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医史

副标题:无

作   者:田华咏,杜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74647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说到苗医,大山外的朋友可能会有一种扑朔迷离之感!往往会与古代巫术和神话联系在一起,好象是一种遥远的记忆。其实,苗族医药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到苗家走走,你就会看到处处都有苗药,人人都会几个医方,若是你不会用,就问问当地苗医,他们会告诉你如何识药,如何用药,治什么病,怎么治病这些简单的道理。这些随手“拣”的“草根”医药,只要你带回去“洗一洗”,“切一切”等简单的“炮制”一下,稍加归纳就可以把苗家无字的“草根天书”头绪理出来,整理一下就会是一篇或一部很好的苗族医药论文或论著。这些年来,我们在湘、鄂、黔、渝的苗家山寨走访,结交了不少苗族朋友,认识了不少苗家医生,拜他们为师,向苗医求教,在苗家山寨“拣”到不少“宝贝”,使我一次次地享受到苗族医药文化滋味,感受到这么一个古老民族和悠久历史的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无数次享受苗族医药文化的过程中,把这些“享受”的启发和收获忠实记录下来,即显现出我国苗族医药发展的轨迹,于是就有了编写这本《中国苗医史》的企望。编写这本《中国苗医史》可谓蓄意已久。从上世纪80年中期就着手收集苗族医药的点点滴滴“文史”或“口碑”文献资料。在资料积累20多年的基础上,我们才冒着胆量开始编写。整个编写工作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在繁杂事务之余“敲敲打打”完成的,历时四年之久。在这四年之中,编写组成员先后无数次到苗族民间深入调查,还查阅相关馆藏史料,收集地下地上有关苗族医药文物等,在综合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才把《中国苗医史》编成目前的这个版本。回过头再看一下,还是显得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方面不够细,论述不够精确,这些就算留下一点遗憾,待今后再版时弥补吧。或留下空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臻至善,将一部更为翔实的中国苗医发展史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苗医史》编写中,参考和引用了有关苗族医药文化的史料和现代出版的苗族医药论文和著作。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苗族概况
第一节 苗族流源
第二节 苗族人口
第三节 苗族语言
第四节 苗族民俗
第五节 民族自治
第二章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族医药
第一节 神农“尝百草”、识药效、除病痛,始创医学
一、神农氏其人其事
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神农氏“尝百草”,行医治病的传说
三、神农与苗族医药的渊源
第二节 蚩尤“传神药,医治百病”
第三节 祝融传熟食,传按摩强身健体术
第四节 “苗药祖师”,苗族上古神医“苗父”
第五节 “欢兜尚赤”,消疫除病,苗医预防医学的形成
第六节 “药王”传苗医方
第七节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医药文化特征
第八节 关于苗医药的起源
第三章 古代苗族医药
第一节 古代苗族药物
一、《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二、《楚辞》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
三、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苗语药物
四、历史上其它史料记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第二节 苗家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
第三节 古代苗医疗法
一、药浴疗法
二、治痘法
三、拔毒法
四、外敷法、刮痧疗法、蛋滚疗法、熨法
第四节 畏鬼信巫、医巫一家
第四章 近代苗族医药发展简况
第一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二节 妇科及外科手术学的发展
第三节 苗族药物学的发展
第四节 苗族医药预防保健的发展
第五节 苗族巫医,医术的延续
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
二、画水巫术
三、苗家椎牛,求神灵保平安;苗家打猪,求神灵除疾病
第六节 近代苗族医药学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现代苗族医药
第一节 苗族医药的继承
第二节 苗族医药的发展与提高
一、组建了民族医药科研和医疗机构
二、开展了民族医药调查
三、苗医研究及临床专科专病建设
(一)苗医研究
(二)苗族医药专科专病建设
四、苗药研究
(一)苗药资源研究
1.《苗族医药学》苗药名(340种)
2.《湘西苗药汇编》药名(478种)
3.《湖北苗药》药名(397种)
4.《凤湿病苗药本草荟萃》药名(193种)
5.《中华本草·苗药卷》苗药(391种)
6.《苗医正骨》收载的苗医骨伤科药物(210种)名录
7.常用苗药别名录
(二)苗药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名录
五、苗族医药学术研究
(一)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苗族医药学术专著
(二)发表了一批苗族医药研究论文
(三)苗族医药学术交流
第六章 中国苗族医药学特点
第一节 苗巫文化传衍苗医药
一、苗族第一位大巫师——神农之孙灵恝
二、大巫师“苗父”,苗族的另外一位大巫师
三、楚巫文化的传人——屈原
四、苗巫遗风遗迹
(一)化水巫术
(二)放蛊巫术
五、现代苗族大巫医龙玉六
第二节“口碑”文化承传苗族医药
一、口头承传
二、宗教仪式活动是承传苗族医药文化特殊载体
第三节 三大医药文化圈构建中国苗医药
一、东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二、中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三、西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四、三大苗族医药文化圈的相互融汇,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苗医学
第四节 中国苗族医药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苗医药有悠久历史
二、苗巫文化传衍的巫医一家特征
三、在哲学思想指导的苗医学特征
四、苗医基本理论特征
第五节 数字表述苗医药
一、医学基础的数字表达
二、疾病诊断方面的数字表达
三、疾病分类方面的数字表达
四、疾病治疗方面的数字表达
第六节 中国苗医学对人类医学的贡献
一、对药物学的贡献
二、对传统外治疗法的贡献
三、对医学理论的贡献
四、对预防医学的贡献
第七节 关于苗医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七章 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探源
第一节 苗瑶语及应用民族
第二节 盘瓠与盘瓠文化现象
第三节“盘瓠蛮”与盘瓠图腾
第四节 苗瑶语族医药文化比较研究
一、悠久的人文医学历史
二、医巫同源是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共同特征
三、数字医学是苗瑶语族记述医药知识的基础
四、形象朴素的药物与症候命名
第八章 文化多样性对苗族医药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苗族文化与多元文化
第二节 巫楚文化对苗族医药的影响
一、巫楚文化特点
二、巫楚文化与苗族早期医药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五溪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一、五溪与五溪蛮地
二、五溪文化
三、五溪文化的特质
四、五溪文化与苗族医药文化
第九章 著名苗族医药专家学者简介
吴老柔
刘开运
龙玉六
罗其林
欧志安
陆科闵
邱德文
陈德缓
冉懋雄
谭学林
杜江
潘兴华
熊文美
熊安富
文明昌
滕建甲
田兴秀
张东海
祝均辉
龙玉山
第十章 苗医著作简介
第一节 公开出版的苗医药著作
一、《湘西苗药汇编》
二、《苗族医药学》
三、《湘西苗医初考》
四、《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五、《苗族药物集》
六、《苗族医药学》
七、《中华本草·苗药卷》
八、《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
九、《苗家养生秘录》
十、《湖北苗药》
十一、《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
十二、《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十三、《苗家实用药方》
十四、《苗族医学》
十五、《小儿推拿疗法》
十六、《苗医药发展史》
十七、《苗族药物学》
十八、《三本论·苗族生成哲学精髓解析》
十九、《苗医基础》
二十、《苗药资源学》
二十一、《苗医正骨》
第二节 苗族民间苗医手抄本
一、《万年看病吉凶》
二、《看病吉凶科》
第十一章 苗医药学术论文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苗族概况
第一节 苗族流源
第二节 苗族人口
第三节 苗族语言
第四节 苗族民俗
第五节 民族自治
第二章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族医药
第一节 神农“尝百草”、识药效、除病痛,始创医学
一、神农氏其人其事
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神农氏“尝百草”,行医治病的传说
三、神农与苗族医药的渊源
第二节 蚩尤“传神药,医治百病”
第三节 祝融传熟食,传按摩强身健体术
第四节 “苗药祖师”,苗族上古神医“苗父”
第五节 “欢兜尚赤”,消疫除病,苗医预防医学的形成
第六节 “药王”传苗医方
第七节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医药文化特征
第八节 关于苗医药的起源
第三章 古代苗族医药
第一节 古代苗族药物
一、《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二、《楚辞》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
三、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苗语药物
四、历史上其它史料记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第二节 苗家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
第三节 古代苗医疗法
一、药浴疗法
二、治痘法
三、拔毒法
四、外敷法、刮痧疗法、蛋滚疗法、熨法
第四节 畏鬼信巫、医巫一家
第四章 近代苗族医药发展简况
第一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二节 妇科及外科手术学的发展
第三节 苗族药物学的发展
第四节 苗族医药预防保健的发展
第五节 苗族巫医,医术的延续
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
二、画水巫术
三、苗家椎牛,求神灵保平安;苗家打猪,求神灵除疾病
第六节 近代苗族医药学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现代苗族医药
第一节 苗族医药的继承
第二节 苗族医药的发展与提高
一、组建了民族医药科研和医疗机构
二、开展了民族医药调查
三、苗医研究及临床专科专病建设
(一)苗医研究
(二)苗族医药专科专病建设
四、苗药研究
(一)苗药资源研究
1.《苗族医药学》苗药名(340种)
2.《湘西苗药汇编》药名(478种)
3.《湖北苗药》药名(397种)
4.《凤湿病苗药本草荟萃》药名(193种)
5.《中华本草·苗药卷》苗药(391种)
6.《苗医正骨》收载的苗医骨伤科药物(210种)名录
7.常用苗药别名录
(二)苗药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名录
五、苗族医药学术研究
(一)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苗族医药学术专著
(二)发表了一批苗族医药研究论文
(三)苗族医药学术交流
第六章 中国苗族医药学特点
第一节 苗巫文化传衍苗医药
一、苗族第一位大巫师——神农之孙灵恝
二、大巫师“苗父”,苗族的另外一位大巫师
三、楚巫文化的传人——屈原
四、苗巫遗风遗迹
(一)化水巫术
(二)放蛊巫术
五、现代苗族大巫医龙玉六
第二节“口碑”文化承传苗族医药
一、口头承传
二、宗教仪式活动是承传苗族医药文化特殊载体
第三节 三大医药文化圈构建中国苗医药
一、东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二、中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三、西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四、三大苗族医药文化圈的相互融汇,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苗医学
第四节 中国苗族医药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苗医药有悠久历史
二、苗巫文化传衍的巫医一家特征
三、在哲学思想指导的苗医学特征
四、苗医基本理论特征
第五节 数字表述苗医药
一、医学基础的数字表达
二、疾病诊断方面的数字表达
三、疾病分类方面的数字表达
四、疾病治疗方面的数字表达
第六节 中国苗医学对人类医学的贡献
一、对药物学的贡献
二、对传统外治疗法的贡献
三、对医学理论的贡献
四、对预防医学的贡献
第七节 关于苗医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七章 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探源
第一节 苗瑶语及应用民族
第二节 盘瓠与盘瓠文化现象
第三节“盘瓠蛮”与盘瓠图腾
第四节 苗瑶语族医药文化比较研究
一、悠久的人文医学历史
二、医巫同源是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共同特征
三、数字医学是苗瑶语族记述医药知识的基础
四、形象朴素的药物与症候命名
第八章 文化多样性对苗族医药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苗族文化与多元文化
第二节 巫楚文化对苗族医药的影响
一、巫楚文化特点
二、巫楚文化与苗族早期医药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五溪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一、五溪与五溪蛮地
二、五溪文化
三、五溪文化的特质
四、五溪文化与苗族医药文化
第九章 著名苗族医药专家学者简介
吴老柔
刘开运
龙玉六
罗其林
欧志安
陆科闵
邱德文
陈德缓
冉懋雄
谭学林
杜江
潘兴华
熊文美
熊安富
文明昌
滕建甲
田兴秀
张东海
祝均辉
龙玉山
第十章 苗医著作简介
第一节 公开出版的苗医药著作
一、《湘西苗药汇编》
二、《苗族医药学》
三、《湘西苗医初考》
四、《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五、《苗族药物集》
六、《苗族医药学》
七、《中华本草·苗药卷》
八、《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
九、《苗家养生秘录》
十、《湖北苗药》
十一、《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
十二、《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十三、《苗家实用药方》
十四、《苗族医学》
十五、《小儿推拿疗法》
十六、《苗医药发展史》
十七、《苗族药物学》
十八、《三本论·苗族生成哲学精髓解析》
十九、《苗医基础》
二十、《苗药资源学》
二十一、《苗医正骨》
第二节 苗族民间苗医手抄本
一、《万年看病吉凶》
二、《看病吉凶科》
第十一章 苗医药学术论文
后记
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神农氏“尝百草”,行医治病的传说
一、苗族第一位大巫师——神农之孙灵恝
二、医巫同源是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共同特征
第二节 苗族人口
绪论
第三节 祝融传熟食,传按摩强身健体术
第七节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医药文化特征
第三章 古代苗族医药
第六节 “药王”传苗医方
第三节 古代苗医疗法
一、药浴疗法
第四章 近代苗族医药发展简况
三、苗家椎牛,求神灵保平安;苗家打猪,求神灵除疾病
第四节 苗瑶语族医药文化比较研究
第二章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族医药
一、神农氏其人其事
第二节 苗家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
第四节 畏鬼信巫、医巫一家
第二节 妇科及外科手术学的发展
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
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名录
第二节 蚩尤“传神药,医治百病”
一、《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三、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苗语药物
第四节 苗族医药预防保健的发展
第五节 苗族巫医,医术的延续
4.《凤湿病苗药本草荟萃》药名(193种)
第六节 近代苗族医药学的主要特点
二、苗巫文化传衍的巫医一家特征
一、医学基础的数字表达
第七章 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探源
第一节 苗瑶语及应用民族
三、楚巫文化的传人——屈原
二、对传统外治疗法的贡献
二、五溪文化
滕建甲
后记
第一节 苗族流源
第五节 民族自治
第四节 “苗药祖师”,苗族上古神医“苗父”
第五节 “欢兜尚赤”,消疫除病,苗医预防医学的形成
四、历史上其它史料记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一)苗医研究
第一章 苗族概况
四、外敷法、刮痧疗法、蛋滚疗法、熨法
一、中国苗医药有悠久历史
刘开运
第八节 关于苗医药的起源
二、画水巫术
(二)苗药的研究与开发
五、现代苗族大巫医龙玉六
第三节 苗族语言
第四节 苗族民俗
三、神农与苗族医药的渊源
第五章 现代苗族医药
(二)发表了一批苗族医药研究论文
四、苗巫遗风遗迹
一、口头承传
第一节 神农“尝百草”、识药效、除病痛,始创医学
三、拔毒法
第一节 苗族医药的继承
5.《中华本草·苗药卷》苗药(391种)
6.《苗医正骨》收载的苗医骨伤科药物(210种)名录
第一节 苗巫文化传衍苗医药
二、宗教仪式活动是承传苗族医药文化特殊载体
第一节 古代苗族药物
第一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三节 苗族药物学的发展
7.常用苗药别名录
一、东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三、西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第六节 中国苗医学对人类医学的贡献
二、《楚辞》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
第二节 苗族医药的发展与提高
一、组建了民族医药科研和医疗机构
1.《苗族医药学》苗药名(340种)
2.《湘西苗药汇编》药名(478种)
(一)化水巫术
第五节 数字表述苗医药
二、治痘法
三、苗医研究及临床专科专病建设
欧志安
陆科闵
田兴秀
八、《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
十六、《苗医药发展史》
二、开展了民族医药调查
(二)苗族医药专科专病建设
3.《湖北苗药》药名(397种)
(三)苗族医药学术交流
第二节“口碑”文化承传苗族医药
二、疾病诊断方面的数字表达
熊安富
四、苗药研究
(一)苗药资源研究
五、苗族医药学术研究
(一)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苗族医药学术专著
二、大巫师“苗父”,苗族的另外一位大巫师
(二)放蛊巫术
四、三大苗族医药文化圈的相互融汇,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苗医学
第六章 中国苗族医药学特点
第四节 中国苗族医药的基本特点
一、对药物学的贡献
第三节“盘瓠蛮”与盘瓠图腾
第九章 著名苗族医药专家学者简介
陈德缓
十七、《苗族药物学》
第三节 三大医药文化圈构建中国苗医药
三、在哲学思想指导的苗医学特征
第三节 五溪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龙玉六
杜江
张东海
祝均辉
二、中部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第二节 盘瓠与盘瓠文化现象
潘兴华
十八、《三本论·苗族生成哲学精髓解析》
四、苗医基本理论特征
三、对医学理论的贡献
四、对预防医学的贡献
第十章 苗医著作简介
五、《苗族药物集》
十二、《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三、疾病分类方面的数字表达
一、巫楚文化特点
四、五溪文化与苗族医药文化
冉懋雄
谭学林
文明昌
十一、《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
四、疾病治疗方面的数字表达
四、形象朴素的药物与症候命名
罗其林
三、《湘西苗医初考》
第七节 关于苗医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公开出版的苗医药著作
四、《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七、《中华本草·苗药卷》
十四、《苗族医学》
一、悠久的人文医学历史
第一节 苗族文化与多元文化
一、五溪与五溪蛮地
吴老柔
一、《湘西苗药汇编》
九、《苗家养生秘录》
二十一、《苗医正骨》
三、数字医学是苗瑶语族记述医药知识的基础
二、巫楚文化与苗族早期医药文化的关系
三、五溪文化的特质
熊文美
龙玉山
第二节 苗族民间苗医手抄本
第八章 文化多样性对苗族医药文化的影响
六、《苗族医药学》
第二节 巫楚文化对苗族医药的影响
二、《看病吉凶科》
邱德文
一、《万年看病吉凶》
第十一章 苗医药学术论文
二、《苗族医药学》
十九、《苗医基础》
十、《湖北苗药》
十五、《小儿推拿疗法》
二十、《苗药资源学》
十三、《苗家实用药方》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苗医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