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
博弈。本丛书讲述近代中国(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
,展现丰富多彩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旨在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
做深入发掘怠结,为当今商人群体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有传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商人和消费者,中国特色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都与我们的前人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我们的国情乡情密不可分。弘扬各商帮和各地域商业
文化的特色,对于当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实施特色竞争、差
异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几省市专家学者精心打造,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指导支
持。本丛书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赏心悦
目。既是政府官员的历史读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经营指南,还是文化爱好者
的收藏佳选。
本书是该丛书之一《话说浙商(图文商谚本)》。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儒商摇篮:天时地利与人和
1.1 七山一水二分田
1.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3 不安分的农民
1.4 “田家有子皆习书,士儒无人不识麻”
1.5 舍本逐末
1.6 僭礼逾制
1.7 浙东学派
1.8 性格禀赋
1.9 地缘乡谊
第二章 后来居上:好风送我上青云
2.1 “遍地龙游”
2.2 “无宁不成市”
2.3 “鸡毛换糖”走四方
2.4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2.5 湖丝妙天下
2.6 红帮裁缝.
2.7 浙商与晋商
2.8 浙商与徽商
2.9 “别成一业”的买办
第三章 与时俱进:潮流浩荡顺者昌
3.1 从沙船到轮船
3.2 从钱庄到银行
3.3 从旧式商业到新兴产业
3.4 从行会到商会
3.5 雄踞沪上
3.6 饮誉京、津
3.7 挺进汉、渝
3.8 涉足苏、鲁
3.9 造福桑梓
第四章 老树新花:风雨沧桑话丝绸
4.1 “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
4.2 “以机杼致富”
4.3 “蚕乡丝熟海商来”
4.4 “四象、八牛、七十二狗”
4.5 “象”“牛”的后人们
4.6 从“土丝”到“厂丝”
4.7 从“绸庄”到“绸厂”
4.8 “中国的杰出商人”——黄宗宪
4.9 美亚绸之歌.
第五章 致富传奇:创业艰辛多磨难
5.1 “商贾中之奇男子”
5.2 “活财神”的聚财术
5.3 “藉官而商”,“因官而败”
5.4 冒险犯难拔头筹
5.5 “饭店门前摆粥摊”
5.6 从“张大隆”到“张小泉”
5.7 陈蝶仙的“蝴蝶梦”
5.8 “借锦绣湖山之胜,施巧夺天工之术”
5.9 张静江与西湖博览会
第六章“实业救国”:卧薪尝胆建功勋
6.1 “华商办厂,必定成功”
6.2 “擒雕”斗“飞鹰”,温州誉“百好”
6.3 书生下海创名牌
6.4 “三星”蚊香驱“野猪”
6.5 “大中华”扬威,“双钱”牌成名
6.6 “五洲固本皂,人人都称道”
6.7 “三角”打倒“铁锚”
6.8 “火柴大王”御外记
6.9 以英雄气概,产“英雄”毛线
第七章 诚信为本:百年老店重信誉
7.1 “戒欺”、“乃眷”:胡庆馀堂的经营秘诀
7.2 “拾金不昧”与“一诺千金”
7.3 “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如朱葆三一封信”
7.4 “若用盥洗巾,请你试一试”
7.5 “一把扇子半把伞”
7.6 “三包”服务张小泉
7.7 “漱齿谁家品最高”
7.8 从“烂糊火柴”到“火柴大王”
7.9 “信用码头”夸宁波
第八章 营商奇谋:八仙过海显神通
8.1 “金字招牌硬黄货”
8.2 产品是船,品牌是帆,推销是风
8.3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8.4. “借债大王”的借钱术
8.5 “耳聋经理”的三次抗命
8.6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8.7 破旧立新,兴利除弊
8.8 “小杭州”怎么当上盟主的
8.9 “阿德哥”二三事.
第九章 事在人为:“事业始于人而止于人”
9.1 “得人则兴,失人则衰”
9.2 “理好人才,也就理好了钱财”
9.3 有用即是人才.
9.4 海阔引鱼至,天高招鸟来
9.5 “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财富”
9.6 人本管理,调和劳资
9.7 “合作当成谈恋爱”
9.8 新桃园三结义故事
9.9 “味精大王”背后的英雄
第一章 儒商摇篮:天时地利与人和
1.1 七山一水二分田
1.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3 不安分的农民
1.4 “田家有子皆习书,士儒无人不识麻”
1.5 舍本逐末
1.6 僭礼逾制
1.7 浙东学派
1.8 性格禀赋
1.9 地缘乡谊
第二章 后来居上:好风送我上青云
2.1 “遍地龙游”
2.2 “无宁不成市”
2.3 “鸡毛换糖”走四方
2.4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2.5 湖丝妙天下
2.6 红帮裁缝.
2.7 浙商与晋商
2.8 浙商与徽商
2.9 “别成一业”的买办
第三章 与时俱进:潮流浩荡顺者昌
3.1 从沙船到轮船
3.2 从钱庄到银行
3.3 从旧式商业到新兴产业
3.4 从行会到商会
3.5 雄踞沪上
3.6 饮誉京、津
3.7 挺进汉、渝
3.8 涉足苏、鲁
3.9 造福桑梓
第四章 老树新花:风雨沧桑话丝绸
4.1 “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
4.2 “以机杼致富”
4.3 “蚕乡丝熟海商来”
4.4 “四象、八牛、七十二狗”
4.5 “象”“牛”的后人们
4.6 从“土丝”到“厂丝”
4.7 从“绸庄”到“绸厂”
4.8 “中国的杰出商人”——黄宗宪
4.9 美亚绸之歌.
第五章 致富传奇:创业艰辛多磨难
5.1 “商贾中之奇男子”
5.2 “活财神”的聚财术
5.3 “藉官而商”,“因官而败”
5.4 冒险犯难拔头筹
5.5 “饭店门前摆粥摊”
5.6 从“张大隆”到“张小泉”
5.7 陈蝶仙的“蝴蝶梦”
5.8 “借锦绣湖山之胜,施巧夺天工之术”
5.9 张静江与西湖博览会
第六章“实业救国”:卧薪尝胆建功勋
6.1 “华商办厂,必定成功”
6.2 “擒雕”斗“飞鹰”,温州誉“百好”
6.3 书生下海创名牌
6.4 “三星”蚊香驱“野猪”
6.5 “大中华”扬威,“双钱”牌成名
6.6 “五洲固本皂,人人都称道”
6.7 “三角”打倒“铁锚”
6.8 “火柴大王”御外记
6.9 以英雄气概,产“英雄”毛线
第七章 诚信为本:百年老店重信誉
7.1 “戒欺”、“乃眷”:胡庆馀堂的经营秘诀
7.2 “拾金不昧”与“一诺千金”
7.3 “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如朱葆三一封信”
7.4 “若用盥洗巾,请你试一试”
7.5 “一把扇子半把伞”
7.6 “三包”服务张小泉
7.7 “漱齿谁家品最高”
7.8 从“烂糊火柴”到“火柴大王”
7.9 “信用码头”夸宁波
第八章 营商奇谋:八仙过海显神通
8.1 “金字招牌硬黄货”
8.2 产品是船,品牌是帆,推销是风
8.3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8.4. “借债大王”的借钱术
8.5 “耳聋经理”的三次抗命
8.6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8.7 破旧立新,兴利除弊
8.8 “小杭州”怎么当上盟主的
8.9 “阿德哥”二三事.
第九章 事在人为:“事业始于人而止于人”
9.1 “得人则兴,失人则衰”
9.2 “理好人才,也就理好了钱财”
9.3 有用即是人才.
9.4 海阔引鱼至,天高招鸟来
9.5 “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财富”
9.6 人本管理,调和劳资
9.7 “合作当成谈恋爱”
9.8 新桃园三结义故事
9.9 “味精大王”背后的英雄
话说浙商:图文商谚本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