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资料汇编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岛利郎编

分类号:

ISBN:978986791519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論文以1930年到1934年在台灣發生的鄉土文學論戰為主題,根據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提出的「共同體」概念進行研究。除了論述鄉土文學論戰的定位、意義之外,還探討當時台灣漢語文化圈中的「鄉土」具有何種意義。   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筆者將台灣的知識份子針對鄉土文學的定義以及台語文字化的必要性所提出的各種議論做出詳細的整理。在論戰中,他們所發言的論點呈現出彼此之間對現狀的認識有相當大的落差。第三章中,筆者依據台灣社會的政經、教育以及文化等狀況來描寫發生論戰的背景。 鄉土文學論戰的爭論點之一,就是漢語文化圈在選擇作為書寫語言時,應該選擇中國白話文或台語。第四章主要在考察當時台灣的語言狀況,闡述為何他們採用與台灣人的母語台語悖離的中國白話文,並且思考發生言文不一致的原因。   另外,論戰中很重要的論點之一是「大眾」一詞的定位,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份子認為他們負有教育大眾的使命感所致。在亞洲各國裡,尤其在中華文化圈中,書寫語言以及口語不一致實屬常態,可是在台灣所發生的問題除了語言現代化趨勢的影響之外,社會主義所帶來的影響也甚大。第五章主要在描寫社會主義對漢語文化圈的影響。

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193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资料汇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