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一、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安全文化,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构成了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深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企业安全文化是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信仰、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安全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安全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营造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安全文化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的公共安全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一轮经济的加速,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第五次安全事故高峰期。然而近几年来有少数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盲目追求企业利润而忽视企业职工安全,徇私枉法,见利忘义。没有发生事故,他们为利益所驱,顶风而上,不顾工人死活。事故发生了,他们又装聋作哑,解决事故时弄虚作假,草率了事,想方设法瞒天过海,若瞒不住了就逃之夭夭。这些人对生命表现出的漠视已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对法律的置之不理已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让我们看一看目前我国的安全情况吧: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号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井内喷射出的大量含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入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
2004年11月21日8时20分左右,一架从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次航班,在起飞后不久坠落于包头市东河区南海公园的湖边,机上47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4年12月2日,166团生命之火在陈家山煤矿黑暗的井下熄灭了。紧接着河南大平煤矿同样因为瓦斯爆炸造成148人死亡,最近一段时间,像陈家山和大平矿难这样的特大事故已经连续发生了5起……。
血的代价是残酷的!我们无法再无动于衷。所有的一切表明,一部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恐怕还不能有效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强化了安全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和网络,颁发了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定,制定了安全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然而,就整个国家来讲,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被动的“事故追究”型,缺乏以人为本的法制和人文环境。不出事故则一俊遮百丑,出了事故则从本单位(或本地)的利益出发,说情、钻空子、隐瞒,千方百计地开脱罪责,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很多事故的责任追究中,分了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分了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剩下的“领导责任”其实已成了最轻的责任,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作为领导,他们不仅负有行政责任,更负有道义上、良心上的责任。“为官一任,就要保一方平安”是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不少单位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并明确各单位的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党委一把手也作出了比照行政正职担负安全责任的决定,是十分切实可行的。然而我们还不能只停留在抵押金上,在对待事故处理时,也应该主动地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处理。
第二,企业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没有把安全作为基础来抓。有些企业盲目追求高效益,对安全则是心存侥幸,得过且过,遇到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而首先是考虑效益的需要。这样,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进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降低了对安全的要求和标准,出于利益的需要,大搞形式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机会主义,总认为暂时不会出事,得放手时且放手,糊弄个三年五载应该没问题,从而人为地制造了种种安全隐患,使安全工作陷入了混乱和困境。以点代面、以好掩差、突击应付检查、以证件齐全代替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或者是做些表面文章、订几个条条、喊几句口号、挂几块牌子、搞几次大抄特抄的安全知识考试就了事的现象大量存在。
第三,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员工片面地认为安全只是上面的事、领导的事、安监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而领导们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眼下各级官员抓安全生产意识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某些领导的安全意识多是外来因素逼出来的,他们怕“乌纱”帽难保、怕批评、怕媒体曝光;其次是上级单位盯得紧,开会,督促,检查,签订安全风险责任书。如此一来,不抓行吗?但这种抓,一方面是为自己开脱责任。出事时,别人总不能说我没抓吧?另一方面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将安全落到实处,穷于应付。出了事或有了事故隐患时,讲一通话,批评一通,发一通牢骚,而不是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安全做实、做细。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难以确保企业平稳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 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也由原来计划经济管理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体制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新型模式。这种工作体制表述方式的改变,表明在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条件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企业负责”就意味着加重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劳动者遵章守纪”,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由计划经济下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到市场经济下的“我要安全”。这种高层次的安全意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何落实“安全第一”,如何有效地减少人为失误,那就是要提高对安全文化的认识。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构成事故的三因素是:人员——机物——环境。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惟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又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的、安全心理的、安全技术的及安全文化的四个方面,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是另外三项素质的整合环节,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四项素质整合为整体素质,即安全素质系统。人员本质安全化就是使生产者具有与生产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使人员、机物、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二) 企业安全文化在生产活动中能形成“自控机制”
文化在生产中能形成安全文化力场,这个力场以“安全第一”的观念作用于生产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不论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力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在生产中违章作业发生了事故,人们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常说:“违章者缺乏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这个自觉性就是人的意志品质,是指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目的和意义程度的大小,由于这一区别,人们即使面临同一个环境却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有了高度的安全文化,人们就会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理解安全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出“伤亡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这一观念的深刻涵义;感觉到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安全应承担责任;进而明确自己的安全规范。安全文化力场把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上升到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升到成为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动机,能够调动人的潜能、理想、抱负和意志,使人们树立和培养安全第一的观念。
(三)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灵魂
安全文化不单是指员工安全知识的提高,更是指人们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单指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单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感情基础;不单指企业领导做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单指事故及损失率的下降值,更是指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生命的大事,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政治社会稳定的大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自觉性,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经济活动的目的最终是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人民的最大利益。试想,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又有何意义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性。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头等大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保证生产”,要确保安全,必须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三、 煤炭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山西省小煤矿爆炸、北京大安山煤矿巷道塌陷、吉林省万宝煤矿火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大,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又有攀升趋势,煤矿安全状况令人心忧。
我国各类煤矿有2.6万多处,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全国矿井平均深度已经超过了地下300米,最深的矿井超过了1000米。全国煤矿井下矿工到底有多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处的一位同志说,我国现有小煤矿2万多个,加上国有重点煤矿,我国井下矿工至少超过100万人。几乎所有的煤矿,每个矿工每天在井下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入井三分险”,在井下多呆一分钟,危险就会增加几分。在数百米的地下深处,阴暗潮湿、瓦斯、地下水、煤石低垂的巷道……未知的地质危险因素随时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如改革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权威数据显示,2001年1~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在较上年同期增加2.54亿吨、增长幅度高达19.3%的情况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7.3%和11%。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生产指标百万吨死亡率来看,近几年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也呈现稳定好转的趋势: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03年为3.71, 同比下降26.2%,2004年的前10个月,这一数字为2.996,同比下降24.1%。
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
针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大势所趋。每一个企业领导都要认真对待,当作大事来抓,决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喊几句口号,贴几幅标语,写几个报告就算了事,要真正地从思想上做到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到位,从而开拓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四、 柴里煤矿成功的安全文化建设
柴里煤矿原是20世纪60年代水下采煤试验型矿井,历经三次改扩建,生产能力由最初的30万吨/年达到240万吨/年。伴随着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暴露出生产系统不配套、现场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等严重问题,过去几乎每年都发生人身事故和煤层自燃发火现象,一度成为山东省煤管局和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安全不放心矿井。为了改变持续被动的安全局面,柴里煤矿注重传统方式与创新手段相结合,加大了各层面、各环节的管理力度,改革了安全监察管理体制,把所有的安监员派驻到区队,实行了“双重”管理;建立了垂直管理体系,出台了事故追究制度、非人身事故处理程序、安全稽查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新的管理举措;建立了专职的安全教育办公室,开展了安全宣誓、亲情教育等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了“无情处罚、有情呵护”、“从严管理看似无情有真情”等寓意深刻的安全文化理念,从灵魂深处触发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创出了近八年来惟一的跨年度安全生产一周年的最好成绩。近几年来,全矿轻重伤、死亡人数呈大幅度下降,原煤产量持续稳定在240万吨水平,2003年达到280万吨,2004年达到300.9万吨,重大非人身事故连续多年持续走低,特别是近两年创历史最低,在防灭火形势极为严峻、险情不断的情况下,连续七年实现了不发火、不封面的目标。矿井安全文化逐步形成体系,安全理念、学习型组织和准军事化管理规范深入人心,员工素质、精神风貌、企业形象显著改观。两年多来,柴里煤矿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煤矿“双基”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煤矿”。先后有省、市和兄弟局的200多人次到矿学习交流。其中2004年4月,山东省煤矿“双基”安全工作现场会期间,山东省政府王仁元副省长、省煤管局王宝山局长等有关领导到矿视察,枣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新闻单位等领导到矿调研,对柴里煤矿的各项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柴里煤矿概述1
一、 柴里煤矿概况1
二、 柴里煤矿的发展历程5
三、 新时期的柴里煤矿7
第二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11
一、 安全文化的内涵11
二、 安全文化的内容20
三、 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25
第三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30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背景分析30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形成的基础36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现状42
第四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创新54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54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特点58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实施过程62
第五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1191”创新模式72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内容72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1191”模式的构架81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模式的运行84
第六章创建安全理念,构建以人本管理为特征的
安全文化92
一、 以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引导人92
二、 以全员军训、学习型组织创建改造人95
三、 以从严治企的管理模式塑造人107
附:柴里煤电焦化公司准军事化管理细则110
第七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建的运行机制118
一、 注重“三高”树新风,塑造员工队伍新形象118
二、 立足“三严”抓管理,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130
三、 突出“三移”抓落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上台阶138
第八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主体:自主管理148
一、 自主管理概论148
二、 自主管理体系的创建150
三、 自主管理的内容164
四、 自主管理平台——流程精品工程183
附一:关于“三违”人员过“新六关”帮教的新方法187
附二:自主管理创建评估标准193
第九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保障体系198
一、 构建“双基”管理及考核保障体系198
二、 构建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体系201
三、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保障体系204
四、 构建质量标准化创建保障体系208
五、 构建安全监督监察保障体系212
六、 构建安全生产技术及业务保安保障体系214
七、 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障体系216
八、 构建行为控制及“三违”查处帮教保障体系216
九、 构建地面安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221
附件一:柴里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员工安全保证金
实施办法223
附件二:柴里煤矿“3.3.3.1”结构工资实施办法229
附件三:关于管理人员下井罚款及“三违”查处的
有关规定244
附件四:柴里煤矿事故层级追究处理的规定253
附件五:柴里煤矿井下卫生责任区域管理意见261
附件六:柴里煤矿地面安全质量管理规定269
第十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效果分析276
一、 经济效益276
二、 社会效益280
后记286
前言1
第一章柴里煤矿概述1
一、 柴里煤矿概况1
二、 柴里煤矿的发展历程5
三、 新时期的柴里煤矿7
第二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11
一、 安全文化的内涵11
二、 安全文化的内容20
三、 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25
第三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30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背景分析30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形成的基础36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现状42
第四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创新54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54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特点58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实施过程62
第五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1191”创新模式72
一、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内容72
二、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1191”模式的构架81
三、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模式的运行84
第六章创建安全理念,构建以人本管理为特征的
安全文化92
一、 以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引导人92
二、 以全员军训、学习型组织创建改造人95
三、 以从严治企的管理模式塑造人107
附:柴里煤电焦化公司准军事化管理细则110
第七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建的运行机制118
一、 注重“三高”树新风,塑造员工队伍新形象118
二、 立足“三严”抓管理,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130
三、 突出“三移”抓落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上台阶138
第八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的主体:自主管理148
一、 自主管理概论148
二、 自主管理体系的创建150
三、 自主管理的内容164
四、 自主管理平台——流程精品工程183
附一:关于“三违”人员过“新六关”帮教的新方法187
附二:自主管理创建评估标准193
第九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的保障体系198
一、 构建“双基”管理及考核保障体系198
二、 构建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体系201
三、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保障体系204
四、 构建质量标准化创建保障体系208
五、 构建安全监督监察保障体系212
六、 构建安全生产技术及业务保安保障体系214
七、 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障体系216
八、 构建行为控制及“三违”查处帮教保障体系216
九、 构建地面安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221
附件一:柴里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员工安全保证金
实施办法223
附件二:柴里煤矿“3.3.3.1”结构工资实施办法229
附件三:关于管理人员下井罚款及“三违”查处的
有关规定244
附件四:柴里煤矿事故层级追究处理的规定253
附件五:柴里煤矿井下卫生责任区域管理意见261
附件六:柴里煤矿地面安全质量管理规定269
第十章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效果分析276
一、 经济效益276
二、 社会效益280
后记286
柴里煤矿安全文化创新实践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