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in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著
分类号:X22
ISBN:978780230628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共分十七章,第一章至第五章是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估方法的总结,介绍了研究采用的方法和行动,提出了一个新的由自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总体协调发展5个系统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集中对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分别论述了中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原因,总结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评估结果和态度,逐项详细地评估了中国发展的资源基础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则集中于中国不同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分别对发达地区上海、新兴发达地区深圳、中等发达地区山东德州,欠发达地区宁夏固原过去20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研究成果对客观认识中国发展的模式及其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二 建立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一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二 可持续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及其类型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案
一 国际相关经验的结论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方案
三 研究实施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开发的行动
一 专家和机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二 评估体系需求的用户调查(调查问卷)
三 专家组的反复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核算方法
三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六章 中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基础
一 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二 国家促进区域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政策尝试和效果
第七章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评估与态度
一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评价
二 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评估
三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发展的评估
四 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资源基础的评估
五 国际社会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
六 结论
第八章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 能源资源
四 生态系统
五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第九章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经济增长
二 经济质量
三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对人口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 对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评估
三 对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评估
四 对社会保障的评估
五 对社会公平与稳定的评估
六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一章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环境现状
二 主要环境问题
三 环境变化的过程及直接原因
四 环境保护能力
五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环境发展比较
六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环境发展
七 环境发展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第十二章 对和谐性的评估
一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二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三 环境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四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五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六 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
七 结论
第十三章 驱动力分析
一 政府与政策的强力驱动
二 各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竞争
三 大规模投资
四 文化根源
第三篇 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十四章 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上海)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和建议
五 指标体系应用效果的分析
第十五章 新型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深圳)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六章 中等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德州)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固原)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二 建立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一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二 可持续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及其类型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案
一 国际相关经验的结论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方案
三 研究实施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开发的行动
一 专家和机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二 评估体系需求的用户调查(调查问卷)
三 专家组的反复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核算方法
三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六章 中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基础
一 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二 国家促进区域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政策尝试和效果
第七章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评估与态度
一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评价
二 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评估
三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发展的评估
四 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资源基础的评估
五 国际社会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
六 结论
第八章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 能源资源
四 生态系统
五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第九章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经济增长
二 经济质量
三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对人口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 对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评估
三 对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评估
四 对社会保障的评估
五 对社会公平与稳定的评估
六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一章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环境现状
二 主要环境问题
三 环境变化的过程及直接原因
四 环境保护能力
五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环境发展比较
六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环境发展
七 环境发展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第十二章 对和谐性的评估
一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二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三 环境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四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五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六 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
七 结论
第十三章 驱动力分析
一 政府与政策的强力驱动
二 各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竞争
三 大规模投资
四 文化根源
第三篇 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十四章 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上海)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和建议
五 指标体系应用效果的分析
第十五章 新型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深圳)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六章 中等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德州)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固原)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in China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