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

副标题:无

作   者:陈新汉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18005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评价活动和认识论||1
第一节 评价活动和认识活动||1
一、“为我关系”及其观念反映||1
二、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本质||3
三、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6
四、评价活动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9
第二节 要重视评价活动的认识论研究||16
一、评价论研究的主要内容||16
二、评价论研究的价值论意义||20
三、哲学的层次和评价论在其中的方位||28
第二章 评价活动研究的历史回顾||32
第一节 西方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研究||32
一、古希腊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33
二、近代西欧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35
三、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37
四、现代西方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4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评价活动机制的研究||50
一、先秦诸子哲学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51
二、封建社会儒家哲学对评价活动机制的思考||57
第三节 中国哲学评价思想的简短比较||65
一、西方哲学强调认知论,中国哲学强调评价论||65
二、西方哲学强调评价的个人主体和标准,中国哲学强调评价的社会主体和标准||67
三、西方哲学强调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区分开,中国哲学常用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判断||69
四、西方哲学注重评价活动中的自愿,中国哲学着眼于评价活动中的自觉||70
第三章 价值和评价活动的规定||73
第一节 作为评价活动对象的价值||73
一、关于几种价值规定的分析||74
二、价值的规定和本质||80
三、几个价值难题之我见||87
第二节 价值认识和评价活动||91
一、对价值的两种认识活动||91
二、评价活动与价值的关系||94
三、评价活动的称谓||98
第三节 评价活动的主体性原则||101
一、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两种关系||101
二、评价活动主体性原则的完整涵义||104
三、主体能动性和主体性原则||106
第一节 主体需要和评价活动||111
第四章 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的选择||111
一、主体需要的本质||112
二、主体需要是一个系统||115
三、主体需要是评价活动的出发点||122
四、主体需要是评价活动的动因||125
第二节 评价标准及其体系||128
一、评价标准是对主体需要的观念反映||128
二、评价标准的表现形式及其本质||132
三、评价标准是一个统一的体系||133
第三节 评价标准的选择||141
一、评价标准选择的根据||142
二、主体选择评价标准中的自由||145
三、与评价标准正确选择相关的因素||148
第五章 评价活动的思维形式(上)||154
第一节 规范是反映价值的“逻辑细胞”||154
一、规范与概念、规则||155
二、规划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凝结||158
三、规范是整理价值信息的思维形式||160
四、规范体系与主体评价结构、世界观||164
一、价值判断是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断定||168
第二节 价值判断是规范的展开||168
二、价值判断中的实然和应然||175
三、价值判断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78
第三节 价值判断的表达方式||183
一、价值判断的描述和语言表达||183
二、价值判断的表情表达和行为表达||186
第六章 评价活动的思维形式(下)||191
第一节 评价推理的规定和实质||191
一、评价推理的规定||191
二、评价推理的实质是价值判断的展开||194
第二节 演绎评价推理||196
一、演绎评价推理的规定||196
二、演绎评价推理结核论的然性||199
三、演绎评价推理的省略式和复合式||202
第三节 归纳评价推理和类比评价推理||205
一、归纳评价推理的规定||205
二、归纳评价推理的作用||207
三、归纳评价推理的类型||208
四、类比评价推理||210
第四节 优先推理||212
一、优先推理的规定||212
二、墨家对优先推理的研究||217
三、优先推理的公理构造体系和语义构造体系||224
第七章 评价活动成果的存在方式||231
第一节 意义的评价论规定||231
一、皮尔士的“意义说”及詹姆士的发展||232
二、意义与价值的关系||235
三、评价论里的意义与符号学里的意义之间的关系||238
第二节 意义的构成要素、形式及意义的客观化||242
一、意义中的价值信息、意向和意味||242
二、意义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244
三、意义的客观化||247
第三节 意义的层次||250
一、意义的感性层次||251
二、意义的理性层次||253
三、意义的理想层次||254
一、真义及其多元性||257
第四节 意义的真与假||257
二、正义是评价活动的最高范畴||261
三、评价活动中的谬误和虚幻意义||263
第五节 意义的实践检验||267
一、实践对意义检验的一般步骤||267
二、实践检验意义的内在机制||270
三、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再思考||274
第八章 自我评价活动||279
第一节 自我评价活动的机制和在自我意识中的地位||279
一、历史上对自我评价活动的思考||280
二、自我评价活动的规定||284
三、自我评价活动中的三个模糊性||287
四、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活动||289
第二节 自我评价与对外评价、他人或社会对“我”的评价||292
一、自我评价活动与对外评价活动||292
二、自我评价与他人或社会对“我”的评价||298
第三节 人生价值和自我对人生价值的评价||302
一、人生、人生价值和人生观||303
二、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307
三、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和人生的自我塑造||309
第九章 社会评价活动(上)||314
第一节 社会评价活动的机制||314
一、社会评价活动的几种历史方式||315
二、社会评价活动的主体和客体||318
三、社会评价活动的标准||324
四、社会评价活动中的权威评价和评价的权威||330
第二节 社会评价活动的科学化及其方法论原则||336
一、社会评价活动的科学化||336
二、社会评价活动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338
三、社会评价活动中的民主机制||342
第十章 社会评价活动(下)||347
第一节 社会舆论||347
一、关于社会舆论的具体规定||348
二、社会舆论的三要素和双向结构||354
三、耗散结构与社会舆论的形成||358
四、社会舆论的作用和结局||361
五、舆论宣传||363
一、对社会谣言的具体理解||366
第二节 社会谣言||366
二、社会谣言的产生、流传和终结||371
三、社会谣言的作用和反谣言||377
第三节 社会思潮||382
一、社会思潮的具体规定||382
二、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的关系||385
三、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387
四、社会思潮的引导||389
一、观念和价值观念||392
第一节 价值观念、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变革||392
第十一章 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建设||392
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特征、形成和结构||394
三、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作用||399
四、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400
第二节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建设||405
一、市场经济下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变革的必要性||406
二、市场经济与极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407
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41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建设||419
本书引用书目||424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