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资源型企业的兴衰规律、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特点与分布、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障碍、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途径概述等。
目录
前言 4
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顾问、主编、副主编、秘书及编委会人员名单 6
丛书总序 7
目录 9
1. 资源型企业的兴衰规律 11
1.1 资源型企业的基本特点 11
1.1.1 对资源的特殊依赖性 11
1.1.2 企业经营的外部性 12
1.1.3 企业职能的社会性 13
1.1.4 企业组织的行政性 14
1.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15
1.2.1 资源型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15
1.2.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 17
1.2.3 资源型企业的演化规律 19
1.3 资源型企业与资源型城市 20
1.3.1 先企后城与先城后企 20
1.3.2 企城合一与企政合一 22
1.3.3 企业退出与城市延续 23
2.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特点与分布 24
2.1 特点 24
2.1.1 自然资源逐渐枯竭 24
2.1.2 国有企业的特点尤其突出 25
2.1.3 与资源型城市关系密切 25
2.2 产业分布 26
2.2.1 煤炭产业 27
2.2.2 有色金属产业 29
2.3 地区分布 31
2.3.1 资源枯竭型国有煤炭企业地区分布 31
2.3.2 资源枯竭型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地区分布 38
3.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障碍 45
3.1 退出障碍的一般种类 45
3.2 退出障碍的特殊原因 47
3.2.1 “双重国有,困难重重” 47
3.2.2 “两难交织,火上浇油” 48
3.3 退出障碍的具体表现 48
3.3.1 职工安置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48
3.3.2 资产专用性强,沉没成本较大 51
3.3.3 债务负担沉重,退出资金匮乏 52
3.3.4 体制僵化落后,责权关系模糊 53
3.3.5 影响地方发展,地方政府阻碍 55
3.3.6 环境亟待治理,成本高,难度大 56
4.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途径概述 59
4.1 退出途径的种类 59
4.1.1 关闭破产 59
4.1.2 产业转型 60
4.1.3 改制重组 61
4.1.4 迁移 61
4.2 退出途径的选择 62
4.3 退出途径的搭配 64
4.4 综合案例 65
4.4.1 关闭破产 66
4.4.2 产业转型 66
4.4.3 改制重组 68
4.4.4 迁移 68
5.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一:关闭破产 70
5.1 关闭破产的涵义 70
5.1.1 关闭与破产的区别 70
5.1.2 正确对待关闭破产 71
5.2 关闭破产的实施 72
5.2.1 法律与政策依据 72
5.2.2 实施程序 75
5.2.3 实施概况 77
5.3 关闭破产工作的难点 79
5.3.1 职工安置与再就业 79
5.3.2 买断工龄”问题 80
5.3.3 资产变现问题 82
5.3.4 清算资金问题 83
5.3.5 弱势群体保护 83
5.3.6 地方政府压力 84
5.4 关闭破产实例 85
5.4.1 案例 85
5.4.2 经验 89
5.4.3 完善关闭破产的建议 90
6.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二:产业转型 93
6.1 产业转型的涵义 93
6.2 产业转型的难点 95
6.2.1 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展不足 96
6.2.2 企业经营方式僵化,职工思想观念落后 96
6.2.3 企业与政府财力微薄,产业转型资金严重不足 97
6.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差 97
6.2.5 行政的“条块分割”问题突出,容易产生“推诿”现象 98
6.2.6 技术水平落后,各类人才缺乏 98
6.3 产业转型的关键 99
6.3.1 及时实施产业转型 101
6.3.2 企业的产业转型与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101
6.3.3 产业转型与机制改革同步进行 102
6.4 产业转型实例 102
6.4.1 开滦煤矿集团公司的产业定位 102
6.4.2 铁法煤业集团公司的及时产业转型 104
6.4.3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 105
6.4.4 淄博矿业集团公司的产业转型与改制重组 106
7.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三:改制重组 110
7.1 改制重组的涵义 110
7.1.1 组织形式非行政化 111
7.1.2 企业所有权非国有化 112
7.1.3 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113
7.2 改制重组的实施 114
7.2.1 煤炭产业 115
7.2.2 有色金属产业 116
7.2.3 石油产业 116
7.3 改制重组的难点 117
7.3.1 社会职能的移交 117
7.3.2 富余人员的分流 118
7.3.3 组织形式的规范 119
7.3.4 矿业权的流转 121
7.4 改制重组实例 123
7.4.1 实例 123
7.4.2 问题与政策建议 125
8.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四:迁移 129
8.1 迁移的涵义 129
8.1.1 企业迁移 129
8.1.2 人口迁移 131
8.2 迁移中的实际问题 131
8.3 迁移实例 133
8.3.1 一项未获批准的“企业迁移”计划 133
8.3.2 一次艰辛的“人口迁移”尝试 135
9.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的法律问题 142
9.1 建议制定《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关闭条例》 142
9.1.1 关闭与破产的联系与区别 142
9.1.2 关闭法律缺失引发的问题 144
9.1.3 《关闭条例》的基本要点 145
9.2 建议修订《矿产资源法》 147
9.2.1 对探矿权、采矿权流转的限制不当 147
9.2.2 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认识模糊 148
9.3 建议制定《矿地复垦法》 149
9.3.1 矿地复垦的立法与现实 149
9.3.2 《矿地复垦法》的主要内容 150
10.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专题研究 152
10.1 “买断工龄”的问题与分析 152
10.1.1 “买断工龄”的性质 152
10.1.2 关于企业员工经济补偿的法律法规综述 155
10.1.3 “买断工龄”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158
10.1.4 “买断工龄”的规范化 162
10.2 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 164
10.2.1 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难点 164
10.2.2 推动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对策 168
1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72
10.3.1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173
10.3.2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74
10.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78
1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的案例与评析 182
11.1 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以辽河油田为例 182
11.1.1 辽河油田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历程 182
11.1.2 评析 189
11.2 职工安置———以阜新矿务局为例 191
11.2.1 阜新矿务局概况 192
11.2.2 阜新矿务局退出时职工安置途径 194
11.2.3 经验与启示 197
11.3 环境问题与治理———以抚顺矿务局为例 199
11.3.1 抚顺矿务局概况 200
11.3.2 抚顺矿务局的环境问题 200
11.3.3 抚顺矿务局对环境的治理 204
11.3.4 评析 207
11.4 退出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以抚顺龙凤矿为例 207
11.4.1 抚顺龙凤矿概况 208
11.4.2 抚顺龙凤矿的破产 209
11.4.3 破产资金的来源与运用 210
11.4.4 评析 213
参考文献 215
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顾问、主编、副主编、秘书及编委会人员名单 6
丛书总序 7
目录 9
1. 资源型企业的兴衰规律 11
1.1 资源型企业的基本特点 11
1.1.1 对资源的特殊依赖性 11
1.1.2 企业经营的外部性 12
1.1.3 企业职能的社会性 13
1.1.4 企业组织的行政性 14
1.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15
1.2.1 资源型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15
1.2.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 17
1.2.3 资源型企业的演化规律 19
1.3 资源型企业与资源型城市 20
1.3.1 先企后城与先城后企 20
1.3.2 企城合一与企政合一 22
1.3.3 企业退出与城市延续 23
2.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特点与分布 24
2.1 特点 24
2.1.1 自然资源逐渐枯竭 24
2.1.2 国有企业的特点尤其突出 25
2.1.3 与资源型城市关系密切 25
2.2 产业分布 26
2.2.1 煤炭产业 27
2.2.2 有色金属产业 29
2.3 地区分布 31
2.3.1 资源枯竭型国有煤炭企业地区分布 31
2.3.2 资源枯竭型国有有色金属企业地区分布 38
3.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障碍 45
3.1 退出障碍的一般种类 45
3.2 退出障碍的特殊原因 47
3.2.1 “双重国有,困难重重” 47
3.2.2 “两难交织,火上浇油” 48
3.3 退出障碍的具体表现 48
3.3.1 职工安置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48
3.3.2 资产专用性强,沉没成本较大 51
3.3.3 债务负担沉重,退出资金匮乏 52
3.3.4 体制僵化落后,责权关系模糊 53
3.3.5 影响地方发展,地方政府阻碍 55
3.3.6 环境亟待治理,成本高,难度大 56
4.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途径概述 59
4.1 退出途径的种类 59
4.1.1 关闭破产 59
4.1.2 产业转型 60
4.1.3 改制重组 61
4.1.4 迁移 61
4.2 退出途径的选择 62
4.3 退出途径的搭配 64
4.4 综合案例 65
4.4.1 关闭破产 66
4.4.2 产业转型 66
4.4.3 改制重组 68
4.4.4 迁移 68
5.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一:关闭破产 70
5.1 关闭破产的涵义 70
5.1.1 关闭与破产的区别 70
5.1.2 正确对待关闭破产 71
5.2 关闭破产的实施 72
5.2.1 法律与政策依据 72
5.2.2 实施程序 75
5.2.3 实施概况 77
5.3 关闭破产工作的难点 79
5.3.1 职工安置与再就业 79
5.3.2 买断工龄”问题 80
5.3.3 资产变现问题 82
5.3.4 清算资金问题 83
5.3.5 弱势群体保护 83
5.3.6 地方政府压力 84
5.4 关闭破产实例 85
5.4.1 案例 85
5.4.2 经验 89
5.4.3 完善关闭破产的建议 90
6.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二:产业转型 93
6.1 产业转型的涵义 93
6.2 产业转型的难点 95
6.2.1 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展不足 96
6.2.2 企业经营方式僵化,职工思想观念落后 96
6.2.3 企业与政府财力微薄,产业转型资金严重不足 97
6.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差 97
6.2.5 行政的“条块分割”问题突出,容易产生“推诿”现象 98
6.2.6 技术水平落后,各类人才缺乏 98
6.3 产业转型的关键 99
6.3.1 及时实施产业转型 101
6.3.2 企业的产业转型与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101
6.3.3 产业转型与机制改革同步进行 102
6.4 产业转型实例 102
6.4.1 开滦煤矿集团公司的产业定位 102
6.4.2 铁法煤业集团公司的及时产业转型 104
6.4.3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 105
6.4.4 淄博矿业集团公司的产业转型与改制重组 106
7.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三:改制重组 110
7.1 改制重组的涵义 110
7.1.1 组织形式非行政化 111
7.1.2 企业所有权非国有化 112
7.1.3 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113
7.2 改制重组的实施 114
7.2.1 煤炭产业 115
7.2.2 有色金属产业 116
7.2.3 石油产业 116
7.3 改制重组的难点 117
7.3.1 社会职能的移交 117
7.3.2 富余人员的分流 118
7.3.3 组织形式的规范 119
7.3.4 矿业权的流转 121
7.4 改制重组实例 123
7.4.1 实例 123
7.4.2 问题与政策建议 125
8.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之四:迁移 129
8.1 迁移的涵义 129
8.1.1 企业迁移 129
8.1.2 人口迁移 131
8.2 迁移中的实际问题 131
8.3 迁移实例 133
8.3.1 一项未获批准的“企业迁移”计划 133
8.3.2 一次艰辛的“人口迁移”尝试 135
9.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的法律问题 142
9.1 建议制定《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关闭条例》 142
9.1.1 关闭与破产的联系与区别 142
9.1.2 关闭法律缺失引发的问题 144
9.1.3 《关闭条例》的基本要点 145
9.2 建议修订《矿产资源法》 147
9.2.1 对探矿权、采矿权流转的限制不当 147
9.2.2 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认识模糊 148
9.3 建议制定《矿地复垦法》 149
9.3.1 矿地复垦的立法与现实 149
9.3.2 《矿地复垦法》的主要内容 150
10.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专题研究 152
10.1 “买断工龄”的问题与分析 152
10.1.1 “买断工龄”的性质 152
10.1.2 关于企业员工经济补偿的法律法规综述 155
10.1.3 “买断工龄”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158
10.1.4 “买断工龄”的规范化 162
10.2 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 164
10.2.1 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难点 164
10.2.2 推动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对策 168
1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72
10.3.1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173
10.3.2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74
10.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78
1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的案例与评析 182
11.1 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以辽河油田为例 182
11.1.1 辽河油田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历程 182
11.1.2 评析 189
11.2 职工安置———以阜新矿务局为例 191
11.2.1 阜新矿务局概况 192
11.2.2 阜新矿务局退出时职工安置途径 194
11.2.3 经验与启示 197
11.3 环境问题与治理———以抚顺矿务局为例 199
11.3.1 抚顺矿务局概况 200
11.3.2 抚顺矿务局的环境问题 200
11.3.3 抚顺矿务局对环境的治理 204
11.3.4 评析 207
11.4 退出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以抚顺龙凤矿为例 207
11.4.1 抚顺龙凤矿概况 208
11.4.2 抚顺龙凤矿的破产 209
11.4.3 破产资金的来源与运用 210
11.4.4 评析 213
参考文献 215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