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民族研究文集(2009)》主要内容简介: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顶尖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她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华先生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先生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先生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集《民族研究论文集》(1981-1993年,共九册),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我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
目录
历史·文化·考古
中国类人面像岩画文化的一些推测
族谱、村史与民族史
——以丰台沟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俄罗斯各民族的驯鹿饲养业
论清末西藏地方的新政
欢乐精神与忧郁气质并存的抗争文化
——美国非洲裔文化初探
维吾尔族在新疆的形成与发展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及其走向
岩魔女·女国·古象雄
——由西藏岩画神鸟“穹”(Khyung)图形
引发的思考
宗教·社会·学科
差序格局理论的内涵、方法论启示
和学术贡献
论海外华人的中国认同
朝觐者的心路
——兼谈宗教仪式的意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及其传承
方式简述
跨国劳动力流动与中国朝鲜族的全球性社会网络
——兼论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及跨国民族的含义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
经济人类学在中国
当代汉学问答
简论塔吉克族宗教与文化
田野·应用
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
——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
中国族际通婚家庭的特点、功能及其子女的民族认同
——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例的调查与思考
散杂居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思考
——以山东省青州市回、满教育为例
关于内画艺术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社会发展中人们观念拓展的心理模型
探讨依法和谐的自主创新对社会发展
的推动作用
达斡尔族农民生活现状与个案调查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例
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的调查与探讨
国家援助开发的理念及实践
——以日本对华ODA为例
中国类人面像岩画文化的一些推测
族谱、村史与民族史
——以丰台沟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俄罗斯各民族的驯鹿饲养业
论清末西藏地方的新政
欢乐精神与忧郁气质并存的抗争文化
——美国非洲裔文化初探
维吾尔族在新疆的形成与发展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及其走向
岩魔女·女国·古象雄
——由西藏岩画神鸟“穹”(Khyung)图形
引发的思考
宗教·社会·学科
差序格局理论的内涵、方法论启示
和学术贡献
论海外华人的中国认同
朝觐者的心路
——兼谈宗教仪式的意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及其传承
方式简述
跨国劳动力流动与中国朝鲜族的全球性社会网络
——兼论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及跨国民族的含义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
经济人类学在中国
当代汉学问答
简论塔吉克族宗教与文化
田野·应用
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
——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
中国族际通婚家庭的特点、功能及其子女的民族认同
——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例的调查与思考
散杂居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思考
——以山东省青州市回、满教育为例
关于内画艺术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社会发展中人们观念拓展的心理模型
探讨依法和谐的自主创新对社会发展
的推动作用
达斡尔族农民生活现状与个案调查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例
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的调查与探讨
国家援助开发的理念及实践
——以日本对华ODA为例
民族研究文集.2009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