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源于作者上海市教委的一个课题: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而这一课题又是在我的一本专著《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基础上的后续研究。但在研究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发现,制度变迁不单纯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应用,社会发展也不是社会学转型理论在中国的重建,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综合研究的领域。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更突出“制度哲学”的特点,试图在构建制度哲学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对中国制度变迁和社会发展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因此,在研究结构和研究对象上,努力把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方法综合起来,进行构建性的讨论和整合。不过,从制度哲学研究结构的角度看,本书还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目录
引论:制度与发展
一、马克思“生产-制度”理论的思维范式
二、马克思“生产-发展”理论的思维范式
三、制度哲学的理论视野
第一章 行为、制度与创新
一、行为与制度
二、“制度资本”与制度功能
三、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第二章 秩序与政策:制度系统论
一、制度与秩序的关系
二、秩序优化与社会政策
三、公共政策的选择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第三章 竞争与合作:行为动力论
一、竞争行为与效率结构
二、合作行为与效率结构
三、制度创新与效率结构
四、行为动力学系统
第四章 产权、技术与管理:组织动力论
一、产权制度与组织变迁
二、技术创新与组织变迁
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迁
第五章 效率与公平:群体动力论
一、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
二、政府干预与市场纠正
三、“福利制度”及其模式
四、群体动力系统
第六章 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一、计划经济及其制度反思
二、计划经济衍生制度缺失
三、市场转型与社会不平等
四、公民社会的制度变迁
第七章 企业制度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
一、企业制度变迁与人性模式的转型
二、政府职能转换与公共领域的兴起
三、政府职能创新、公共领域再建构与社会结构转型
第八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社会的转型
一、农地制度的变迁
二、农村组织结构的转型
三、农业社会转型的制度安排
第九章 社区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构建
一、中国社区制度的演变
二、企业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的构建
三、社区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第十章 意识形态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与拓展
二、意识形态理论与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生产-制度”理论的思维范式
二、马克思“生产-发展”理论的思维范式
三、制度哲学的理论视野
第一章 行为、制度与创新
一、行为与制度
二、“制度资本”与制度功能
三、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第二章 秩序与政策:制度系统论
一、制度与秩序的关系
二、秩序优化与社会政策
三、公共政策的选择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第三章 竞争与合作:行为动力论
一、竞争行为与效率结构
二、合作行为与效率结构
三、制度创新与效率结构
四、行为动力学系统
第四章 产权、技术与管理:组织动力论
一、产权制度与组织变迁
二、技术创新与组织变迁
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迁
第五章 效率与公平:群体动力论
一、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
二、政府干预与市场纠正
三、“福利制度”及其模式
四、群体动力系统
第六章 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一、计划经济及其制度反思
二、计划经济衍生制度缺失
三、市场转型与社会不平等
四、公民社会的制度变迁
第七章 企业制度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
一、企业制度变迁与人性模式的转型
二、政府职能转换与公共领域的兴起
三、政府职能创新、公共领域再建构与社会结构转型
第八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社会的转型
一、农地制度的变迁
二、农村组织结构的转型
三、农业社会转型的制度安排
第九章 社区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构建
一、中国社区制度的演变
二、企业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的构建
三、社区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第十章 意识形态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与拓展
二、意识形态理论与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