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释说的过程中随机应解、乘兴提问,作者亦即随机答疑, 搬开绊碍,点醒关要,直揭本来。读者就能更多领略一些会心参悟, 与多一点触机思辨的机会。
这部经就其本旨而言,实际上是“咒经”,而不是“心经”。 就是这么一位菩萨,有一天,他在修行悟证的时候,行入至甚深的境界,即“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了五阴空!这是一个甚深境受,它的特征便是‘照见五阴空!’也由于照见了五阴空,所以才会引起佛祖的赞赏;引发舍利子的请问,阿难才记下了这段不可多得的佛言道行经书。
真正的悟禅不只是养生、求福报,而是在进入精神境界后,顺其自然,返回人之本而开悟,获得天人合一或与宇宙互通的大智慧。
目录
《仿佛丛书》序/1
编者絮语/3
版本列论/1
版本列经/3
一、鸠摩罗什405—413年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3
二、玄奘649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
三、法月738年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
四、不空771—775年译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7
五、利言等790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9
六、法成855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10
七、智能轮861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1
八、试光禄施护980年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12
九、试鸿胪施护980年译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3
十、释超一译
般若波罗蜜多经/15
十一、释慧清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6
版本考述/18
版本对照/24
般若心经十一种译本内容对照表
版本类说
一、鸠摩罗什部/32
要真正解读心经,必须了解众译/33
一切存在,有其一,便无二!/33
这天天说的《心经》,却原本叫做〈咒经》!/34
叫“咒经”比“心经”更确切/35
鸠摩罗什理行并具/35
讲道,岂可等闲?/36
释说经旨,还其本来,只有佛祖自己!/36
悟证喻指,似乎总还在现实中/37
当境究竟便可,何必分外境之彼此?/37
把彼岸从喻当真,绝不是佛祖的初衷!/38
贤哉释子!我也向他稽首顶礼!/38
成佛——不需要到彼岸/39
如果有分别相,那还能是本性吗?/40
存在就是合理,这话还真有点道理!/40
境界在决定人们的知解!/41
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己的佛学!/4l
它称得上智能天然,圆融无碍/42
光明再大,总是存在于黑暗之中!/42
释迦牟尼常是唱着歌、跳着舞讲经说法/43
原来这翻译,居然还能造就异国大师……/43
以喻破执,妙在致悟!/44
鸠摩罗什确实是一个圣人/45
玄奘不愧是出类拔萃的佛学巨擘,僧宝魁首!/45
鸠摩罗什带八美讲经,有史以来,没有第二人/46
一个道者的行为,有时会让人不能理解!/48
解经也要看境界/48
修道、道法自然,没有老师!/49
真理、是境界性的/49
哪一种更有利于解义释理/50
西方三圣四大士,应都是宗教人士的炒作!/50
真要让人涕泪悲泣而白佛言……/5l
这里的孙悟空便是“行深般若波罗蜜时!”/5l
观世音菩萨,即大道行也!/52
相信你、一定已然了如指掌,胸有成经了吧/53
“般若波罗蜜”,则是大道行/54
茫茫宇宙,众生能度尽吗?/54
行深与行浅/55
通过行、深这样一句话来反证!/57
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什么?/57
同一自在,自在的喻指不同/58
我、问、你:什么是佛/60
讲经乃至修道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61
小法师合掌道:佛在我心中/62
觉自在、自在觉,63
明的言说与昧的理解/64
标志是能不能破除五阴六识/65
见在觉内,悟在觉外/66
答得一塌糊涂就对了/67
菩萨行即逆行和内观/68
这一部经最关键的就这五个字/70
自在观、观自在/71
空相是不是道?/72
觉悟了就都是道/73
诸法空相与不生不灭/74
最关键还是第一个字!/75
道、要悟证!并非不想、无想/76
慧能没提到〈心经》,意味什么?/77
关于“度一切苦厄”这句汉语经文/78
不参悟、读经就没有意义/79
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81
六根工具界定的空、与否定工具自身的空/82
佛当年鉴定自性的法印/83
身心清净与不垢不净/85
法空相、法实相,哪个对?/86
既然不生不灭,自性立在哪里?/87
贤哉罗什大师!功德无量!/88
贤哉佛祖!直令众生愧煞!/90
然细味其义,本殊途同归!/91
色空无二的色也是人观的!/92
在佛祖时期,还没有这样的智辨方式!/93
为什么要说空中无色?/94
能讲得清楚这个,《心经》就读通了/96
《心经》是修行境界的一个证境/97
它就是不停地让你去参悟/99
权宜说法与证境之言/100
觉受、觉性、自性、觉用/101
只要你观自在,就是到了/102
行深乃非行之行/103
觉受落为概念,就把很多人给挡住了/104
既没有讲空,也没有讲色,讲的是觉性/105
究竟涅槃也是一个概念的锁定/105
道在证道,不讲输赢/106
心经中间就是在破除释迦牟尼讲的法/108
这个就是心经的层次和境界/109
观世音菩萨的五个意思/110
当境行深,觉后自在/111
这个般若波罗蜜讲的就是观自在/112
由境见我与由我见境/113
见性人读金刚经,未见性者读《心经〉/114
大明咒经——为达到明心而下的誓愿/115
般若波罗蜜就是自在观音/116
经中既有行深一说,应是向外!/117
故无恼坏相的恼字,一定是衍字/118
经书往往说了那边而没说这边/119
太极学提出了境界观/121
庄子蝴蝶,一体两用,因境界而别/122
是诸法空相后面,一定还有一个脚印/124
转折而进入下面的境界/125
读经既要慧悟,又要清楚/127
境空与法无/128
由在见我与悟我非在/130
前面叫佛行,后面是佛果/131
“沾连求证”!不同境界的拉郎配/131
书、都这样,挂一漏万,它不可能面面俱到/132
用境界观来推敲经文/133
用有界语言讲无界而造成的麻烦/134
无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无,谁知无?/136
照见五阴空。谁照?有照!/137
宇宙到底有边还是没边?/137
一切本具,所以无所得/138
常境——悟境——证境,140
究竟涅椠是个境界,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同/140
咒经就是要立一个执/141
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咒,还是指的功行?/142
不关键的全说了,最关键的话却没说/143
二、玄奘部/145
《心经》,没有一个心字/145
就是观自在菩萨当年修持的大法/146
《心经》是一个渡船,一个心印/146
是记载非常精粹高妙而奥秘的东西/147
孙悟空的老师是谁?/147
《心经》入门,《金刚》证性/149
不知又要付出多少心血、多少代价!/149
观、自在菩萨/150
有情来下种——没有烦恼无法修道/15l
讲什么经,说什么话;解什么法,应什么人!/152
观分内观、外观/153
心知以念形;我在观自在才能进入菩萨行/154
无分别心不能入道,有分别心不能入性/155
众生说观——分别见/157
谈观自在菩萨是一种境界/158
观自在菩萨是钥匙/160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161
观自在菩萨,看你怎么读/163
对自在的不同理解/164
众说纷纭观自在/165
入道与入性:开始修行与终极修行/167
观自在菩萨这五个字是全书的纲领/168
自然本在,自如俱在/169
自在菩萨:自省、自见、自悟、自证/170
心、行、境、道、果——观自在菩萨的全过程/171
看经文用字:行与深、观与照/17l
苦海亦乐海——对应说/172
观自在?自何在?自在何?何自在?/174
是诸法空相的后面有漏文,175
好像这个空、从来就没有沾染过色/177
依般若波罗蜜多与实无有法/178
一部《心经》就是一句话/179
心印无相/180
有心谓之参,无心谓之禅/181
照和见差别在哪里?/183
既然五蕴皆空,怎么知道度一切苦厄/184
照在境中,见在境外/185
参究色空/186
色空平等观谓行,色空同一观谓深/188
诸说是诸法空相/189
出了境界一切苦厄还在/190
五个空代表了心经的层次/191
解空析空/192
每个空都有不同的境界/193
关于舍利子的文章/194
观自在菩萨就是心经的功行或道行/196
色空一体的功境境界/197
诸法空相,佛性本实/198
佛性本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199
心经展示的修行方式/200
本知空明,茫茫空空,了无大千!/201
超过阴阳,便能无系无范,而得自在/201
《金刚经》才是证性之书/203
依般若波罗蜜多,这个依字怎么解/203
法法是法。法法非法!/205
神秀如果看到心经,就不会说时时勤拂试/206
大道一体,那么罗什大师能懂!/207
念咒语就是行、识,怎么五蕴又回来了?/208
加咒语如同去金换铁/209
佛本无生,何来转世/210
三、法月部/212
法月这是在编经!/213
造作伪经文字,还像煞有介事/215
囊金换铁,得不偿失!/216
“如是我闻”加进去了/217
躺在这不可思议的佛法上等解脱啊?/218
这位法月和尚,看起来有点文化水平/219
法月开始神说心经/220
历史就是我老师,这都是他教的!/221
观自在菩萨!说明法月对这句话一无所知!/222
这是第二个法月、法星!/222
可怜昧昧众生这一片诚心!/223
入定弹指一宵,出定仍知定受/224
《僧俗辩语》全文/225
僧俗辩语缘起/227
那他大净、你当然就是大脏了!/228
随处是性,则非真性!/229
把关系搞得最乱的、是法月!/231
标准的宗教佛经自法月始/232
四、不空部/233
后增序文,化平常为神异/235
梵本直译不润色汇文/238
自性不增不减,怎么可能空呢?/239
怎么回事,问那个第一个编经的法月!/240
“自性皆空!”则是采自法月的杰作!/241
看来,就是个没明堂!/242
创不出新意,怎么办?只好作怪!/242
对!换句式是他们的老把戏!/243
冤了不空了吧?/245
对!这要谢谢不空大师!/246
五、利言部/246
广大甚深,顾名思义,以海喻性!/247
离诸苦厄!度已;度一切苦厄!度人/249
说明一个问题,佛经是人编的!/249
既云初学,何能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250
照抄而无误,也是济世度人!/251
诸佛如来,本是一体!何分彼此?/251
编经者这是以俗人之心在度佛菩萨之腹/252
六、法成部/253
出了个异门/254
他错就错在不该随随便便加了这个等字!/254
作为佛门弟子,大德三藏法师,连内照也不懂?255
原来都应该没有,是法月等干的事!/256
功行觉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57
他们无聊的如许妄作,早已充斥佛经界!/258
把玄奘这么美的句子改成这样,且一无新意!/258
真烦人!乱搞什么?所以你们要讨厌他/260
胆敢把佛祖的本意也改了/261
就当我们大家一齐修、忍俗波罗蜜吧!/261
这个法成和尚确实超过颠倒/262
七、智能轮部/264
名广大甚深照见/265
因为,道参在智能悟证/267
一个是俗事牵挂;一个是疾病缠身/267
现成正觉,后成偏觉/269
洋芋土豆马铃薯!/269
证据确凿,智能轮无言以对!/270
八、试光禄施护部/271
宣说正法和宣说不正法/272
看来,异门这个名称,实在是难以忍耐/273
这真是囊金换铁!/274
不成圣见,便成俗见!/274
这相应之行,不就是依吗?/275
新的创造/276
九、试鸿胪施护部/276
实际上还有两个殊不相类似的不同版本/278
对应反证、否两端、立中正观的思辨法!/2j
又接着讲了对应平等观的思悟方式!/279
必须明证的常见碍缚十八空/280
这个颂,又是佛后世之造作者所加/281
此后为梵文音译,不知其义,姑存之/28l
十、释超一部/282
在赋名这一点上,他是最干净的/283
这经书用字不严谨,是最大的遗憾/283
审察审察,这真的回来了,又用六识了/284
众生大都不懂,无法辨别真伪!/285
别高兴,原文佛经没这些!/285
十一、释慧清部/287
真是越来越热闹了/288
随喜就是随缘布施/289
类说结语/290
玄奘与罗什心经译本之同/290
“如是我闻”而开篇/291
般若波罗蜜多,是惟一无上的大法门!/291
确切的说是汉文的润改!/292
玄奘与罗什心经译本之异/292
所以,持咒不需要讲理/293
《金刚经》到《心经》,都可以说是字字千金/293
失掉了“三心不可得,生此当下心”的内涵/294
参经之方便法门/294
心无挂碍/294
自然与平常/295
自度与他度/296
不说众生不悟,一说众生就落执/296
菩提树下如来觉悟法门/297
见诸非相即为如来/298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298
再看《金刚经》/299
自然无为者圣贤也/299
住心、伏心与云何修行/300
证性之经与安心之经/301
心与牲/301
持咒与空定/301
再说心经之于玄奘/302
入世之功与出世之过/303
把自言充佛言,这是历史的事实!/304
道佛之间也在相互影响,并相互取长补短/304
道、没有道、佛之分!/305
这就是人的智能思维的差异/306
版本多,佛经不确切/306
入道的标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307
证道的标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308
观世音菩萨当年确实成道了/308
行道的桥: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09
一个是悟道喜语,一个是大道无言/310
道贵平常,道无鬼神!/3ll
经无恒解,达道为上!/312
回头怅望三山外,几个僧人自在听?/312
编者絮语/3
版本列论/1
版本列经/3
一、鸠摩罗什405—413年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3
二、玄奘649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
三、法月738年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
四、不空771—775年译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7
五、利言等790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9
六、法成855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10
七、智能轮861年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1
八、试光禄施护980年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12
九、试鸿胪施护980年译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3
十、释超一译
般若波罗蜜多经/15
十一、释慧清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6
版本考述/18
版本对照/24
般若心经十一种译本内容对照表
版本类说
一、鸠摩罗什部/32
要真正解读心经,必须了解众译/33
一切存在,有其一,便无二!/33
这天天说的《心经》,却原本叫做〈咒经》!/34
叫“咒经”比“心经”更确切/35
鸠摩罗什理行并具/35
讲道,岂可等闲?/36
释说经旨,还其本来,只有佛祖自己!/36
悟证喻指,似乎总还在现实中/37
当境究竟便可,何必分外境之彼此?/37
把彼岸从喻当真,绝不是佛祖的初衷!/38
贤哉释子!我也向他稽首顶礼!/38
成佛——不需要到彼岸/39
如果有分别相,那还能是本性吗?/40
存在就是合理,这话还真有点道理!/40
境界在决定人们的知解!/41
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己的佛学!/4l
它称得上智能天然,圆融无碍/42
光明再大,总是存在于黑暗之中!/42
释迦牟尼常是唱着歌、跳着舞讲经说法/43
原来这翻译,居然还能造就异国大师……/43
以喻破执,妙在致悟!/44
鸠摩罗什确实是一个圣人/45
玄奘不愧是出类拔萃的佛学巨擘,僧宝魁首!/45
鸠摩罗什带八美讲经,有史以来,没有第二人/46
一个道者的行为,有时会让人不能理解!/48
解经也要看境界/48
修道、道法自然,没有老师!/49
真理、是境界性的/49
哪一种更有利于解义释理/50
西方三圣四大士,应都是宗教人士的炒作!/50
真要让人涕泪悲泣而白佛言……/5l
这里的孙悟空便是“行深般若波罗蜜时!”/5l
观世音菩萨,即大道行也!/52
相信你、一定已然了如指掌,胸有成经了吧/53
“般若波罗蜜”,则是大道行/54
茫茫宇宙,众生能度尽吗?/54
行深与行浅/55
通过行、深这样一句话来反证!/57
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什么?/57
同一自在,自在的喻指不同/58
我、问、你:什么是佛/60
讲经乃至修道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61
小法师合掌道:佛在我心中/62
觉自在、自在觉,63
明的言说与昧的理解/64
标志是能不能破除五阴六识/65
见在觉内,悟在觉外/66
答得一塌糊涂就对了/67
菩萨行即逆行和内观/68
这一部经最关键的就这五个字/70
自在观、观自在/71
空相是不是道?/72
觉悟了就都是道/73
诸法空相与不生不灭/74
最关键还是第一个字!/75
道、要悟证!并非不想、无想/76
慧能没提到〈心经》,意味什么?/77
关于“度一切苦厄”这句汉语经文/78
不参悟、读经就没有意义/79
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81
六根工具界定的空、与否定工具自身的空/82
佛当年鉴定自性的法印/83
身心清净与不垢不净/85
法空相、法实相,哪个对?/86
既然不生不灭,自性立在哪里?/87
贤哉罗什大师!功德无量!/88
贤哉佛祖!直令众生愧煞!/90
然细味其义,本殊途同归!/91
色空无二的色也是人观的!/92
在佛祖时期,还没有这样的智辨方式!/93
为什么要说空中无色?/94
能讲得清楚这个,《心经》就读通了/96
《心经》是修行境界的一个证境/97
它就是不停地让你去参悟/99
权宜说法与证境之言/100
觉受、觉性、自性、觉用/101
只要你观自在,就是到了/102
行深乃非行之行/103
觉受落为概念,就把很多人给挡住了/104
既没有讲空,也没有讲色,讲的是觉性/105
究竟涅槃也是一个概念的锁定/105
道在证道,不讲输赢/106
心经中间就是在破除释迦牟尼讲的法/108
这个就是心经的层次和境界/109
观世音菩萨的五个意思/110
当境行深,觉后自在/111
这个般若波罗蜜讲的就是观自在/112
由境见我与由我见境/113
见性人读金刚经,未见性者读《心经〉/114
大明咒经——为达到明心而下的誓愿/115
般若波罗蜜就是自在观音/116
经中既有行深一说,应是向外!/117
故无恼坏相的恼字,一定是衍字/118
经书往往说了那边而没说这边/119
太极学提出了境界观/121
庄子蝴蝶,一体两用,因境界而别/122
是诸法空相后面,一定还有一个脚印/124
转折而进入下面的境界/125
读经既要慧悟,又要清楚/127
境空与法无/128
由在见我与悟我非在/130
前面叫佛行,后面是佛果/131
“沾连求证”!不同境界的拉郎配/131
书、都这样,挂一漏万,它不可能面面俱到/132
用境界观来推敲经文/133
用有界语言讲无界而造成的麻烦/134
无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无,谁知无?/136
照见五阴空。谁照?有照!/137
宇宙到底有边还是没边?/137
一切本具,所以无所得/138
常境——悟境——证境,140
究竟涅椠是个境界,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同/140
咒经就是要立一个执/141
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咒,还是指的功行?/142
不关键的全说了,最关键的话却没说/143
二、玄奘部/145
《心经》,没有一个心字/145
就是观自在菩萨当年修持的大法/146
《心经》是一个渡船,一个心印/146
是记载非常精粹高妙而奥秘的东西/147
孙悟空的老师是谁?/147
《心经》入门,《金刚》证性/149
不知又要付出多少心血、多少代价!/149
观、自在菩萨/150
有情来下种——没有烦恼无法修道/15l
讲什么经,说什么话;解什么法,应什么人!/152
观分内观、外观/153
心知以念形;我在观自在才能进入菩萨行/154
无分别心不能入道,有分别心不能入性/155
众生说观——分别见/157
谈观自在菩萨是一种境界/158
观自在菩萨是钥匙/160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161
观自在菩萨,看你怎么读/163
对自在的不同理解/164
众说纷纭观自在/165
入道与入性:开始修行与终极修行/167
观自在菩萨这五个字是全书的纲领/168
自然本在,自如俱在/169
自在菩萨:自省、自见、自悟、自证/170
心、行、境、道、果——观自在菩萨的全过程/171
看经文用字:行与深、观与照/17l
苦海亦乐海——对应说/172
观自在?自何在?自在何?何自在?/174
是诸法空相的后面有漏文,175
好像这个空、从来就没有沾染过色/177
依般若波罗蜜多与实无有法/178
一部《心经》就是一句话/179
心印无相/180
有心谓之参,无心谓之禅/181
照和见差别在哪里?/183
既然五蕴皆空,怎么知道度一切苦厄/184
照在境中,见在境外/185
参究色空/186
色空平等观谓行,色空同一观谓深/188
诸说是诸法空相/189
出了境界一切苦厄还在/190
五个空代表了心经的层次/191
解空析空/192
每个空都有不同的境界/193
关于舍利子的文章/194
观自在菩萨就是心经的功行或道行/196
色空一体的功境境界/197
诸法空相,佛性本实/198
佛性本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199
心经展示的修行方式/200
本知空明,茫茫空空,了无大千!/201
超过阴阳,便能无系无范,而得自在/201
《金刚经》才是证性之书/203
依般若波罗蜜多,这个依字怎么解/203
法法是法。法法非法!/205
神秀如果看到心经,就不会说时时勤拂试/206
大道一体,那么罗什大师能懂!/207
念咒语就是行、识,怎么五蕴又回来了?/208
加咒语如同去金换铁/209
佛本无生,何来转世/210
三、法月部/212
法月这是在编经!/213
造作伪经文字,还像煞有介事/215
囊金换铁,得不偿失!/216
“如是我闻”加进去了/217
躺在这不可思议的佛法上等解脱啊?/218
这位法月和尚,看起来有点文化水平/219
法月开始神说心经/220
历史就是我老师,这都是他教的!/221
观自在菩萨!说明法月对这句话一无所知!/222
这是第二个法月、法星!/222
可怜昧昧众生这一片诚心!/223
入定弹指一宵,出定仍知定受/224
《僧俗辩语》全文/225
僧俗辩语缘起/227
那他大净、你当然就是大脏了!/228
随处是性,则非真性!/229
把关系搞得最乱的、是法月!/231
标准的宗教佛经自法月始/232
四、不空部/233
后增序文,化平常为神异/235
梵本直译不润色汇文/238
自性不增不减,怎么可能空呢?/239
怎么回事,问那个第一个编经的法月!/240
“自性皆空!”则是采自法月的杰作!/241
看来,就是个没明堂!/242
创不出新意,怎么办?只好作怪!/242
对!换句式是他们的老把戏!/243
冤了不空了吧?/245
对!这要谢谢不空大师!/246
五、利言部/246
广大甚深,顾名思义,以海喻性!/247
离诸苦厄!度已;度一切苦厄!度人/249
说明一个问题,佛经是人编的!/249
既云初学,何能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250
照抄而无误,也是济世度人!/251
诸佛如来,本是一体!何分彼此?/251
编经者这是以俗人之心在度佛菩萨之腹/252
六、法成部/253
出了个异门/254
他错就错在不该随随便便加了这个等字!/254
作为佛门弟子,大德三藏法师,连内照也不懂?255
原来都应该没有,是法月等干的事!/256
功行觉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57
他们无聊的如许妄作,早已充斥佛经界!/258
把玄奘这么美的句子改成这样,且一无新意!/258
真烦人!乱搞什么?所以你们要讨厌他/260
胆敢把佛祖的本意也改了/261
就当我们大家一齐修、忍俗波罗蜜吧!/261
这个法成和尚确实超过颠倒/262
七、智能轮部/264
名广大甚深照见/265
因为,道参在智能悟证/267
一个是俗事牵挂;一个是疾病缠身/267
现成正觉,后成偏觉/269
洋芋土豆马铃薯!/269
证据确凿,智能轮无言以对!/270
八、试光禄施护部/271
宣说正法和宣说不正法/272
看来,异门这个名称,实在是难以忍耐/273
这真是囊金换铁!/274
不成圣见,便成俗见!/274
这相应之行,不就是依吗?/275
新的创造/276
九、试鸿胪施护部/276
实际上还有两个殊不相类似的不同版本/278
对应反证、否两端、立中正观的思辨法!/2j
又接着讲了对应平等观的思悟方式!/279
必须明证的常见碍缚十八空/280
这个颂,又是佛后世之造作者所加/281
此后为梵文音译,不知其义,姑存之/28l
十、释超一部/282
在赋名这一点上,他是最干净的/283
这经书用字不严谨,是最大的遗憾/283
审察审察,这真的回来了,又用六识了/284
众生大都不懂,无法辨别真伪!/285
别高兴,原文佛经没这些!/285
十一、释慧清部/287
真是越来越热闹了/288
随喜就是随缘布施/289
类说结语/290
玄奘与罗什心经译本之同/290
“如是我闻”而开篇/291
般若波罗蜜多,是惟一无上的大法门!/291
确切的说是汉文的润改!/292
玄奘与罗什心经译本之异/292
所以,持咒不需要讲理/293
《金刚经》到《心经》,都可以说是字字千金/293
失掉了“三心不可得,生此当下心”的内涵/294
参经之方便法门/294
心无挂碍/294
自然与平常/295
自度与他度/296
不说众生不悟,一说众生就落执/296
菩提树下如来觉悟法门/297
见诸非相即为如来/298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298
再看《金刚经》/299
自然无为者圣贤也/299
住心、伏心与云何修行/300
证性之经与安心之经/301
心与牲/301
持咒与空定/301
再说心经之于玄奘/302
入世之功与出世之过/303
把自言充佛言,这是历史的事实!/304
道佛之间也在相互影响,并相互取长补短/304
道、没有道、佛之分!/305
这就是人的智能思维的差异/306
版本多,佛经不确切/306
入道的标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307
证道的标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308
观世音菩萨当年确实成道了/308
行道的桥: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09
一个是悟道喜语,一个是大道无言/310
道贵平常,道无鬼神!/3ll
经无恒解,达道为上!/312
回头怅望三山外,几个僧人自在听?/312
仿佛居士说《心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