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从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以及“文化精神”建构的角度考察宗白华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学术活动,特别强调他的美学沉思与中国文化复兴事业是统—的。认为他的美学探索发源于他的文化幽怀,他的文化幽怀又受到了现代性转型的震荡,而他的整个学术活动,就是在现代性文化语境之中对中国文化精神进行的—次美学的建构。
同时,本书指出,宗白华的思想也存在着某种绝对化的倾向,其论说常常表现出随意性,而他的文化审美建构也具有—定的乌托邦色彩。这些表现了宗白华美学沉思和文化探索的历史局限性。
目录
引言 从文化精神出发的美学思考
第一章 文化幽怀与美学探索
——宗白华美学概述
一、“文化”与“文化精神”概念
二、现代语境危机和文化精神问题
三、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
四、宗白华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活动扫描
第二章 古典艺术经验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气韵”论
一、阐释“气韵”的现代背景
二、“气韵生动”古今说
三、从生命角度阐释“气韵”
四、气韵的含义:生命节奏
五、中国文化精神的呈现状态
六、正在衰微的“余蕴”?
第三章 古典艺术境界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语境”论
一、宗白华如何使用“意境”?
二、宗白华探索“意境”的精神动因
三、“灵境”——“意境特构”的精神方面
四、乐境与舞境——“意境特构”的生命方面
五、行进地转化之中的“意境”
第四章 古典生命形象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人格”论
一、意境与人格的关系
二、人格建构——中国现代美学的一项使命
三、“超世入世”和“小己人格”——生命形象设计的蓝图
四、歌德的人格——生命本体的象征
五、“晋人的美”——理想人格的标本
六、审美人格的限度——精神乌托邦
第五章 古典形而上学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形上学》著作残篇初探
一、《形上学》著作残篇考辨
二、《形上学》和现代思想的命运
三、《形上学》的中西学缘
四、《形上学》的宏观叙述
五、《形上学》基本精神
余论 审美乌托邦
——开放在文化幽怀之一现昙花
一、宗白华美学给予现代中国美学的新质及其不足
二、宗白华的美学沉思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宗白华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四、宗白华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文化幽怀与美学探索
——宗白华美学概述
一、“文化”与“文化精神”概念
二、现代语境危机和文化精神问题
三、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
四、宗白华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活动扫描
第二章 古典艺术经验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气韵”论
一、阐释“气韵”的现代背景
二、“气韵生动”古今说
三、从生命角度阐释“气韵”
四、气韵的含义:生命节奏
五、中国文化精神的呈现状态
六、正在衰微的“余蕴”?
第三章 古典艺术境界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语境”论
一、宗白华如何使用“意境”?
二、宗白华探索“意境”的精神动因
三、“灵境”——“意境特构”的精神方面
四、乐境与舞境——“意境特构”的生命方面
五、行进地转化之中的“意境”
第四章 古典生命形象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的“人格”论
一、意境与人格的关系
二、人格建构——中国现代美学的一项使命
三、“超世入世”和“小己人格”——生命形象设计的蓝图
四、歌德的人格——生命本体的象征
五、“晋人的美”——理想人格的标本
六、审美人格的限度——精神乌托邦
第五章 古典形而上学的现代转型
——宗白华《形上学》著作残篇初探
一、《形上学》著作残篇考辨
二、《形上学》和现代思想的命运
三、《形上学》的中西学缘
四、《形上学》的宏观叙述
五、《形上学》基本精神
余论 审美乌托邦
——开放在文化幽怀之一现昙花
一、宗白华美学给予现代中国美学的新质及其不足
二、宗白华的美学沉思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宗白华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四、宗白华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