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副标题:无

作   者:仇勇海,刘春生,戴前伟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81105651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重点介绍了海城、唐山、松潘、盐源等地震前后地震地质工作者预测预报地震的经验或教训,详细介绍了在许多次地震中的土地电实际观测资料;进一步引用了地块、断裂、断层、地下水等地震地质资料;探讨了与地震有关的自然电场形成机理,并对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的方法技术、若干问题和科学价值作了讨论。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地震工作队伍贯彻执行了“在党的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针。“土地电”并不土,它就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自然电场法。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移植到地震预测中的重力、地磁、电阻率等方法,由于地震发生前,地下岩石的“密度”、“磁性”、“电阻率”没有发生显著的物性变化,因而震前没有获得具有临震意义的异常;自然电位(电流)在海城、松潘、盐源、龙陵等地震预报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建立在岩石固液相界面双电层形变学说上的离子导体自然极化机理有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它对震源区地下水的迁移是最敏感的,因而它在地震发生前几天至几个小时产生的临震异常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中国已经积累的地震资料比任何国家都丰富,把这些宝贵的地震资料开发并利用起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学、地形变、地下水、自然电位、地应力综合观测系统,应该可以解决地震预测预报问题。

目录

  1 自然电场法
   1.1 基础理论
   1.1.1 导体
   1.1.2 流动电位
   1.2 自然电场法
   1.2.1 电子导体的自然极化机理
   1.2.2 离子导体的自然极化机理
   1.2.3 随时间变化的自然电场
  2 地震预测实例
   2.1 海城地震
   2.1.1 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2.1.2 中期地震趋势的研究
   2.1.3 短期地震趋势的判断
   2.1.4 临震预报
   2.1.5 自然电位异常场
   2.2 唐山地震
   2.2.1 历史回顾
   2.2.2 自然电位异常场
   2.3 松潘地震
   2.3.1 地震区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
   2.3.2 地震预报情况
   2.3.3 地震前兆特征
   2.3.4 自然电位异常场
   2.4 盐源地震土地电异常
   2.5 龙陵地震土地电异常
   2.6 道孚地震土地电异常
   2.7 异常的可靠性
  3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解释
   3.1 构造块体与活动断裂
   3.1.1 西南地区
   3.1.2 华北地区
   3.2 地壳形变
   3.2.1 唐山地震区
   3.2.2 邢台地震区
   3.3 断层与地裂缝
   3.3.1 断层
   3.3.2 地裂缝
   3.4 地下水
   3.4.1 唐山地震区
   3.4.2 海城地震区
   3.5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解释
   3.5.1 地震预报
   3.5.2 地震频发带与成矿带
   3.5.3 临震自然电位异常的成因
  4 自然电位观测技术
   4.1 布设台址
   4.2 观测自然电位
   4.3 问题讨论
  5 科学价值
   5.1 地应力
  
   5.2 地震活动性
   5.3 地壳形变
   5.4 重力
   5.5 地磁
   5.6 电阻率
   5.7 自然电位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附录二 有关地震的早期文献索引
   附录三 关于地震预报的评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自然电场法预测地震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