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丛书系国家“八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十数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本丛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诸领域的思想史为研究对象,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研究诸领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它以学术思潮为背景,以代表人物为骨架,以深刻影响思想史面貌之社会政治为血肉,勾勒出诸领域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提示出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注意总结建国以来诸领域思想发展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
目录
绪 论
一 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学术与学术思想
(二)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分期与演进
二 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一)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分期
(二)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旧学批判与新学重建(1949~1956)
一 建国初期的学术指导方针
(一)《共同纲领》的文化(包括学术)方针
(二)知识分子的改造方针与其实施
(三)学习宣传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方针的确立
二 建国初期的学术思想批判运动
(一)蔡尚思对儒家思想的总批判
(二)对电影《武训传》文艺思想的政治批判
(三)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政治批判
(四)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五)梁漱溟的学术思想及对他的批判运动
(六)胡风的文艺思想及对他的批判运动
(七)对建国初期学术思想政治批判的评析
三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思想重构
(一)李达、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二)郭沫若、范文澜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旗帜的高扬和茅盾、周扬、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四)中国经济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四 建国初期的学术思想争鸣
(一)关于过渡时期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的论争
(三)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学术思想的活跃与曲折发展(1956~1966)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陆定一的诠释和毛泽东的解说
二 学术思想的活跃
(一)孙冶方、薛暮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杨献珍唯物主义思想在逆境中的曲折发展
(三)翦伯赞、吕振羽的史学思想
(四)文学理论界学术思想的活跃与反复
(五)熊十力对新儒学思想的拓展
三 学术思想的争鸣与讨论
(一)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和“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两场论争
(二)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
(三)文艺理论界的学术思想论争
(四)史学界开展的“为曹操翻案”的讨论和关于历史主义的论争
(五)关于美学思想的讨论
四 “左”倾思潮冲击下对学术思想的政治批判
(一)对马寅初学术思想的批判
(二)周谷城的学术思想及其被批判
(三)冯友兰的学术思想及其被批判
第三章 学术思想的禁锢(1966~1976)
一 “文化大革命”对学术思想的“革命”
(一)对学者的迫害及对学术思想的禁锢
(二)对学术事业的践踏及对学术思想的扭曲
二 “文化大革命”中学术思想的畸形发展
(一)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
(二)“四人帮”的反动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三)“四人帮”的文艺创作思想剖析
(四)“四人帮”的“一片黑暗”论和“评法批儒”中的影射史学
三 逆境中的关怀与学者的学术思想
(一)党的健康力量对学术人才和学术事业的保护
(二)难以扼杀的理性
(三)经济学家无悔的选择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而获罪的哲人
(五)史学家的傲骨与沉思
(六)梁漱溟的“舍我求真”的思想
第四章 学术思想的解放(1976~1984)
一 学术思想的复苏与解放
(一)“百家争鸣”学术方针的重新提倡
(二)对“左”倾学术思想的清算
(三)对建国以来学术思想的理性反思
(四)对一些学术问题的争鸣与讨论
(五)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 学术思想的重新活跃
(一)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二)经济史学界对经济史领域的开拓
(三)哲学史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新探讨
(四)金景芳对中国奴隶社会史的微观研究
(五)王元化对若干文艺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 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上)(1984~1992)
一 学术思潮的嬗变
(一)海外学术思潮的涌入
(二)中国学术思潮的嬗变
二 哲学思想在挑战中发展
(一)哲学思想的争鸣
(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体系的新思索
(三)张岱年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建构
三 史学思想的空前活跃
(一)关于史学理论体系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三)关于历史发展道路多样性问题的争论
(四)关于史学功能、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争论
(五)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
(六)白寿彝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构
四 经济改革思想的迅速发展
(一)关于经济改革关键点问题的讨论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的探索
(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
第六章 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下)(1984~1992)
一 文艺学思想的争鸣与发展
(一)文艺学方法和观念的讨论与更新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争鸣与建构
(三)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大论争
(四)关于“重写文学史”问题的争论
(五)钱钟书的文艺思想
二 法学、政治学的重建与发展
(一)法学的重建与发展
(二)政治学的重建与发展
三 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重建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重建与发展
(二)教育学等学科的恢复与发展
四 考古学的兴盛与发展
(一)新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建立
(二)“地层学”在考古学中的运用
(三)苏秉琦的区系类型思想
(四)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论争
(五)其他考古学新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结束语:坚持“双百”方针 促进学术思想繁荣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一 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学术与学术思想
(二)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分期与演进
二 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一)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分期
(二)建国以来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旧学批判与新学重建(1949~1956)
一 建国初期的学术指导方针
(一)《共同纲领》的文化(包括学术)方针
(二)知识分子的改造方针与其实施
(三)学习宣传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方针的确立
二 建国初期的学术思想批判运动
(一)蔡尚思对儒家思想的总批判
(二)对电影《武训传》文艺思想的政治批判
(三)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政治批判
(四)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五)梁漱溟的学术思想及对他的批判运动
(六)胡风的文艺思想及对他的批判运动
(七)对建国初期学术思想政治批判的评析
三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思想重构
(一)李达、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二)郭沫若、范文澜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旗帜的高扬和茅盾、周扬、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四)中国经济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四 建国初期的学术思想争鸣
(一)关于过渡时期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的论争
(三)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学术思想的活跃与曲折发展(1956~1966)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陆定一的诠释和毛泽东的解说
二 学术思想的活跃
(一)孙冶方、薛暮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杨献珍唯物主义思想在逆境中的曲折发展
(三)翦伯赞、吕振羽的史学思想
(四)文学理论界学术思想的活跃与反复
(五)熊十力对新儒学思想的拓展
三 学术思想的争鸣与讨论
(一)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和“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两场论争
(二)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
(三)文艺理论界的学术思想论争
(四)史学界开展的“为曹操翻案”的讨论和关于历史主义的论争
(五)关于美学思想的讨论
四 “左”倾思潮冲击下对学术思想的政治批判
(一)对马寅初学术思想的批判
(二)周谷城的学术思想及其被批判
(三)冯友兰的学术思想及其被批判
第三章 学术思想的禁锢(1966~1976)
一 “文化大革命”对学术思想的“革命”
(一)对学者的迫害及对学术思想的禁锢
(二)对学术事业的践踏及对学术思想的扭曲
二 “文化大革命”中学术思想的畸形发展
(一)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
(二)“四人帮”的反动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三)“四人帮”的文艺创作思想剖析
(四)“四人帮”的“一片黑暗”论和“评法批儒”中的影射史学
三 逆境中的关怀与学者的学术思想
(一)党的健康力量对学术人才和学术事业的保护
(二)难以扼杀的理性
(三)经济学家无悔的选择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而获罪的哲人
(五)史学家的傲骨与沉思
(六)梁漱溟的“舍我求真”的思想
第四章 学术思想的解放(1976~1984)
一 学术思想的复苏与解放
(一)“百家争鸣”学术方针的重新提倡
(二)对“左”倾学术思想的清算
(三)对建国以来学术思想的理性反思
(四)对一些学术问题的争鸣与讨论
(五)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 学术思想的重新活跃
(一)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二)经济史学界对经济史领域的开拓
(三)哲学史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新探讨
(四)金景芳对中国奴隶社会史的微观研究
(五)王元化对若干文艺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 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上)(1984~1992)
一 学术思潮的嬗变
(一)海外学术思潮的涌入
(二)中国学术思潮的嬗变
二 哲学思想在挑战中发展
(一)哲学思想的争鸣
(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体系的新思索
(三)张岱年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建构
三 史学思想的空前活跃
(一)关于史学理论体系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三)关于历史发展道路多样性问题的争论
(四)关于史学功能、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争论
(五)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
(六)白寿彝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构
四 经济改革思想的迅速发展
(一)关于经济改革关键点问题的讨论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的探索
(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
第六章 学术思潮的嬗变与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下)(1984~1992)
一 文艺学思想的争鸣与发展
(一)文艺学方法和观念的讨论与更新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争鸣与建构
(三)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大论争
(四)关于“重写文学史”问题的争论
(五)钱钟书的文艺思想
二 法学、政治学的重建与发展
(一)法学的重建与发展
(二)政治学的重建与发展
三 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重建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重建与发展
(二)教育学等学科的恢复与发展
四 考古学的兴盛与发展
(一)新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建立
(二)“地层学”在考古学中的运用
(三)苏秉琦的区系类型思想
(四)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论争
(五)其他考古学新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结束语:坚持“双百”方针 促进学术思想繁荣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