犯
计算机数据和系统安全的犯罪概述
第二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第三节
干扰计算机系统罪
第四节 干扰计算机数据罪
第五节 故意制作、传播
计算机病毒罪
第六节 非法拦截计算机数据罪
第七节 滥用信息安全相关
设备罪
第七章 与计算机相关的其他网络犯罪
第一节 与计算机相关的其他网络犯罪概述
第二节 网络信用卡诈骗罪
第三节 网络儿童色情犯罪
附录一 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犯罪模型与我国网络犯罪立法比较
附录
二 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证据调查制度与我国相关刑事程序法比较
附录三 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
附录四 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的附加协议:关于将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施的种族主义和仇外性质的行为犯罪化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犯罪比较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