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探微

副标题:无

作   者:古风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47326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其五,“虚境”的创构。刘氏所谓的“物色尽而情有余”(《文心雕龙.物色》),就是指“虚境”而言。“情有余”,余在何处?余在“隐”处!那么,如何隐?大致说来,有两种“隐”法,一是“内隐”,即隐于字里缝间,求其“深”;二是“外隐”,即隐于文词之外,求其“远”。深则“辞约而旨丰”,远则“事近而喻远”(《文心雕龙·宗经》)。只有这样,才能创构出“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虚境来。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是由实境的“晴景交融”与虚境的“象外之情、景”合构而成的。如图所示:虚境的审美效果是“余味”。这又道出了“味”与“意境”的审美关系。光有“实境”是死境,有了“虚境”才是活境,才是灵境,也就有了“余味”,有了无穷的艺术生命力。只有如此,“文章岁久而弥光”(《文心雕龙·指瑕》),因为“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文心雕龙·宗经》)。所以,优秀的文学意境,诸如唐诗之境与宋词之境等,是永垂不朽的!正如曹丕所说,文学的创作也就成为“不巧之盛事”了。 其六,创构“虚境”的艺术原则。《文心雕龙·隐秀》云:“或有晦塞为深,虽奧非隐。”他认为,“奧”与“隐”不是一回事儿。“奥”即是“晦塞”。文义暗涩为“晦”,读者难懂为“塞”。有的人故作高深,使文晦塞难懂;有的人卖弄学识,以难字怪词吓人,都不是“隐”。真正的“隐”是“自然会妙”,或若“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或如“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使文外之“余味”,自然而然地“曲包”在文词意象之内,从而构成“虚境”。这是创构“虚境”的一条艺术原则。 3.“意境”术语的创构与运用。 在《文心雕龙》中,运用了“象”、“意象”和“境”等“意境”术语。先说“象”。《文心雕龙》共用“象”21次,分布在13篇之中。其中有“物象”义,如《原道》篇云:“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神思》篇云:“神用象通,情变所孕。”这里“神用象通”与“神与物游”同义。也有“形象”义,如《情采》篇云:“综述性灵,敷写器象。”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形,器象即形象,《比兴》篇云:“凡斯切象,皆‘比’义也。”次说“意象”。虽只一见,意义却非同寻常。在刘勰以前,“意”与“象”是分开用的,而且多局限于“易学”之中。刘勰第一次将两字合铸成一词,创构了“意象”这个术语,而且第一次运用在文艺理论中。它是“心物交融”的产物,对后来的中国诗学和美学、特别是“意境”美学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后说“境”。阮国华先生说:“除《隐秀》补文外,《文心雕龙》全文无一‘境’字。”①这话是不准确的。事实上,除《隐秀》补文中用了一例“境”字(即“境玄思淡”)外,还用了两例“境”字。一例是,《诠赋》篇云:“与诗画境”;另一例是,《论说》篇云:“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前者是“境”的本义,后者是“佛境界”义,但都不像补文中的“境”那样具有范畴意义。总之,对于“意境”美学来说,刘勰的贡献是铸造并在文论中使用了“意象”术语;还先后在《原道》篇与《书记》篇中运用了“取象”一词,虽不是针对文学而说,但毕竟用在了文论著作之中。这些对于后来的文论家在“意境”美学的术语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刘勰的“意境”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文化渊源上,论述了自然景物对于文学起源和“意境”取象的重要意义,初步解决了文学意境萌生的文化根源问题; 二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感物取象、意境内构、艺术表达和虚境追求等文学意境的艺术创造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三是“意境”术语的创构和运用,虽然其始也简,但却垂 泽久远。刘勰的“意境”美学思想丰富精彩,是对他以前的“意境”观念的理论总结,又为后世的“意境”范畴形成奠定了一个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王昌龄首创“意境"范畴 在“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王昌龄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有人说,“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是刘勰的‘意象’说到唐代诗境说的中间环节。”①这话很对。 但是,关于《诗格》是否王昌龄所作,向来争议不决。从北宋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蔡传辑录的《吟窗杂录》(部分)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都认为王昌龄作有《诗格》一书。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明代胡文焕《诗法统宗》和清代顾龙振《诗学指南》等,都沿用宋人的说法。但是,清朝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对前人的说法大加否定,以为是后人“依托”之作。此说一出,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此说在学界还占有主导地位。在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周振甫先生撰“意境”条指出:“但《诗格》是伪作,几成定论。”傅璇琮先生撰“王昌龄”条持保留态度,指出:“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龄原著,则尚待考证。” 对此问题有突破性贡献的一件事,就是《文镜秘府论》的重新发现。清光绪六年(1880),杨守敬赴日本考察。在日期间,他到处访求中国散佚在日本的古籍文献,著有《日本访书志》。在该书的卷十三中,介绍了古钞本的《文镜秘府论》。这件事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也促进了关于王昌龄的研究。1943年,罗根泽先生就根据《文镜秘府论》的材料断定其中的“十七势”、“论文意”等,“为真本王昌龄《诗格》的残存。”认为,“遍照金刚以前的研究诗格、诗势而姓王的,只有王昌龄一人”,所以,“知作者是王昌龄。①接着,又发现了遍照金刚《书刘希夷集献纳表》中的一条资料,云: 王昌龄《诗格》一卷,此是在唐之日,于作者边偶得此书。古诗格等虽有数家,近代才子,切爱此格。②陆心源《唐文续拾》卷十六也收有这条资料,题作《献书表》。这条资料对于王氏的著作权是一个有力的确证。70年代末,美国华裔学者、密西根大学人文学系教授李珍华先生在《王昌龄》一书中,就肯定《诗格》为王昌龄所作。17988年,李珍华先生又与傅璇琮先生合著《谈王昌龄的卷《调声》、地卷《六义》等各节内容,“均采录王氏诗论。”②1996年,张伯伟先生结合以上新的研究成果,“将王昌龄《诗格》厘作三卷”,③并予以校考。这是目前最为完备详实的一部《诗格》文本。 ……

目录

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
第一章 20世纪“意境”研究回眸
 第一节 进展与收获
 第二节 困境与出路
第二章 多维视野中的“意境”理论
 第一节 刘勰为“意境”理论奠基
 第二节 王昌龄首创“意境”范畴
 第三节 皎然的“取境”说
 第四节 司空图的“意境”形态论
 第五节 普闻论“意句”与“境句”
 第六节 谢榛论“情景之合”
 第七节 陆时雍的“情境创造”论
 第八节 王夫之论“情景交融”
 第九节 梁启超的“新意境”说
 第十节 王国维的“境界”说
 第十一节 结语:历史语境中的“意境”理论
第三章 “意境”内涵的多层阐释
 第一节 “意境”的泛化与净化
 第二节 “意境”内涵的符号学阐释
 第三节 “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
 第四节 “意境”内涵的美学阐释
 第五节 “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
 第六节 结语:文化语境中的“意境”内涵
第四章 “意境”本质的多向探寻
 第一节 人与自然统一的“意境”本质
 第二节 原始与文明交响的“意境”本质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转换的“意境”本质
 第四节 中西文化对话的“意境”本质
 第五节 结语:审美语境中的“意境”精神
第五章 跨人新世纪的“意境”研究
 第一节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
 第二节 “意境”理论的世界化
 第三节 21世纪“意境”研究的基本走向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意境探微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