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的最后岁月纪实

副标题:无

作   者:何明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075196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总统的无奈》:主要讲述中华民国时期八位总统的最后生活。他们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将军的凄凉》主要讲述国民政府时期实授的一级上将的最后生活。他们是冯玉祥、白崇禧、朱培德、李宗仁、何应钦、张学良、陈诚、陈绍宽、陈济棠、唐生智、阎锡山、程潜。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学者的悲哀》主要讲述国民政府时期,由文人而政客的一些名人的最后情况。他们是蔡元培、张伯苓、谭延闿、于右任、王宠惠、吴鼎昌、邹鲁、张君劢、叶楚伧、顾维钧、王云五、翁文灏、陈布雷、王世杰、胡适、曾琦、朱家骅、张道藩、陶希圣、张厉生、张其昀、吴国桢、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院长的寂寞》主要讲述国民政府时期五院院长的最后生活。他们是谭延闿、蒋介石、陈铭枢、孙科、汪精卫、宁子文、孔祥熙、胡汉民、森森、邵元冲、张继、覃振、王宠惠、伍朝枢、居正、戴季陶、钮永建、蔡元培、赵戴文、于右任、张群。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总理的炎凉》主要讲述北洋政府时期,历界政府总理的最后情况。他们是唐绍仪、陆征祥、越秉钧、段祺瑞、熊希龄、孙宝琦、徐世昌、伍廷芳、弛经羲、汪大燮、王士珍、钱能训、龚心湛、靳云鹏、萨镇冰、颜惠庆、梁士治、周自齐、王宠惠、王正延、张绍曾、高凌霨、顾维钧、黄郛、许世英、贾德耀、胡惟德、杜锡珪、潘復。  

目录

目录
蔡元培:由北京大学校长而监察院长
蔡元培为清末翰林,后倡言革命,创立兴复会。民国初造,出任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风,开近代中国大学之先河
国民革命后期,蔡元培追随蒋介石清党反共。后专心教育,出任大学院院长,主持中央研究院。九一八事变后,倡导民主自由,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革命志士
日寇入侵上海,蔡元培举家逃亡香港,虽年老体衰,念念不忘祖国抗日大业,一首《满江红》,砥砺士气。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全国悼念,极具哀荣
张伯苓:由南开校长而考试院院长
张伯苓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南开学校秉着“三育并进”的教育理念,打破陈规,改革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学生
南开所聘教师都是学有所长者。薪金较低,但都能敬业。南开为私立学校,费用多由张伯苓募集,张自称“一个化缘的老和尚”。抗战开始,北大、清华、南开内迁,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张为校委会常委之一
抗战时期,张伯苓开始涉入政坛,忙得不亦乐乎,对蒋介石更是信任不已。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达到政治生活的最顶峰。但很快,就归于沉寂,隐居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苓身价大跌,变成了“前朝遗老”,与“战犯”相差无几。去世后,丧事极为低调,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重新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谭延闿:由清朝状元而国民政府主席
谭延闿年轻时仕途颇为顺利,先中举人,又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在湖南地方几所学堂任学监。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三次督湘
谭延闿第三次离湘赴沪,感到很不如意。在回顾多年的经历后,作出了跟随孙中山,走民主革命道路的决定,并拒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职务
宁、汉合流后,谭延闿先后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务。他是蒋介石、宋美龄婚姻名义上的介绍人。1930年9月,因脑溢血突发去世
于右任:由上海大学校长而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幼年丧母,由伯母房氏扶养长大,小时候放过羊,后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在父亲、伯母等人的影响下饱读经书,并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对腐朽的清王朝极端不满
于右任在上海与马相伯等人一同创办了复旦公学,后来又先后办了四份报纸。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代理交通部部长。护法战争期间,又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国共合作破裂后,于右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1931年2月2日,出任监察院院长,历时30年,是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中任职最长的一人。1964年,在台湾病逝
王宠惠:由民国第一法学家而司法院院长
王宠惠早年入北洋大学堂学习,后留学日本攻读法政,并参加辛亥革命。任北洋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后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致力于法学研究,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称
辛亥革命失败后,王宠惠致力于法学研究,并主张好人政府。后追随蒋介石,成为司法院院长。活跃在国际法学界,并任海牙国际法官
王宠惠出任外交部长,积极谋求中日间的外交解决。后出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主要国策顾问之一,对战后重构作出了贡献。到台湾后支持蒋介石“复职”
吴鼎昌:由《大公报》社长而总统府秘书长
吴鼎昌,出身于师爷世家,这令他具有一种投机钻营,左右逢源的天赋。从大清到民国,他始终脚踏两只船,政坛商场两不误,真可谓“刀切豆腐两面光,输也吃糖何况赢”
吴鼎昌创办《大公报》,对国民党“小骂帮大忙”,这成了他投靠蒋介石的敲门砖。“问君上策将如何”,他摇身变为政学系的门客,蒋介石的鹰犬,他更加卖力了
抗战胜利了,吴鼎昌为国民政府文官长。为蒋出了个馊主意: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没想到弄巧成拙,搞得国民党好不尴尬。国民党军队一败千里,他感叹“己难以下船了”
邹鲁:由大学校长而国民党中常委
邹鲁早年加入同盟会后,积极从事革命事业。民国成立后,历经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伐陈炯明叛军诸役。奉孙中山之命,主办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大学(中山大学)
邹鲁是西山会议派的骨干分子。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编写《广州三月二九日革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稿》,对旧中国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意见
邹鲁曾一度反蒋,复任中山大学校长之职后,针对流弊,锐意改革,中山大学遂成为中国著名学府之一。主张抗日,支持蒋介石内战
张君劢:由北京大学教授而民主社会党主席
18岁时,张君劢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结识梁启超,后留学德国,师从倭坚,求教柏格森,尊康德为“德国哲学大师”。回国后被聘为燕京大学教授,发起筹组国家社会党
抗战爆发后,张君劢参加国民参政会,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并参加了伪国大。但又参加新和平运动
离开大陆后,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又办《自由钟》杂志,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晚年主要从事儒学研究,并认为儒学有当代价值和复兴之必要。到处鼓吹新儒学并作环球讲学,影响甚大
叶楚伧:由《民国日报》总编而国民党中央秘书长
叶楚伧1903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07年,进入《中华新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09年,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叶楚伧曾经担任粤军秘书兼参谋,后弃武从文,先后创办、参与了《太平洋报》、《民立报》、《生活日报》、《民国日报》等报的工作。他还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
叶楚伧辜负了孙中山的期望,思想开始向右转,支持蒋介石并成为蒋的亲信。他先后被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常委,在国民党中身兼数职,位高权重
顾维钧:由留美博士而国务总理
顾维钧,是“民国三大美男子”之一。他极有才干,漂亮的面孔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好运,真可谓“官运与桃花运并享”,他的三次婚姻分别“主贵”、“主富”、“主爱”,真是令人羡慕
巴黎和会,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但却令顾维钧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这一幕,是他一生中最为意气飞扬的时刻了。在北洋政府时期,官至国务总理兼外交部长
顾维钧在国民政府历任要职,在外交斗争中功勋卓著。并极力促成了各派代表共组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董必武作为共产党代表出席了旧金山会议
国民党政权失掉了大陆,顾维钧在美国的地位十分尴尬,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处处受排挤,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时时受责难。1956年,他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官生涯
顾维钧又娶了一个新太太,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春。晚年主要忙于写自己的回忆录。在他逝世之后,好评如潮,可谓“善始善终”了
王云五:由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而行政院副院长
王云五出身学徒,商务印书馆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后,他以自己名义编了不少书,真正是名利双收。以后逐渐成为全国出版界知名人物,并为当局所器重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云五成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为蒋介石大帮其忙。还促成了7参政员赴延安之行。解放战争时期,任行政院副院长,搞出“金圆券”事件,臭名昭著,备受指责
在港期间,王云五以讲学为主,后又办华国出版社。到台湾后,先后担任考试院、行政院副院长,推行改革却无成效。淡出政坛后,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博士之父”之称。经营台湾商务印务馆,颇有成效
翁文灏:由代理清华大学校长而行政院院长
翁文灏是一位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抗战开始后,他主持中国的经济工作,为工厂内迁、资源开发、保证战时供应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翁文灏原打算辞职回到自己心爱的地质事业中去,却糊里糊涂地当上了行政院院长,他已难下“贼船”,看着刺眼的战犯名单,他仰天长叹:“晚了!”
翁文灏曾决定在共产党拟定的和平协议上签字,但由于李宗仁的不同意而再酿大错。他决定“悬崖勒马”,“弃暗投明”。1951年,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人民的行列之中
翁文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中共方面对他礼遇有加。他临去世前仍然“劳心国事”,在地质工作上做出了卓越贡越,被誉为中国地质科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陈布雷:由《商报》主编而蒋介石“文胆”
陈布雷是“民国以来,在言论上最有特殊成就的名记者”,得益于蒋介石的知遇之恩而成为蒋的“文胆”,以“文章机器”成了“政治笔杆”
陈布雷一生“俭朴”、“肯干”、“有人缘”,权重而谨慎,位高而检点。作为蒋介石的幕僚长,一生起草过无数文稿、电文,最得蒋介石之欣赏,蒋也尊称他为“布雷先生”
陈布雷一生聪明,工于心计,足智多谋,最后自杀而去,令人费解。其因可能是对国民党的绝望和自己油枯灯灭的恐惧。陈自杀后,蒋送“当代完人”匾,也感到末日将至
王世杰:由武汉大学校长而外交部长
王世杰早年留学欧洲,成著名法学专家。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并创办《现代评论》成一学派。力排众议创建武汉大学,延揽人才,武汉大学成一名校
因受蒋介石知遇之恩,王世杰出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处理与英国关系和与各党派关系,后又任外交部长。他是《双十协定》签订人之一,也是中美、中苏两个条约的签字人,各人评价不一
王世杰为书生从政,一直未失书生本色,严谨、清廉、谦逊,并主张自由主义思想。到台湾后,因牵涉到吴国桢案而下台。晚年仍念念不忘为之奋斗的武汉大学,主张墓碑上写“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
胡适:由五四斗士而驻美大使
胡适是第二批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生,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先后创办《努力周报》、《新月》月刊、《独立评论》等刊物
抗战时期,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也有些功绩。“行宪国大”上,胡适与自己的总统机遇失之交臂。国民党败亡台湾后,他寓居美国
在美国当了九年寓公后,胡适“应召”回台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不久《自由中国》案发,因他是《自由中国》的发行人、后台,难辞其咎。1962年2月,因心脏病逝世,终年72岁
曾琦:由青年党党魁而“国大”主席团主席
曾琦早年支持五四运动,并与李大钊一同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后又组织中国青年党以反共为其一贯立场,并明目张胆,从未更改
青年党“开反共之先河”,竭力鼓吹清党反共,甚至李大钊被捕后,身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仁的曾琦不但不营救,反而要北洋军阀杀李以除后患。但因主张民主政治,也并不见容于蒋介石
抗战开始后,曾琦留在了沦陷区,先在香港,后到上海和华北,但没有作汉奸。抗战胜利后,青年党一跃成为大党,曾琦活动频繁。行宪国大时,他曾任主席团主席。1950年,病逝于美国
朱家骅:由北京大学教授到行政院副院长
朱家骅自少年起就素怀大志,倾心革命,但以书生身份从政,难免挫折。他出言不逊得罪了蒋介石,转任广东大学教授又因祸得福,整顿广东大学使他名声大振
朱家骅以书生参政,在教育方面建树颇多,他整顿中山大学,改革中央研究院,保护故宫珍宝,在派系争夺方面也有一手,他组成“新CC系”,与陈氏“CC系”不分伯仲
朱家骅在台湾重振中央研究院,可谓煞费苦心,最后却不得不黯然告退,让位于王世杰,后者于中央研究院无尺寸之功。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张道藩:由著名画家而“立法院”院长
张道藩年幼聪颖好学,考入当时极负盛名的天津南开中学。在校期间,他的绘画天赋渐显。虽身处困境,却从未放弃继续升学的志向。他先后到英、法勤工俭学,专攻美术
回国后,张道藩开始涉足政界。从政的同时,他坚持文艺创作,屡有优秀的戏剧、话剧、散文作品问世,可谓政治、文艺双丰收,在国民党内也可谓人才难得
张道藩追随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仍积极活跃在文艺界,对台湾复兴时期的文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后受命出任“立法院”院长,仕途登上最高峰
陶希圣:由中央大学教授而《中央日报》总主笔
陶希圣早年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并支持五卅运动。北伐战争中,在军队中做政治工作,但极力反对农会、工会的斗争及学生运动。国民革命失败后,追随汪精卫
抗日战争开始后,陶希圣参加“低调俱乐部”、“艺文研究会”,散布反战言论。后又为汪精卫叛国投敌牵线搭桥,并任汪记国民党中央的宣传部长。但后来还是脱离了汪伪政权,并公布了汪日密约
回重庆后,陶希圣投靠蒋介石,代蒋写成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受命主笔《中央日报》社,成为蒋介石的重要文臣。到台湾后又为蒋草拟了许多著述,反共职志未改
张厉生:由上海大学教授而行政院副院长
张厉生是李大钊的同乡,周恩来的同学,但与后两人却是“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一头扎进国民党怀抱。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张厉生既是CC派成员,又是陈诚派的中坚,但对蒋介石始终忠心耿耿。他游说华北诸将领“拥护中央,服从领袖”,又统一华北党务,组织“诚社”,深得蒋之欢心,后进入国民党中枢,并任行政院副院长
到台湾后,张厉生与陈诚配合默契,经营台湾,政绩突出,深得蒋介石垂青。后来日本与台湾疏远,蒋将其归咎于张厉生。从此,赋闲在家,郁郁而终
张其昀:由地理学家而“教育部长”
张其昀是旧中国地理学专家,一边教学,一边游历,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著作甚丰。加入国民党后,开始为蒋介石集团服务和卖命
张其昀到台湾后,依然活跃在学界和政界。担任台湾“教育部”部长后,他采取各项措施,发展台湾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吴国桢:由留美博士到上海市市长
在南开中学,吴国桢与周恩来是同学,后入清华大学,又入普林斯顿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得李宗仁赏识,任汉口市市长。又受蒋介石重用,历任重庆市、上海市长等要职。因上海“打虎”,与蒋经国结下怨仇
到台湾,吴国桢任台湾省主席,在治理社会、争取美援方面功绩卓著,得到蒋介石的欢心。蒋介石有意传位蒋经国,吴与蒋氏矛盾发生,又与陈诚不和,吴在台湾政治舞台上难以为继,遂以退为进
随着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吴国桢的作用日渐减少,由于害怕再遭暗算,辞职出国。又由于“王世杰”案,吴国桢与台湾隔海对骂。吴国桢想效法李宗仁回祖国大陆,却未能成行
陈公博:由北大学生到汪伪国民政府主席
陈公博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和组建中国共产党,后被中共开除,投入汪精卫的怀抱。国民革命失败后,他追随汪精卫,搞改组派,反蒋。抗战开始后,受陈璧君之多次游说,竟作了汉奸
陈公博在汪伪政府的官越做越大,还当上了伪上海特别市市长。曾作为特使访问日本,对日人竭尽谄媚之能事。汪死后,他做了伪国民政府代主席,演出了一场活人代替死人的闹剧
日本投降后,陈公博逃到了日本,不久被押解回国。在狱中,他写了《八年来的回顾》一书,为自己辩护。在狱中他的生活还是优待的。后被判处死刑,死后连墓碑也未敢立下,以免后人嘲笑
周佛海:由广东大学教授到汪伪行政院副院长
周佛海早年留学日本,为中共一大代表。国民革命时期投靠蒋介石,是蒋的股肱之臣。他与汪精卫本无联系,但共同的亲日情绪让二者走到了一起,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开始了降日行动
周佛海在汪伪政权中是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人物,其人贪财好色弄权,很不得人心。他首鼠两端,一方面投靠日本人,另一方面又与蒋介石勾结。日本一投降,他又成了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司令,得以全权指挥沪杭伪军
周佛海自以为替蒋介石、戴笠做过不少事,法律上至少也可将功抵过。但被处死刑,他求复判。结果,被判无期徒刑。1948年春节后,他病入膏肓。不久,便病死狱中
褚民谊:由医学博士而汪伪外交部长
褚民谊和汪精卫是连襟,早年留学法国,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和广东医学院院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时,任秘书长,连公文都不会批
在汪伪政府中褚民谊为行政院副院长和外交部长,为汪精卫卖国活动竭尽卖力之能事。后又任驻日大使,涉及卖国条约都是由他所为。日本投降前夕,任广东省省长,为陈璧君守摊子
抗战胜利后,褚民谊大拍蒋介石的马屁。在法庭上竭力为自己辩护,把罪责都推给汪精卫。被判处死刑,临死时希望自己的尸体供医学研究之用
="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民国名人的最后岁月纪实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