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文集·第8卷:中西文化与自我

副标题:无

作   者:张世英

分类号:

ISBN:97873011985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比较中西两种自我观,梳理中华儿女为争取自我独立自主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为个体性自我的发展和大解放提供哲学阐释。

目录

本卷说明

第一篇    "本质"的深层含义
第一章  "本质"的双重含义:从普遍性到个体性
        一、从柏拉图的以普遍性为本质到黑格尔的以个体性为本质
        二、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与人文科学的客观性
        三、从自然到人文是一个由以普遍性为本质到以个体性为本质的转化过程
第二章  黑格尔的"实体本质上即是主体"的含义:事物的深层本质在于自我的"主体性"与"个体性"
        一、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源于黑格尔的"实体本质上即是主体"
        二、"哲学的事情就是主体性"
        三、事物深层本质的显现是一个由外在的自在之物转化为主体意识中为我之物的过程
        四、事物的深层本质在于"具体的个体性"
第二篇    自我的主体性与个体性
第三章  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
        一、西方哲学中的几种自我观
        二、柏格森:在意识流的"绵延"中领悟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
        三、"表层的自我"与"深层的自我"
        四、只有审美的自我才是真正自由的和有创造性的
第四章  自我的个体性
        一、自我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二、个体性的伸张
        三、"个体性原则"在于尊重他人的"个体性"
        四、让"个体性"从"社会性"中脱颖而出
        五、个性追求在于深入社会性中之人仍能保持赤子之心
第五章  我们-自我-他人
        一、西方传统文化:从"我们"优先到"自我"优先
        二、西方现当代文化中由"自我"优先到"他人"优先的转折
        三、"他人"优先反对"自我"优先
        四、尊重他人的"自我",才有真正的和谐
第六章  个体性自我显现的历程:中国与西方
        一、西方的"个体性自我"发展至近代初期已完全脱颖而出
        二、中国人的"个体性自我"显现的历程是长期凐没于封建社会群体之中而力求自拔的历史
        三、中华文化思想发展的未来还需要再一次的"个体性自我"解放
第三篇    中西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七章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一、中西两种不同的自我观
        二、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在孕育中
        三、中世纪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被蒙上了宗教神秘主义的阴影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的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脱下了基督教宗教神学的外衣而展露自身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与自我:自我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整体而更充分地表现了自由和个体性的特征
第八章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
        一、先秦儒家以表现"互倚型自我"之"仁"德为美和道家以表现"无我"为美的美学思想
        二、秦汉至唐宋时期以无我为美和以自我表现为美之遇合
        三、明末清初走向以自我表现为美
第九章  西方现代画派的哲学
--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
        一、西方现代画派由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表现主义的转化
        二、西方现代画派的表现主义与中国古代重"神似"的画论之间的差异
        三、后期印象派与野兽派重主体、重自我表现的精神
        四、"立体派"的表现主义重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力与理性
        五、抽象派超越物象的自我表现精神
        六、吸取一点西方重主体、重自我表现的精神,是中西会通应走的艺术道路
第十章  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
        一、西方现代画派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二、后现代艺术对科学和理性的批判
        三、后现代艺术反传统的特点
        四、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五、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特点的反思与吸收
第十一章  哲学之美
--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一、后现代艺术由视觉美转向人生的哲学思考
        二、割裂哲学与审美的西方传统哲学应当终结,哲学应以提高人生境界为己任
        三、 西方"后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大都具有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优点
        四、 道家哲学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相通与不同
        五、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之美
第十二章  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欲求境界
        二、求知境界
        三、道德境界
        四、审美境界
        五、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第四篇    "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
第十三章  光辉灿烂的童年
        一、无我的"仁"德之梦
        二、"求知境界"之晚出
        三、无我之美
        四、怀瑾握瑜、特立独行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崇高境界
第十四章  思想的一元化
        一、思想一元化初期"个体性自我"的闪光:贾谊卓尔不群的品格
        二、孔子思想的变调:思想一元化之始创者董仲舒
        三、处百家罢黜之世仍能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谤书":《史记》
        四、敢于"问孔刺孟"的"异端":王充
        五、科学求实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结合的典范:张衡的自由精神
        六、艺术中自我意识的闪现
第十五章  中华思想文化史上自我的朦胧觉醒
        一、自我朦胧觉醒的哲学基础:玄学
        二、道教"求知境界"中的自我觉醒
        三、玄学影响下"审美境界"中的自我觉醒
        四、陶渊明不"自以心为形役"的崇高品格
第十六章  自我觉醒历程中的另一番景象:佛教思想的输入
        一、谈玄与成佛
        二、佛教的中国化
        三、柳宗元、刘禹锡对佛教思想局限性的弥补和韩愈的一味排佛
        四、佛道审美意识中的自我觉醒
第十七章  从"天理"到"人欲",从"理学"到"实学"
        一、"万物一体"之"仁"与名教纲常的矛盾
        二、"仁"德中的自主与至公
        三、人欲、功用、求知之公开倡导
        四、不自由毋宁死的"真人":李贽
        五、从"文以载道"到"以美入情"
        六、西学的输入为中华文化首创自我觉醒的新篇章
        七、早期启蒙思想和"实学"的发展:"朴学"
第十八章  西方的"船坚炮利"对"东方睡狮"的震撼:西学的第二次输入
        一、中华传统文化第一次吸收了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新鲜血液
        二、第二次西学输入对审美意识和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东方睡狮"如梦初醒
余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张世英文集·第8卷:中西文化与自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