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为知名的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学者朱寿桐先生的一部较综合性的论集。其内容涵盖了戏剧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戏剧史等范畴。朱先生27岁就以田汉研究而成名,他充满睿智的思辨对新戏剧、新文学社团和思潮的研究已见成果。本书对文学爱好者,尤其是戏剧爱好者、研究者颇有资鉴。
作者朱寿桐对于戏剧的研究起步于硕士研究生阶段。受陈瘦竹先生卓越的研究成果的鼓舞,其一度对田汉产生了兴趣,于是以田汉剧作的唯美主义为题实际情况一篇习作,作为董健教授的《现代剧作家研究》课程作业。此文由《文学评论》刊出后,其对现代戏剧研究的兴致更趋于浓厚,陆续又写出了一些戏剧研究和戏剧评论文章。作者把这些文章(其中包括最初发表时与董健教授合署的论90年代话题的那篇)收为一集,再补充若干,编成此书。
目录
20世纪: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辉煌及其终结(代序)
1 戏剧情绪论
2 戏剧价值判断中的情绪作用
3 论戏剧批评的情绪类型建构
4 悲喜剧概念的情绪学批判
5 戏剧与观众引论
6 戏剧革命与新派戏剧
7 中国现代戏剧的胚胎——新派戏剧
8 新月戏剧:绅士风情的演示
9 “服务”与“教育”:样板戏艺术定位与分离
10 样板戏的艺术缺乏
11 世纪末的文化影像——略论90年代中国话剧文学创作
12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13 田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14 论田汉体戏剧的波希米亚风格
15 沈从文异体作品论
16 论戏剧创伤中的情绪导向——兼论李杰代表剧作
17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戏剧点评
18 创造社剧作研究三题
19 我与戏剧的初缘(代后记)
1 戏剧情绪论
2 戏剧价值判断中的情绪作用
3 论戏剧批评的情绪类型建构
4 悲喜剧概念的情绪学批判
5 戏剧与观众引论
6 戏剧革命与新派戏剧
7 中国现代戏剧的胚胎——新派戏剧
8 新月戏剧:绅士风情的演示
9 “服务”与“教育”:样板戏艺术定位与分离
10 样板戏的艺术缺乏
11 世纪末的文化影像——略论90年代中国话剧文学创作
12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13 田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14 论田汉体戏剧的波希米亚风格
15 沈从文异体作品论
16 论戏剧创伤中的情绪导向——兼论李杰代表剧作
17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戏剧点评
18 创造社剧作研究三题
19 我与戏剧的初缘(代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