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dots as biological fluorescent probes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启凡著
分类号:
ISBN:97878110242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很多,用于生物荧光探针的量子点通常采用胶体化学法——按所有的原料不同可以分成金属有机溶剂热分解和巯基分子作稳定剂的水相合成两种路线。对用于生物检测的纳米晶体的要求是可溶于水或缓冲溶液,粒径分布均匀,量子产率高,并且稳定。因此制备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性好、对光热稳定性好的量子点,尤其是制备对于生物监测十分重要的受激发能在红外区发光的量子点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已经在生物学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进展,但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的偶联技术、量子点对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标记以及新型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等仍然是值和高度重视的新技术。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1.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1.3 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1.1.4 纳米材料的表征
1.2 量子点
1.2.1 量子点的概念
1.2.2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1.3 量子点的合成
1.3.1 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利用前驱体热分解合成量子点
1.3.2 用巯基小分子等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量子点
1.3.3 作为生物探针的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
1.4 量子点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
1.4.1 量子点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标记和检测
1.4.2 量子点对生物组织和细胞的标记与成像
1.4.3 量子点用于活体医学成像
1.5 本书研究目的及设计思想
第2章 微波加热制备半胱胺包被的CdTe量子点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碲氢化钠溶液的制备
2.2.3 半胱胺包被的碲化镉纳米量子点的制备
2.2.4 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2.2.5 CdTe量子点的XRD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量子点合成条件的优化
2.3.2 CdTe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2.3.3 CdTe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2.3.4 不同温度下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2.3.5 微波加热方法与水相回流方法合成CdTe量子点的光学性能比较
2.3.6 不同前驱体浓度对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光谱的影响
2.3.7 不同半胱胺浓度对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光谱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胱胺包被的CdTe量子点制备及与单链DNA的链接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半胱胺包被的碲化镉纳米量子点的制备
3.2.3 CdTe纳米量子点的纯化
3.2.4 CdTe纳米量子点与DNA分子的链接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Te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3.3.2 CdTe纳米量子点的表征
3.3.3 DNA的吸收和荧光光谱
3.3.4 CdTe量子点与DNA链接后的光谱变化
3.3.5 pH值对量子点与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6 磷酸盐浓度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7 NaC1浓度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8 磷酸盐和氯化钠溶液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9 QDs-DNA偶联产物的荧光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BSA的标记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反应试剂的配制
4.2.3 碲氢化钠(NaHTe)溶液的制备
4.2.4 水热法合成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
4.2.5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共价偶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dTe量子点呈现的颜色
4.3.2 CdTe量子点的可见吸收光谱
4.3.3 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
4.3.4 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4.3.5 不同温度下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4.3.6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的光谱
4.3.7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条件的优化
4.3.8 pH值对QDs-BS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4.3.9 NaC1浓度对QDs-BS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4.3.10 不同发射峰位的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
4.3.11 BSA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标记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
5.2.3 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的共价偶联
5.2.4 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影响的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dTe量子点溶液的光学性质
5.3.2 CdTe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5.3.3 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结合物的光谱性质
5.3.4 CdTe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偶联条件的优化
5.3.5 CdTe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链接产物的稳定性
5.3.6 胰凝乳蛋白酶的浓度对QDs-chymotrypsin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
5.3.7 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用CdTe量子点标记Hela细胞的初步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药品
6.2.2 试剂的配制
6.2.3 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合成
6.2.4 CdTe量子点与兔抗人癌胚抗原多克隆抗体的链接
6.2.5 CdTe量子点与山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的链接
6.2.6 细胞的传代培养
6.2.7 QDs-antibody对活细胞的标记
6.2.8 QDs-IgG对活细胞的标记
6.2.9 QDs-antibody对固定细胞的标记
6.2.10 QDs-IgG对固定细胞的标记
6.2.11 荧光显微镜的成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dTe量子点的光谱性质
6.3.2 QDs-antibody对Hela细胞的直接标记
6.3.3 QDs-IgG对Hela细胞的间接标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Lx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1.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1.3 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1.1.4 纳米材料的表征
1.2 量子点
1.2.1 量子点的概念
1.2.2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1.3 量子点的合成
1.3.1 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利用前驱体热分解合成量子点
1.3.2 用巯基小分子等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量子点
1.3.3 作为生物探针的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
1.4 量子点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
1.4.1 量子点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标记和检测
1.4.2 量子点对生物组织和细胞的标记与成像
1.4.3 量子点用于活体医学成像
1.5 本书研究目的及设计思想
第2章 微波加热制备半胱胺包被的CdTe量子点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碲氢化钠溶液的制备
2.2.3 半胱胺包被的碲化镉纳米量子点的制备
2.2.4 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2.2.5 CdTe量子点的XRD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量子点合成条件的优化
2.3.2 CdTe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2.3.3 CdTe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2.3.4 不同温度下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2.3.5 微波加热方法与水相回流方法合成CdTe量子点的光学性能比较
2.3.6 不同前驱体浓度对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光谱的影响
2.3.7 不同半胱胺浓度对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光谱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胱胺包被的CdTe量子点制备及与单链DNA的链接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半胱胺包被的碲化镉纳米量子点的制备
3.2.3 CdTe纳米量子点的纯化
3.2.4 CdTe纳米量子点与DNA分子的链接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Te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3.3.2 CdTe纳米量子点的表征
3.3.3 DNA的吸收和荧光光谱
3.3.4 CdTe量子点与DNA链接后的光谱变化
3.3.5 pH值对量子点与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6 磷酸盐浓度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7 NaC1浓度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8 磷酸盐和氯化钠溶液对QDs-DN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3.3.9 QDs-DNA偶联产物的荧光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BSA的标记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反应试剂的配制
4.2.3 碲氢化钠(NaHTe)溶液的制备
4.2.4 水热法合成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
4.2.5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共价偶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dTe量子点呈现的颜色
4.3.2 CdTe量子点的可见吸收光谱
4.3.3 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
4.3.4 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4.3.5 不同温度下量子点的生长规律
4.3.6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的光谱
4.3.7 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条件的优化
4.3.8 pH值对QDs-BS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4.3.9 NaC1浓度对QDs-BSA偶联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4.3.10 不同发射峰位的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
4.3.11 BSA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标记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
5.2.3 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的共价偶联
5.2.4 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影响的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dTe量子点溶液的光学性质
5.3.2 CdTe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5.3.3 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结合物的光谱性质
5.3.4 CdTe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偶联条件的优化
5.3.5 CdTe量子点与胰凝乳蛋白酶链接产物的稳定性
5.3.6 胰凝乳蛋白酶的浓度对QDs-chymotrypsin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
5.3.7 量子点对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用CdTe量子点标记Hela细胞的初步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药品
6.2.2 试剂的配制
6.2.3 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合成
6.2.4 CdTe量子点与兔抗人癌胚抗原多克隆抗体的链接
6.2.5 CdTe量子点与山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的链接
6.2.6 细胞的传代培养
6.2.7 QDs-antibody对活细胞的标记
6.2.8 QDs-IgG对活细胞的标记
6.2.9 QDs-antibody对固定细胞的标记
6.2.10 QDs-IgG对固定细胞的标记
6.2.11 荧光显微镜的成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dTe量子点的光谱性质
6.3.2 QDs-antibody对Hela细胞的直接标记
6.3.3 QDs-IgG对Hela细胞的间接标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Lx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dots as biological fluorescent prob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