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总需求分析、总供给分析、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
目录
序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现代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理论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第四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第三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二节 投资乘数理论与加速数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章 IS—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第四节 价格变动和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的运用
第一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第三节 “挤出”效应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选择与搭配
第六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假说
第二节 费雪的消费理论:跨期选择模型
第三节 莫迪利安尼等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持久性收入假说
第五节 杜森贝利的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说
第七章 投资理论
第一节 固定商业投资
第二节 住房投资
第三节 存货投资
第八章 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货币政策分析
第九章 需求管理政策的实践与问题
第一节 需求管理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的政策及其运用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运用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第三篇 总供给分析
第十章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概述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般短期均衡
第十一章 总供给理论
第一节 总供给模型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节 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极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三节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
第四节 完全预期模型
第四篇 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十三章 物价波动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节 失业概论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Ⅰ: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Ⅲ: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五节 滞胀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古典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第三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十六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之前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第二节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乘数一加速模型
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含义、衡量与源泉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第四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节 经济增长的新进展
第七节 关于经济增长的若干争论
第五篇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节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政策目标——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内外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与政策冲突
第十九章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汇率与国民收入均衡
第二节 完全资本流动与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调节: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浮动汇率、货币与价格
第四节 利率差别与汇率预期
第五节 汇率变动与贸易调整
第六节 汇率波动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第六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
第二十章 宏观调控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一般理论:涵义和依据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简要回顾
第二十一章 体制转变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宏观调控体系的构造
第一节 体制转变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二十二章 经济体制成熟时期宏观调控体系前瞻
第一节 体制成熟时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经济体制成熟时期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和主要特点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现代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理论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第四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第三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二节 投资乘数理论与加速数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章 IS—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第四节 价格变动和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的运用
第一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第三节 “挤出”效应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选择与搭配
第六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假说
第二节 费雪的消费理论:跨期选择模型
第三节 莫迪利安尼等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持久性收入假说
第五节 杜森贝利的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说
第七章 投资理论
第一节 固定商业投资
第二节 住房投资
第三节 存货投资
第八章 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货币政策分析
第九章 需求管理政策的实践与问题
第一节 需求管理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的政策及其运用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运用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第三篇 总供给分析
第十章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概述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般短期均衡
第十一章 总供给理论
第一节 总供给模型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节 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极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三节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
第四节 完全预期模型
第四篇 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十三章 物价波动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节 通货紧缩
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节 失业概论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Ⅰ: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Ⅲ: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五节 滞胀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古典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第三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十六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之前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第二节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乘数一加速模型
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含义、衡量与源泉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第四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节 经济增长的新进展
第七节 关于经济增长的若干争论
第五篇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节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政策目标——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内外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与政策冲突
第十九章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汇率与国民收入均衡
第二节 完全资本流动与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调节: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浮动汇率、货币与价格
第四节 利率差别与汇率预期
第五节 汇率变动与贸易调整
第六节 汇率波动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第六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
第二十章 宏观调控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一般理论:涵义和依据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简要回顾
第二十一章 体制转变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宏观调控体系的构造
第一节 体制转变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二十二章 经济体制成熟时期宏观调控体系前瞻
第一节 体制成熟时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经济体制成熟时期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和主要特点
现代宏观经济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