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军扩, 侯永志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234188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报告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各章节的结构,是在项目组成员多次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的。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负责设计项目总体框架,确立研究的总体思路。各章作者按照项目研究的总体要求,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撰写课题报告,并对相关章节的质量负责。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总框架
一、 现行区域战略和政策的基本架构
1. 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
2. 扶贫政策
3. 少数民族地区政策
4. 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
5. 各类保护区
6. 正在构建中的四类主体功能区
二、 形成的过程
1. 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相适应
2.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协调
3. 区域生产力布局
三、 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评估
1. 促进了整体经济增长
2. 分工格局趋于合理化
3. 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极
4. 扶贫效果良好
5. 区域发展不平衡未能改变
6. 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加大
7. 在某些领域还存在重复建设
8. 地方过度竞争的问题
四、 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未来
1. 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新时期的区域政策目标
2. 科学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框架结构
3. 积极推进区域政策公平
4. 探讨标准经济区划分的可能性
第二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和政策
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1.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迫切要求转变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
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完善
二、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特性
2. 主体功能区的初始划分及其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3. 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要求
三、 落实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1. 理想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工格局形成中的政府和市场
2. 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演变与政策激励和约束结构
3. 体制保障和政策保障
第三章 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专项扶贫政策
一、 1978~1985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1. 以工代赈
2. “三西”农业建设
3. 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
4. 初步确定扶贫方针
二、 1986~2000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1. 建立了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主要机构的农村反贫困组织
2. 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地域单元,确定扶贫标准和贫困县
3. 完善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办法和政策
4. 东西协作扶贫
5. 建立对扶贫状况的动态监测
6. 制定了反贫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三、 2001~2007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1. 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政策
2. 以村确定扶贫区域
3. 扶贫途径
四、 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1. 创造了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2148万的历史壮举
2. 开创了以经济高增长、城市化为依托的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方式
3. 转变贫困区域发展思路,实现从“救济”扶贫到“开发”扶贫
五、 中国未来扶贫政策和工作的展望
第四章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
一、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定义
2.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情况
3. 资源枯竭型地区存在的问题
二、 改革开放前资源型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生态政策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三、 改革开放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过程与政策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四、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的现状
1.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体系的现状
2.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 生态功能区政策
一、 宏观背景
二、 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1.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2. 自然保护区现状
3. 主要政策演进
4. 政策效果
三、 风景名胜区政策演进
1. 发展概况
2. 发展现状
3. 主要政策演进
4. 政策效果
四、 生态功能保护区政策演进
1. 背景分析
2. 主要政策演进
3.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主要任务
4.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主要举措
5. 政策效果
五、 经验总结及未来的挑战
1. 经验借鉴
2. 未来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增长格局和经济重心的演变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
1. 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
2. 中国区域经济重心的变迁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原因
1.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
2. 对外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
3. 国家区域总体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
三、 未来的中国区域增长格局
1. 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近期演变
2. 中国区域增长格局变化的长期趋势
第七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
一、 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内涵与意义
二、 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演进及阶段性特征
1. 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计划手段推进沿海和内陆地区分工协作的发展阶段
2. 市场作用逐步加强,产业分工有所深化,跨区域企业联盟与并购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阶段
3. 合作机制建设备受重视,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进入“上下结合”的新阶段
三、 目前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
四、 目前我国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
1. 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
2. 沿海三大经济圈内部的合作不断加强
3. 基于腹地竞争的泛区域合作范围明显扩大
4. 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正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以“上下结合”为动力的新阶段
5. 在推进区域分工合作中,都市圈理念和主体功能区理念开始形成并逐步体现
五、 推进区域分工合作中的经验总结与基本要求
第八章 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演变
1.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差异
2. 各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3. 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的差距
4. 各地区人均财政收支的差距
二、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1. 各种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标的比较
2. 地区差距的区域分解
3. 地区差距的城乡分解
三、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未来趋势
附录8.1 中国各省的人均GDP(现价)
附录8.2 中国各省的不变价人均GDP的计算
附录8.3 考察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选择
第九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一、 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
1. 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界定
2.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历史
3.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的兴起
二、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
1. 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 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3. 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优化
4. 珠三角经济区企业的发展
5. 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经济结构
6. 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分工与合作
三、 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动因分析
1. 区域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权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 乡镇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4. 引进外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5.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 地区经济发展展望
第十章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一、 长三角经济兴起的背景
二、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 综合经济实力
2. 对外贸易
3. 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发展
4. 长三角经济区企业的发展
5. 长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经济结构
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四、 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动因分析
1. 区域政策的影响
2. 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3. 对外开放
4. 地方政府的作用
五、 地区发展展望
第十一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一、 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历程
1. 1978~1989年低水平上的不稳定增长阶段
2. 1990~1999年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3. 2000~2006年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北移环境下的稳定发展
二、 京津冀的经济发展状况
1. 北京市的发展状况
2. 天津市的发展状况
3. 河北省的发展状况
三、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四、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
1. 区位和交通优势
2. 自然资源条件
3. 人才和科技教育条件
4.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
5. 开放带来的国际资本和产业的国际转移
6. 国家对重点区域的扶持政策
五、 京津冀区域发展展望
第十二章 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新思考
一、 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
1. 在全球化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繁多复杂
2. 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
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1. 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同
2. 贫困地区的人民将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3. 产业区际分工更加合理
4. 中西部地区将出现更多的增长极
5. 各地将出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6. 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经济板块越来越多
7. 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渐形成
8.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合作更加深入
三、 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思考
1. 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
2. 系统设计区域政策,为恰当发挥政府作用创造前提
3. 完善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市场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