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是本中心第三支创新团队研究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需求的最新成果。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需求研究在过去8年经历两个阶段:先是费孝通教授生前建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开展此项造福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这一建议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的支持,于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大学对中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做系统调查。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和北京大学马戎教授分别担任两个学校的项目负责人。项目调查报告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上报并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从而给22个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转机。这一重要成果已由民族出版社先行出版。2007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又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已得到中央政府全面关注的前提下,注意到他们的文化传承仍然存在严重问题,所以委托本中心王建民教授和张海洋教授牵头开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专项调查。调查报告曾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08)里收录,但因其中很多细节不合"蓝皮书"体例而被删减。本次重新结集以为教学案例和应用研究参考。
目录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王建民 张海洋 贾仲益
一、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认识
1.1 两种不同的文化概念
1.2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项目的开展
二、目标民族文化现状和发展需求
2.1 目标民族的分布状况
2.2 目标社群的文化资源
三、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经验
3.1 通过社区学校传授民族语言
3.2 调动传统文化资源重建精神社群
3.3 各界精英积极介入民族文化保护
3.4 结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文化
3.5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因素
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 自然生态资源基础和话语权丧失
4.2 民族语言文字濒临失传
4.3 民族聚居社群难以维系
4.4 权利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
4.5 民族文化工作管理失调
五、分析和认识
5.1 文化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5.2 自然生态资源是文化生存的基础
5.3 主体的发展决策参与权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的核心
5.4 民族社群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最终载体
六、行动的原则与方向
6.1 观念更新
6.2 体制创新
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陈韦帆 张海洋
一、赫哲族概况
1.1 分布
1.2 地理
1.3 人口
1.4 历史
二、赫哲族文化处境
2.1 生态和生计基础
2.2 商业交往
2.3 衣食住行
2.4 婚姻家庭和丧葬习俗
2.5 语言
2.6 宗教
2.7 氏族、社区和政治组织
2.8 教育
2.9 民俗
三、成就与问题
3.1 政府的民族文化保护
3.2 民族文化精英的努力
3.3 居民的评价
四、分析与建议
五、结语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卡丽娜 (执笔) 王莉 张海洋
一、历史与现状
1.1 历史文化传统
1.2 社会现状
1.3 基层文化变迁
二、问题归因分析
2.1 资源丧失
2.2 文化机构状况
2.3 旅游业的潜力和局限
三、行动建议
3.1 保护原住民权益,复兴狩猎业,发展驯鹿业
3.2 建立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和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
3.3 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农牧猎民参与和受益
塔吉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杨玲 王建民
一、文化发展状况
1.1 塔吉克族族名与人口分布状况
1.2 生态与生计
1.3 文化遗产
1.4 语言文字的使用
1.5 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
1.6 宗教信仰
1.7 艺术
1.8 旅游开发
二、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
2.1 资源问题
2.2 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教育问题
2.3 民间文化生存危机
2.4 民族文化工作体制的问题
2.5 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冲突
三、问题分析与思考
3.1 发展艰难与权益维护
3.2 社区凝聚力作用分析
3.3 认识上的不足
四、政策建议
4.1 设立文化传承保护基金
4.2 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建设
4.3 塔吉克文字的创建
4.4 立法保护
4.5 体制创新
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刘颖 王建民
一、文化发展状况
1.1 塔塔尔族历史渊源
1.2 塔塔尔族人口分布与变迁
1.3 塔塔尔族的社会经济
1.4 塔塔尔族的语言文字、习俗与信仰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面临消失的危险
2.2 塔塔尔族的墓地问题
2.3 塔塔尔族语言、服饰、饮食、音乐和舞蹈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2.4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问题
三、对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3.1 保护和维修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
3.2 维护和保护好塔塔尔族墓地
3.3 建议修建塔塔尔族文化中心
3.4 关于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撒班节”的建议
京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陈家柳 袁丽红
一、京族概况
1.1 人口分布与族源族称
1.2 居地行政辖属沿革
1.3 环境与资源条件
1.4 传统生计与文化
1.5 京族三岛社会历史变迁
二、京族文化资源现状
2.1 语言文字
2.2 传统宗教
2.3 非物质文化
2.4 文化遗产的整理
2.5 旅游与经济开发
2.6 社会文化体制和京族艺术表演团体
三、京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3.1 环境变迁与影响
3.2 服饰的变迁
3.3 “哈节”的变迁
3.4 房屋建筑的变迁
3.5 传统社会组织的变迁
四、京族文化发展问题探析
4.1 民族文化的衰落
4.2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4.3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五、对策和建议
5.1 大力宣传,引起重视
5.2 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5.3 抢救濒临灭绝的京族优秀传统文化
5.4 尽快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
5.5 在民俗旅游中体现民族特色
广西毛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黄仲盈 俸代瑜 贾仲益
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
1.1 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
1.2 人口构成
1.3 历史沿革
二、毛南族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
2.1 历史渊源及族名族称
2.2 传统文化及其变迁
三、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及保护成果
3.1 主要文化遗迹
3.2 民间典籍、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及出版状况
3.3 民间文艺创作成果
3.4 傩文化发展现状
3.5 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传承状况
3.6 雕刻艺术发展现状
四、毛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4.1 民族语言日趋式微
4.2 典籍整理、文学艺术创作力量薄弱
4.3 文化遗迹损坏严重
4.4 生活习俗日趋丧失本民族的特色
4.5 傩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4.6 花竹帽工艺面临失传
4.7 雕刻艺术日渐消失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5.1 一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5.2 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
5.3 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5.4 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
普米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胡文明 胡江梅 和一兰
一、普米族文化保护现状评估
1.1 普米族传统文化的保存情况
1.2 普米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评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普米语——即将消亡
2.2 普米族民间文化——危在旦夕
2.3 韩规文化——濒临失传
三、原因分析
3.1 认识的误区与偏见导致普米族文化空间的缩减与普米族民间文化的消失
3.2 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普米族传统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加大了保护与发展的难度
3.3 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扶持
3.4 现代技术和传媒的冲击
3.5 打工潮的影响
3.6 发达地区的文化冲击
3.7 市场狭小,缺乏经济实力和现代传媒的支持
3.8 保护和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四、对策与建议
4.1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达成共识
4.2 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4.3 建立经费投入机制
4.4 建立普米文化保护协会和专门研究机构
4.5 对普米族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盘查摸底和清理
4.6 建立民族文化遗产综合评估体系
4.7 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8 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9 把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10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11 加强和重视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4.12 进一步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
云南芒景布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张晓琼 刘亚雄 许江梅 周晓红 王力赓 罗建华
一、芒景村自然地理概况
1.1 澜沧县与惠民乡概况
1.2 芒景布朗族村概况
二、有关芒景布朗族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
三、芒景布朗族社会文化状况及其特点
3.1 芒景布朗族与茶
3.2 芒景布朗族茶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3.3 布朗族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振兴与发展
四、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建议
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困境与中国民族文化生态建设
前言页
目录页
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王建民 张海洋 贾仲益
一、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认识
1.1 两种不同的文化概念
1.2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项目的开展
二、目标民族文化现状和发展需求
2.1 目标民族的分布状况
2.2 目标社群的文化资源
三、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经验
3.1 通过社区学校传授民族语言
3.2 调动传统文化资源重建精神社群
3.3 各界精英积极介入民族文化保护
3.4 结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文化
3.5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因素
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 自然生态资源基础和话语权丧失
4.2 民族语言文字濒临失传
4.3 民族聚居社群难以维系
4.4 权利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
4.5 民族文化工作管理失调
五、分析和认识
5.1 文化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5.2 自然生态资源是文化生存的基础
5.3 主体的发展决策参与权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的核心
5.4 民族社群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最终载体
六、行动的原则与方向
6.1 观念更新
6.2 体制创新
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陈韦帆 张海洋
一、赫哲族概况
1.1 分布
1.2 地理
1.3 人口
1.4 历史
二、赫哲族文化处境
2.1 生态和生计基础
2.2 商业交往
2.3 衣食住行
2.4 婚姻家庭和丧葬习俗
2.5 语言
2.6 宗教
2.7 氏族、社区和政治组织
2.8 教育
2.9 民俗
三、成就与问题
3.1 政府的民族文化保护
3.2 民族文化精英的努力
3.3 居民的评价
四、分析与建议
五、结语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卡丽娜 (执笔) 王莉 张海洋
一、历史与现状
1.1 历史文化传统
1.2 社会现状
1.3 基层文化变迁
二、问题归因分析
2.1 资源丧失
2.2 文化机构状况
2.3 旅游业的潜力和局限
三、行动建议
3.1 保护原住民权益,复兴狩猎业,发展驯鹿业
3.2 建立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和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
3.3 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农牧猎民参与和受益
塔吉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杨玲 王建民
一、文化发展状况
1.1 塔吉克族族名与人口分布状况
1.2 生态与生计
1.3 文化遗产
1.4 语言文字的使用
1.5 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
1.6 宗教信仰
1.7 艺术
1.8 旅游开发
二、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
2.1 资源问题
2.2 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教育问题
2.3 民间文化生存危机
2.4 民族文化工作体制的问题
2.5 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冲突
三、问题分析与思考
3.1 发展艰难与权益维护
3.2 社区凝聚力作用分析
3.3 认识上的不足
四、政策建议
4.1 设立文化传承保护基金
4.2 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建设
4.3 塔吉克文字的创建
4.4 立法保护
4.5 体制创新
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刘颖 王建民
一、文化发展状况
1.1 塔塔尔族历史渊源
1.2 塔塔尔族人口分布与变迁
1.3 塔塔尔族的社会经济
1.4 塔塔尔族的语言文字、习俗与信仰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面临消失的危险
2.2 塔塔尔族的墓地问题
2.3 塔塔尔族语言、服饰、饮食、音乐和舞蹈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2.4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问题
三、对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3.1 保护和维修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
3.2 维护和保护好塔塔尔族墓地
3.3 建议修建塔塔尔族文化中心
3.4 关于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撒班节”的建议
京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陈家柳 袁丽红
一、京族概况
1.1 人口分布与族源族称
1.2 居地行政辖属沿革
1.3 环境与资源条件
1.4 传统生计与文化
1.5 京族三岛社会历史变迁
二、京族文化资源现状
2.1 语言文字
2.2 传统宗教
2.3 非物质文化
2.4 文化遗产的整理
2.5 旅游与经济开发
2.6 社会文化体制和京族艺术表演团体
三、京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3.1 环境变迁与影响
3.2 服饰的变迁
3.3 “哈节”的变迁
3.4 房屋建筑的变迁
3.5 传统社会组织的变迁
四、京族文化发展问题探析
4.1 民族文化的衰落
4.2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4.3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五、对策和建议
5.1 大力宣传,引起重视
5.2 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5.3 抢救濒临灭绝的京族优秀传统文化
5.4 尽快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
5.5 在民俗旅游中体现民族特色
广西毛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黄仲盈 俸代瑜 贾仲益
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
1.1 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
1.2 人口构成
1.3 历史沿革
二、毛南族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
2.1 历史渊源及族名族称
2.2 传统文化及其变迁
三、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及保护成果
3.1 主要文化遗迹
3.2 民间典籍、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及出版状况
3.3 民间文艺创作成果
3.4 傩文化发展现状
3.5 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传承状况
3.6 雕刻艺术发展现状
四、毛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4.1 民族语言日趋式微
4.2 典籍整理、文学艺术创作力量薄弱
4.3 文化遗迹损坏严重
4.4 生活习俗日趋丧失本民族的特色
4.5 傩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4.6 花竹帽工艺面临失传
4.7 雕刻艺术日渐消失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5.1 一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5.2 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
5.3 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5.4 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
普米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胡文明 胡江梅 和一兰
一、普米族文化保护现状评估
1.1 普米族传统文化的保存情况
1.2 普米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评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普米语——即将消亡
2.2 普米族民间文化——危在旦夕
2.3 韩规文化——濒临失传
三、原因分析
3.1 认识的误区与偏见导致普米族文化空间的缩减与普米族民间文化的消失
3.2 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普米族传统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加大了保护与发展的难度
3.3 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扶持
3.4 现代技术和传媒的冲击
3.5 打工潮的影响
3.6 发达地区的文化冲击
3.7 市场狭小,缺乏经济实力和现代传媒的支持
3.8 保护和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四、对策与建议
4.1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达成共识
4.2 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4.3 建立经费投入机制
4.4 建立普米文化保护协会和专门研究机构
4.5 对普米族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盘查摸底和清理
4.6 建立民族文化遗产综合评估体系
4.7 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8 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9 把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10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4.11 加强和重视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4.12 进一步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
云南芒景布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张晓琼 刘亚雄 许江梅 周晓红 王力赓 罗建华
一、芒景村自然地理概况
1.1 澜沧县与惠民乡概况
1.2 芒景布朗族村概况
二、有关芒景布朗族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
三、芒景布朗族社会文化状况及其特点
3.1 芒景布朗族与茶
3.2 芒景布朗族茶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3.3 布朗族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振兴与发展
四、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建议
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困境与中国民族文化生态建设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