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20年来,写作学界对文体写作的研究,更胜于对写作原理的研究,这方面出版的书籍之多,造成的声势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可谓声势浩大而成绩显著。
文体写作,分为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
就文学写作的研究来看,由于写作学界的研究者大多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对文学写作基本文体(如散文、诗歌、小说、影视文学、报告文学)及其写作技巧写作规律作了多方面的研究,还出现了孙绍振《文学创作论》那样总论性的、原理性的论著。我们前面曾提到,文艺学、写作学都要研究文学文体的写作,但二者研究的旨趣是不同的。文艺学更注重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它更注重的是阐释、理解和欣赏;而写作学更注重的是操作及操作的规律。虽然写作学对文学写作的研究在整体上并没有达到文艺学研究所达到的水平,但至少在对“写”的技巧及规律的研究上弥补了文艺学研究的不足。
写作学界对文体写作研究的实绩更多地表现在它对实用写作的研究上,自李景隆先生的《实用写作》(1984)开其端,实用写作也就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书籍也就铺天盖地而来,内容涉及到新闻写作、秘书写作、科技写作、经济文书的写作、法律文书的写作、企业管理文书的写作、军事文书的写作、现代礼仪文书的写作等各个领域,并与香港、澳门、台湾的学者有了较多的交流机会。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可谓声势浩大而成绩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写作学界对实用写作的研究, 日益克服了“格式+例文”的简单化倾向,对实用写作的本体及原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写作学会的下属学会——“文章学会”的一批研究者,他们以张寿康、程福宁、曾祥芹、张会恩、王凯符等诸位先生为代表,对实用文章写作的历史、功能、社会规范、;写作过程、生成模式、读写规律,都作了专门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合在一起颇为壮观。此外,裴显声先生主编的《现代实用写作学》(1996)、陈果安撰写的《实用写作原理》(1997),对实用写作作了学科化、原理化的研究。余国瑞先生主编的《经济写作系统与技法》(1990),提出来了“功能—结构”的实用写作原理,也是实用写作研究的重要理论收获之一。
(三)关于写作教学的研究
“写作教学论”属于写作学的“应用学科”,它要将写作基本原理和文体写作基本原理运用于写作教学实践。写作教学不但要遵循写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同时还有其自身的“教”与“学”的规律。
现代写作学基本上是响应现代写作教学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写作学:一门新兴的正在建设中的学科
2 写作学研究的对象
3 写作学的学科体系
4 写作学思潮
5 写作学的当代进展
6 广义写作学与狭义写作学
第二章 写作行为论
1 写作行为的含义
2 写作行为系统
3 写作行为的特点
4 写作行为的规律
5 写作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
6 写作技巧
7 写作行为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
8 实用文
9 实用写作
第三章 文章目标论
1 文章(广义)含义
2 文章(广义)构成规律
3 文章(广义)分类
4 文章(广义)体裁
5 文章(广义)图式
6 文章(广义)自生长理论
7 文体(广义)思维
8 文章(广义)之美(一)
9 文章(广义)之美(二)
10 文章(广义)之美(三)
11 文章(广义)作风
第四章 写作聚材论
1 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2 聚材的心理机制
3 聚材的途径:观察
4 聚材的途径:体验
5 聚材的途径:阅读
6 聚材的核心:感受
7 材料的积累:识记
第五章 写作构思论
1 构思的含义及特点
2 写作的“召唤结构”与“策略”
3 “思维时空”与“思维方式”
4 “思维模式”的构建与消解
5 文思启动:动机的产生
6 思路展开:主旨的提炼
7 思路展开:材料的取舍
8 思路展开:结构的安排
9 构思的成熟定型
10 构思中的联想
11 构思中的想象
12 构思中的思维
13 构思中的灵感
第六章 写作表达论
1 “写作语言”
2 “写作文本”
3 文本的语词层
4 文本的语象层
5 文本的语蕴层
6 “语体”与“文体”
7 汉文字的特点及母语思维
8 词的运用
9 句的运用
10 “语感”与“文采”
11 表达的含义与特点
12 表达的开笔定调
13 表达的情境性运思
14 表达的语段性运思
15 表达的修辞性运思
16 表达方式(一)
17 表达方式(二)
18 表达的修改润色
第七章 写作主体论
1 写作主体的含义
2 写作主体的发生
3 写作主体的修养
4 写作能力的发生机制
5 写作主体的建构(一)
6 写作主体的建构(二)
7 写作主体的建构(三)
8 写作主体的建构(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m
第一章 绪论
1 写作学:一门新兴的正在建设中的学科
2 写作学研究的对象
3 写作学的学科体系
4 写作学思潮
5 写作学的当代进展
6 广义写作学与狭义写作学
第二章 写作行为论
1 写作行为的含义
2 写作行为系统
3 写作行为的特点
4 写作行为的规律
5 写作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
6 写作技巧
7 写作行为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
8 实用文
9 实用写作
第三章 文章目标论
1 文章(广义)含义
2 文章(广义)构成规律
3 文章(广义)分类
4 文章(广义)体裁
5 文章(广义)图式
6 文章(广义)自生长理论
7 文体(广义)思维
8 文章(广义)之美(一)
9 文章(广义)之美(二)
10 文章(广义)之美(三)
11 文章(广义)作风
第四章 写作聚材论
1 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2 聚材的心理机制
3 聚材的途径:观察
4 聚材的途径:体验
5 聚材的途径:阅读
6 聚材的核心:感受
7 材料的积累:识记
第五章 写作构思论
1 构思的含义及特点
2 写作的“召唤结构”与“策略”
3 “思维时空”与“思维方式”
4 “思维模式”的构建与消解
5 文思启动:动机的产生
6 思路展开:主旨的提炼
7 思路展开:材料的取舍
8 思路展开:结构的安排
9 构思的成熟定型
10 构思中的联想
11 构思中的想象
12 构思中的思维
13 构思中的灵感
第六章 写作表达论
1 “写作语言”
2 “写作文本”
3 文本的语词层
4 文本的语象层
5 文本的语蕴层
6 “语体”与“文体”
7 汉文字的特点及母语思维
8 词的运用
9 句的运用
10 “语感”与“文采”
11 表达的含义与特点
12 表达的开笔定调
13 表达的情境性运思
14 表达的语段性运思
15 表达的修辞性运思
16 表达方式(一)
17 表达方式(二)
18 表达的修改润色
第七章 写作主体论
1 写作主体的含义
2 写作主体的发生
3 写作主体的修养
4 写作能力的发生机制
5 写作主体的建构(一)
6 写作主体的建构(二)
7 写作主体的建构(三)
8 写作主体的建构(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m
现代写作学引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